第125章 东莱太史慈(1/1)

好书推荐:

在降伏了臧霸等泰山诸将之后,张良把周瑜和田豫留在了开阳让他们控制这座城以确保货物可以顺利抵达郯县,自己带人赶往东莱黄县。 于禁派人传信说是太史慈护送刘繇去往临淄后已经回到了家里,此时身上没有任何的职事,亦不从属于任何诸侯,他招揽多次对方并不买账,全都客气地婉拒了。 原本从属于刘繇的将领大多都改换了阵营,只有太史慈一直跟在旧主身后。不止因为他们都是青州东莱的老乡,还因为初遇时那个不互相背叛的承诺。 在曹操多次招揽无果后,终于在开春不久后将两人给放了。因为青莱在闹五斗米贼,所以太史慈将刘繇及其家人安全送到了临淄后才独自一人返程,他还一心挂念着年龄大了的母亲。 哪知回了黄县后发现这里一切正常,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除了在进城时遭遇到了非常严格的盘查,还要让三人以上的熟人亦或是邻居来确认身份,其他与离开之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最让太史慈意外的是这些贼人控制了黄县这么久,除了几家仗势欺人的恶霸和豪族之外,于百姓几乎算得上是秋毫无犯,人家需要什么东西出钱买。至于所谓的五斗米道也没有强迫别人信仰,只是发了一个介绍仙神的小册子和一本名为封神榜的书。 听说这波人和黄巾那种见人就抢的贼子完全不一样,对于传教也不甚热心,而是忙着收拾那些为祸四里八乡的世家老爷们,拿到手的土地当即就给村民分了。谁家有难处还会主动去帮忙。 对于这些人的来历整个东莱郡的百姓们心底都有所猜测,毕竟这里距离幽州的辽东还是很近的,走海上顺风的话也就是几日的路程,而且他们已经在东莱沿海附近建立起了一个码头,并在那里布下了重兵把守。 再说哪有操着北方口音的五斗米贼,益州来的商人大家又不是没见过,那说话压根就不是一个调调。天可怜见,终于等到幽州刘使君的王师了,想明白的东莱百姓开始积极配合李典,于禁,乐进三人的各种工作。 要是那些世家暗中想勾结起来发动叛乱,立刻就有人前去告密。基本上是这些人前脚刚把兵将聚集起来,准备裹挟一些百姓去攻打县城,就被闻讯赶来的李典等将给屠灭。 听完母亲讲述完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后,太史慈回来的当夜就失眠了。第二天想添水发现家里水缸是满的,想劈柴发现劈好的柴火整整齐齐码成堆,想补一下漏水的屋顶发现上面全都是全新的瓦片。 一问母亲竟然是控制黄县的贼头,那个于禁派人来做的,对方还声称是其朋友,如何推辞都不行。平时帮忙做家务也就罢了,还时不时送做好的肉食和熬好的鲜汤过来。 对方这么大献殷勤,肯定是想招揽他,果然接下来几天这个叫于禁的就来了好多次劝说自己加入,可每次问及是为谁效力,他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回答张天师。 这不是太史慈想要的答案,此时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有过一次失败择主经历的他对此事变得尤为谨慎,生怕再错一次。 跟着刘繇的这些年他过的并不快活,一身武艺几乎无用武之地,不是在干护卫工作就是在训练士兵,连一场像样的战事都没有打过。后来去了扬州之后就更是如此,那里承平已久,一些士兵的甲胄和刀剑已经有了斑驳的锈渍。 有心想要扫除军队里的弊病,可是整日都被世家豪族塞进来的关系户掣肘。关键是刘繇还需要这些家族支持,对一些事没有办法痛下决心,只能让他不要着急,一切缓缓图之。 可时间不等人,在刘繇当上扬州牧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掌控扬州全境之时,汉帝刘协被西凉余孽烧死,天下彻底开始大乱。也就短短数月时间,已经有数人被从争夺天下的诸侯序列之中踢出,其中姓刘的就有三位,分别是刘岱、刘繇、刘虞。 现如今在这大汉朝内名声最响之人自然是坐拥荆、司两州大部分土地,已经称襄阳王的刘表,接下来才是袁绍、袁术、曹操、陶谦等人。那对有名的叔侄暂时不计算在内,他们一个人在幽州纵情声色,一个在益州花天酒地。 原本太史慈想回来陪母亲一段时间后去投袁绍的,可看到家乡黄县现状后他真的犹豫了。伪装成五斗米贼的幽州军这才来了几个月,乡亲们脸上就已经露出了如此开心的笑容,就可以知道幽州百姓过得是什么神仙日子。 也是这时他才看出刘备此人志向不小,只是在自污罢了,也将其纳入了考量之中,心思在这袁刘二人之中左右摇摆,一直举棋不定。 好在也没有让太史慈纠结多长时间,于禁口中的天师亲自上门了,并且将所有人都留在了外面,一个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提了许多礼物。 在放下东西后,张良在太史慈和其母惊讶的眼神中一把扯掉了脸上的面具,朝两人躬身行了一礼。“婶婶好,子义哥好,我叫张良,乃是幽州牧刘玄德的结义兄弟。今日冒昧上门拜访,是为我大哥求贤而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张良又长了一副好相貌,再加上这段日子幽州一方的照顾,太史慈母亲对眼前这个美少年好感大生,嘱咐自家儿子好好待客,赶紧跑去下厨做饭了。 太史慈点头应下,将张良请到了屋子里谈事,进去坐下后叹了一声道。“猜到五斗米背后是幽州,但我没想到你能来。如今看来你去辽东应该只是金蝉脱壳之法,为的是骗人耳目。” “那你其他两个结义兄长,关云长与张翼德是不是在北方收拾胡人,在为去年开春异族联手入侵幽州的事情算账,不知我是否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