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虹吸效应(1/1)
织田信秀匆匆离开了饭馆,本来想要再去一趟东瀛宣慰司,走了两步,又折返回来,骑上自己的马,匆匆从城北出了城。走了一段之后,他才惊觉自己无意中走到了去鸟取的路上。 “那就去鸟取看上一眼吧。”织田信秀自言自语道。随即快马加鞭,直奔鸟取。 织田信秀虽然后来被称为“尾张之虎”,但这个虎并不指代他的性格。他天生智计过人,眼光也很好,在大名们都在比拼武将和家臣的时候,他看了一部据说是从大明流传过来的小说,里面讲的都是大明神机营如何把北元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 别人看小说,图一乐,他看完之后,对神机营就念念不忘了。试想在倭国,如果自己手里有一支神机营,那简直就可以原地飞升了。所以,他从接任家督之后,就着手于搭建自己的神机营。 三年下来,略有小成,他手里已经有了十支铁炮,但这和他的神机营之梦相去甚远。几个月前,他到难波跟刘有宝做了一笔交易,刘有宝还给出了一个更让他兴奋的方案:刘有宝出人,出材料,他出场地,出钱,俩人合伙生产铁炮。 刘有宝在交易之初表现得相当有诚意,送了两名造枪的工匠到胜幡城,帮织田信秀建造锻炉和造枪需要的工具。可以说,织田信秀不知不觉间,达成了倭国第一军火商的成就。但随着锻炉落成,铁炮试制,刘有宝承诺的火药却迟迟没了下文。 造过枪的朋友都知道,发射药很重要,拿做爆竹的火药替换专用火药,枪支的性能会大打折扣,想想看过年时候那些几乎射不出半米的烟花吧。两个工匠也催促织田信秀,尽快弄来专用火药。 所以,就有了今天的两巴掌,织田信秀边赶路边琢磨刘家的剧变,现在找到刘家的人重要吗?不重要了。即使找到了刘家的人,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是织田家的家督,甚至都不是家主。就算是家主,也无非只是多了个尾张国上四郡的守护代的头衔。 这样一路想,一路走,还没走到和歌山,织田信秀就勒住了马。不去鸟取了!大明的事他无能为力,把属于自己的神机营打造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想通了之后,他拨转马头,直奔胜幡城而去。 有时候,真相真的没那么重要,聪明如织田信秀,很快就权衡了得失,刘家倒不倒跟他没什么关系,只要能把专用火药弄到手就够了。 织田信秀走了之后,洪丽心里倒是翻腾了一阵,在难波的时候,是听说刘有宝跟织田信秀有军火交易,却没想到是这种关系,甚至帮织田信秀打造了一个“军工厂”。不管怎么样,先把两个工匠要回来,至于织田信秀,既然他还没成气候,那就随便他蹦跶。 不过,即使织田信秀去了鸟取,也得不到什么情报。现在从但马到出云,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石见那里有个天皇亲自执掌的矿山招工,山名家更是跟大内家打成一片。 虽然才刚刚开启不到一个月,石见银山就已经展现出了大企业的虹吸效应。最先是大内义隆招募的伐木工和矿工来到石见银山,参加基础建设。随后就有更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纷纷到这里找工作。 顺带着把原本没多少人的大田町都给带动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田町,购买这里的房屋,或者干脆买块地自己盖房子,餐饮、娱乐各种配套逐渐就成型了。 传说中收留了刘家女眷的鸟取秋水楼的老鸨源和子,正跟山名诚丰一起,坐在大内义隆面前。 “在大田町修建春水楼的事情,就拜托大内大人了。”源和子端起酒杯,对大内义隆抛着媚眼,用袖子掩住嘴,一饮而尽。 “哈哈,既然是山名大人的事,那就是我大内义隆的事。”大内义隆这辈子都没这么阔过,天皇就在自己身边,每天身边都有来自不同令制国的人,用各种名义来巴结他。当然,山名诚丰要特殊一点,这是罗通他们交代过的。 “大内大人,有你这句话,咱们就是亲兄弟了。”山名诚丰也哈哈大笑着,同时推了源和子一把:“和子,你今天可要把大内大人陪好了。” “那是一定了。”源和子顺势就偎到大内义隆的身边了,一只手搭上了大内义隆的肩膀:“大内大人,等我们的春水楼开了张,我会把全本州最好看的风俗娘都请到这里来。” “哈哈哈,你可是风俗女皇,我相信你的能力。”大内义隆淫笑着,顺手在源和子腰上捏了一把。 大内义隆这个话,既是玩笑话,也可以不当一个玩笑。源和子的姓氏,还真就是天皇的姓氏,也不知道这皇族后裔,怎么就落到风俗业去了。所以,他们喝酒调笑的时候,就会把源和子称为风俗女皇。 源和子如果放到后世,也必定是个商界女强人的角色,石见银山的消息一出,她几乎是立刻尾随而至,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先买下了大田町为数不多的几间空房。随即就先把生意做起来了,从鸟取的秋水楼直接派了几个“秋叶”过来先站街,把基本盘做起来。 “秋叶”是倭国风俗业对上了年纪的从业者的称呼,在这个年代多半都是些未亡人之类的,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柱,无奈就走上这条路了。懂的都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源和子一边占地盘,另一边就开始走上层路线,利用山名诚丰跟大内义隆搭上线,从而为自己打造大田第一风俗店做铺垫。 这一夜,源和子和自己专门从鸟取带来的几个风俗娘,把大内义隆的弹夹清空了。同时也得到了大内义隆的口头承诺,春水楼必定是大田町唯一的风俗店。 其实不止风俗业,其他各种行业在这段时间里都渗透进了大田町,甚至连原本不甚景气的渔业都跟着发展起来,一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