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心存善念(1/1)
刚回到回春堂门口,就瞧见正在焦急的东张西望的赵三,瞧见阿瑾回来,赶紧上前焦急的问道。 “阿瑾你去哪了啊,找你半天了!” 阿瑾有些不好意思的微笑着解释道。 “三叔,我就逛逛,我记得过几日不就是赵姑娘的生辰了嘛,我想看看给她选个什么礼物” 一听他似乎是想去给自己侄女选礼物了,赵三心中的那一点怒气就已经消散了,不过口中依旧数落着。 “你说你,出去也不说一声,给我担心的啊,万一遇到什么坏人可如何是好?” 即便阿瑾早就成年了,在赵三心里,依旧是个半大的孩子,生怕在外面受了什么伤害。 听着他絮絮叨叨的数落,阿瑾不仅不恼,心头还颇有些温暖,他年少就跟着父王上战场,如今已经多少年没有人把他当做孩子一样疼爱了。 “这个给你,傻小子,看礼物不也得需要钱么,拿着吧,三叔知道你应该没啥钱” 毕竟长久以来阿瑾一直跟着赵希悦做免费的劳工,赚的钱也都在赵希悦那处,哪怕赵希悦给他一些零用,他大部分也都是拒绝了。 一个是知道赵希悦赚点钱实在是不容易,更是因为,他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赵三虽然嘴里说着责备的话,却从怀里摸出来了两个大钱,塞到了阿瑾手中,并且不忘叮嘱。 “女孩子啊,都喜欢首饰,就连你三婶当年啊,,,,” 赵三顺口分享着自己如何追求到孟氏的往事,听的阿瑾忍俊不禁,想不到老实本分的三叔,追女孩子的时候也是十分机智的。 夜色如墨,赵三拖着沉重心情赶着骡子车步伐缓缓走向家中。 月光下,孟氏的身影单薄而坚定,站在家门口,目光不时地向远方眺望。她的眼神充满担忧和不安,寻找赵三的身影,毕竟外面都黑透了,去镇上的路年头多了,已经坑坑包包的,这时候哪怕是赶车一个弄不好也是容易出事的。 屋内,尹氏和高氏正忙着帮助柔娘照料孩子,她们细心地哄着婴儿入睡,轻声交谈着。 “也不知道李父那边情况如何了”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孟氏心头一紧,使劲的伸长脖子眺望,当看清确实是赵三带着阿瑾赶着骡子车回来了,急忙迎上前去。 \"老三,情况咋样?\" 孟氏焦急地问道。她与那李父并任何关系,甚至对李金氏也有些看不顺眼,但此刻她更关心的是李富贵的心情。 柔娘刚刚生产完毕,身体虚弱,如果李富贵再出点什么事,这个家庭恐怕就要陷入困境了。 赵三轻轻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自己已经把李父送回家,并安慰了李富贵一番。 他缓缓讲述起今天在镇上遇到的事情。 原来,李父的病情非常严重,瘫倒在地无法动弹。 大夫诊断后表示情况并不乐观,瘫痪已成事实。 赵三建议李富贵留在家里照顾父亲,毕竟这是他应尽的孝道。 然而,他也明白这样一来,李富贵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情况不大好啊……瘫了……\" 赵三语气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他知道这个消息对于李富贵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尽力提供支持和安慰。 孟氏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深知李父的病情意味着什么,同时也担心李富贵能否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唉……希望富贵能坚强些吧……\" 孟氏低声说道,她心里明白,李富贵需要时间去面对现实,去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而身为柔娘的娘家人,也应该给予他一些支持和鼓励。 赵三的表情阴郁,身为一个普通人,听闻一个好好的人就这样费了,哪怕与对方颇有恩怨,心里也会有些不好受的。 “哎,这也没办法啊” 孟氏同样理解的点点头, 谁家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好过,特别是此时的李父刚刚捡回来一条命,身为儿子守在身边无可厚非。 “柔娘那边,咱们就多费费心,柔娘是个懂事的,不会因为李富贵没在身边伺候就心生怨气的” 为了方便留下照顾柔娘,尹氏,高氏,孟氏三个妇人就在了柔娘那边暂住。 赵希悦领着谦儿,玉瑶,带着阿瑾,以及赵三回自己家里住。 一路上,赵三感叹,真是世事无常,想不到一个多月前,李父还在春风得意,如今却已经半死不活。 赵希悦听着三叔的长吁短叹,却没有太多的同情,有些事,自作孽不可活。 若非他贪恋小翠年轻的肉体,又怎么会差点喜当爹,所非如此,他怎么会被流言蜚语各种嘲笑声气的成日酗酒,不那么拼命喝酒,或许根本就不会中风。 她不同情李父,也不同情如今处境艰难的李金氏,这一切或许就是报应,谁让她们平日里不懂得积德呢。 想想初次见到姑姑,姑姑的惨状,如今他们落地如此下场,自己甚至想要开口叫好! 不过毕竟三叔在身边,他是个心善的,所以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免得又是惹三叔不悦。 阿瑾适时的开口接了一句。 “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特别是过不了几日,他就要离开这里了,想到此处,心中多少会有些不舍,并且还偷偷的瞄了身旁的赵希悦一眼。 “对,咱们要过好自己的日子百姓” 赵三表示对阿瑾的话,十分的赞同。 他的那块荒地,如今也马上开垦完成了,到时候就能种庄稼了,日子对于他来说,越来越有盼头了。 他的愿望十分简单,几亩田地,自己盖个小房,与孟氏生个娃娃,这一生就圆满了。 太阳是最为公平的存在,它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影响生起。 天边的日头刚刚泛起鱼肚白,习惯早起的村民就已经纷纷起身。 哪怕李父李金氏,在村子里的名声并不好,毕竟都是一个村子住了几十年的老人,听闻李父中风瘫痪,还是有不少人自大的去看望一番。 平日里有再多的龃龉,这一刻也没有人在提,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