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拥抱孤独(1/1)
“因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患有点社交恐惧症,因此想要形成你所说的那种聚集成群的乌合之势可没有那么容易” 对此任一生的反击方式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现在的这些年轻人每个人都不喜欢社交。 很多人都恨不得拿个口袋把自己包起来一样,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形成乌合之众的情况。 首先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乌合之众》) 然而任一生则表示现在的很多年轻年轻人觉得社交太虚假,很多社会的人太虚伪,这种感情的维系会让人感到疲惫。 其次无用的社交太多,现在年轻人社交除了喝酒吃饭没别的事情,当一个人成熟起来就会觉得以喝酒,聊天为目的,这种社交与聚会不仅对自己没帮助,反而会把自己带入坑里。 因此,一些中国年轻人变得不愿社交,当他们走出去(社交)或者想要与别人一道做点什么的时候,总会有种莫名的疲惫感。 最近这些年,社恐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 “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 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 谭少韵虽然第一时间被任一生的这番话给暂时镇住了,不过随后就找到了反击的点。 “你可拉倒吧,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社恐,所以就不会有聚集成群的愚蠢是吧,那么我就想问问你,那些存在于各大论坛重拳出击的那些人又算什么回事” “……” 傲桓被任一生和谭少韵你来我往的语言对决给震惊了,然后静静地在一边看热闹,看到这里他都觉得任一生要被将死了,结果任一生还是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只不过是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罢了” 当任一生针对谭少韵的回击先是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然后才开始自己解释。 社交恐惧症,在医学上是一种焦虑性障碍,其特征包括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着而持久的害怕等。 当下很多年轻人自称的“社恐”,并非达到疾病的程度,而是呈现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绪和状态。 “有必要声明一点,这里说的社交可是真实的社交,而不是网络上虚拟的社交” “豁,照你这样说网络社交就不算社交了” 谭少韵也不傻,立马就明白了任一生想要干什么,于是准备死抠着这一点不放,不过任一生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他。 首先要看到,在社会快速变迁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是社交方式变革的亲历者,他们的人际交往注定呈现出新的特点。 由现代多家社交软件的联合报告显示,2090年出生的青年群体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 “孤独”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状态——“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童年的回忆里就充满孤独的色彩; 他们在高楼大厦中成长,忙碌的父母顾不上他们;钢筋水泥阻隔了孩子们的社交机会,他们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 好吧,说是多家社交软件,其实就是他从谭轻狂的飞信的数据中得来的结论。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多数年轻人在以“小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中长大,缺少传统社会交往中诸如亲戚、邻里关系的体验。 例如不少90后表示由于亲戚隔阂巨大,不会经常走动: 他们早早为了读书、为了打工背井离乡,与家人尚且有些距离,更别提亲戚交往了。 与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交往体验相伴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本身的复杂化。 场景在泛化,无时不社交。 人可以休息,但互联网是二十四小时运转的。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好友寒暄、同学邀约、社团活动……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 功能在杂糅,无处不社交。 他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就连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也要‘邀请好友来帮我提速’。 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年轻人自称“社恐”青年,也就有迹可循了。 “社恐”这个标签,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盾。在真实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这张盾牌,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压力。 说社交降级可能有点夸张,从某个角度讲,这也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自我适应。 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礼仪”,如能用飞信讲的小事情就别打电话,能打字说就别发语音等,核心是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给彼此一点自由轻松的空间。 “但是虚拟社交并不能算真实的社交,或者是他和真实的社交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不管他在网络上如何重拳出击,现实中他依然是哪个唯唯诺诺的自己” 当任一生说了这么多之后,终于开始正面回应了谭少韵。 经历社会变迁的同时,技术的发展正带来全新的沟通方式。 不断迭代的社交软件,提供更便捷的沟通选项,并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是难得见到一面的。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对方因工作原因来自己公司楼下办事,也可能因为手头有事没顾得上去碰个面。 在网络世界中,交友则不受时空限制。社交软件一秒钟即可把一个陌生人“加为好友”。 即使线下不见面,社交媒体中也互动频繁,看似好不热闹。 这就像在游戏里,人物的武力值、防御值等有不同的方式补充,社交也是一样的。 当面聊天加成多一点,手机聊天加成少一点,但成本小啊!各个软件聊一圈儿,我的社交值也能补满。 据统计,我国目前独居青年超过2000万。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常态。 然而,线上社交能成为“社恐”青年的解药吗?答案可能正相反。 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 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 因此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虚拟空间里不间断的联系,反而让人陷入更深的孤独。要打破这个循环,唯有让大家更好地“在一起”。 要主动参与线下面对面的交谈,以此来弥补线上交往由‘身体缺场’所带来的不足。 “等会,你是不是有点偏题了啊” “没有啊” 任一生见谭少韵突然开始意识到自己被绕圈子,实际上这才哪到哪啊,任一生从一开始就不想正面回应谭少韵。 因此什么乌合之众和群体性孤独都不过是他绕圈子手段而已,因此既然选择了绕圈子,那么就必须坚持把圈子绕完。 摆脱惯性,突破社交“茧房” 当群体孤独成为舒适区,面对一波又一波新的虚拟社交浪潮,一些年轻人愈加舍不得走出来面对现实。 现代人的空闲时间有相当一部分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占据了。 每天花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在电子屏幕上,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且有种‘放不下’的感觉,留给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资源自然就少了。 虚拟社交以其低成本、全时段的特点,正成为回避真实社交压力的“温室”。 当前,陪伴类app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语音聊天室、游戏陪练等付费型陪伴app大量出现。有网络社交需求的年轻人只需手指一点,便可购买陪聊项目。 传播学中有“信息茧房”的概念,是说人们获取信息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在社交领域,当代年轻人似乎也正陷入一个“茧房”中,不愿走出交友舒适圈,形成越回避社交、越不会社交的循环,将自己的生活禁锢于狭窄的空间里。 应对群体孤独的办法,是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对“社恐”青年来说亦是如此。 逃避社交只是一时的,只有迈出从舒适走向未知的那一步,触摸真实社交的复杂和温暖,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越走越宽。 “任一生,你可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