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热病后余邪危害大两经同病症状详解与预防策略(1/1)

黄帝问:热病已经痊愈,但常常会有余邪不尽,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余邪不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邪气”残留,而是指病邪虽已减弱,但其残余势力仍在体内潜藏,伺机而动。当病人在高热之时强行进食,这不仅是对身体机能的额外负担,更是为病邪的“死灰复燃”提供了温床。 想象一下,身体在高热状态下,就像是一座燃烧的火炉,内部的各种生化反应都在加速进行,以应对外界的侵袭。而这时,如果强行加入“燃料”(即食物),尤其是那些难以消化、易产生热量的食物,无疑会让这座火炉的火势更加旺盛,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火焰(即新的热邪)。 这种“两热相合”的现象,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病邪复燃、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起居,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的行为。 黄帝说说的好,那么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 岐伯说:“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这里的“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主管人体一身之表,受寒邪侵袭时,常见头痛、恶寒发热等表证;“少阴”则常指手少阴心经或足少阴肾经,它们与心肾等脏腑紧密相连,若受寒邪影响,可能出现一系列里寒症状,如脉沉细、畏寒肢冷等。 “口干和烦闷”作为少阴经受病的症状,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并不常见。但中医讲究的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使是同一病邪,也可能因个体差异、体质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如患者素体阴虚火旺,或寒邪入里化热),少阴经受寒邪后也可能出现口干、烦闷等热象。 “第二天,阳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首先,阳明经,这里主要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与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密切相关。阳明经受病,往往表现为身热、口渴、便秘等实热症状。而“胡言乱语”这一症状,在中医中可能被视为热扰心神的表现,即高热导致心神不宁,思维混乱。 太阴经,通常指的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它们与呼吸、运化水谷精微等功能紧密相连。太阴经受病,则多见腹部胀满、不欲饮食、腹泻等虚寒症状。这里提到的“腹部胀满,不想进食”,正是太阴经受寒邪或脾虚失运的常见表现。 现在,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如果第二天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那么患者可能会经历一场身心的双重考验。一方面,阳明的实热症状让身体如同被烈火炙烤,身热难耐,甚至心神不宁;另一方面,太阴的虚寒症状又让腹部如同被寒冰包裹,胀满不适,食欲全无。 在治疗上,中医会采取“寒热并用,虚实兼顾”的策略,既要清热泻火以解阳明之热,又要温中散寒以除太阴之寒,同时还要兼顾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气血生化之源。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 “第三天,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 少阳经,主要指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它们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水液代谢等功能紧密相关。少阳经受病,常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与胆火上炎、气机郁滞有关。而“耳聋”作为少阳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更是反映了少阳经气不利,清窍失聪的病理状态。 厥阴经,则主要指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它们与心脏、肝脏的功能以及人体的阴阳调节密切相关。厥阴经受病,往往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等复杂症状。其中,“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虽非厥阴病的典型症状,但可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如寒邪凝滞、阳气不达四末),厥阴经气血运行受阻,导致局部失于温煦的表现。 当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且病情发展至“水浆不入,昏迷不醒,不省人事”的危重阶段时,这已不仅仅是单一经络或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个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的严重状态。此时,病人的生命之火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我解释一下,岐伯说的这句话“病人到第六天就会死亡”的预测,这并非中医理论中的绝对规律,而是基于当时医疗条件、疾病发展趋势以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的综合判断。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通过积极的救治措施和生命支持手段,许多原本看似不可逆转的病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或控制。 黄帝问病情已经发展到五脏,以伤六腑不通,营卫不和的地步,像这样的人,会在三天以后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阳明是12经之长,其经脉的气血最旺盛,所以病人容易神志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人就会死亡”。 阳明经,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这两条经脉不仅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其气血之旺盛,在十二经脉中确属翘楚。阳明经多气多血,这意味着它们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抵御外邪入侵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正如古人云:“物极必反”。阳明经气血虽旺,但一旦遭受病邪侵袭,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其强盛的气血反而可能成为疾病迅速发展的“催化剂”。特别是当病邪深入阳明,影响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时,病人就可能出现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这是因为阳明经与心神相通,其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心神的功能状态。 我在解释一下岐伯说“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人就会死亡”这一说法。在中医理论中,时间的概念往往与疾病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但“三天”这一时间节点,并非绝对的预测,而是基于临床经验和理论推断的一种大致估计。它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阳明经气血从旺盛到衰竭的快速发展过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阳明经受病的病人都会在三天后死亡。疾病的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人的体质、病情的轻重、治疗的及时与否等。 因此,我们在理解岐伯这一论述时,既要看到阳明经气血旺盛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其一旦受损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我们更要强调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阳明经的气血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都建立在对人体生命活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因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我们应综合运用中医的各种诊疗手段和方法,以全面、准确、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中医将外感病邪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寒邪、温邪、暑邪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它们在不同季节的表现和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 “凡是有伤于寒邪所导致的温热病”,这里需要澄清一点,即温热病并非直接由寒邪转化而来,而是指感受温邪或热邪后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不过,在中医理论中,寒邪入里化热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与直接感受温邪或热邪还是有所区别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病发于夏至以前就称为温病,病发于夏至以后就称为暑病”的说法。这一观点是基于中医对季节气候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夏至作为夏季的中间点,标志着阳气达到鼎盛并逐渐开始收敛。在此之前,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但尚未达到极致,因此人体若感受外邪,多表现为温病;而夏至之后,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和湿度的增加,人体若感受暑邪,则易发为暑病。 “暑病应当有汗出,暑热可通过汗液疏散泄除”,这是中医对暑病治疗原则的重要阐述。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且暑多夹湿。因此,暑病的治疗应注重清热解暑、生津益气,并引导暑邪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以达到疏散泄除的目的。当病人得了暑病并出汗时,医生不应遏止,而是应顺应病势,鼓励病人适当出汗,以助病邪外解。 中医对于寒邪、温邪、暑邪等外感病邪的认识和治疗原则,是基于对人体生理病理、季节气候变化的深刻理解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在面对具体疾病时,我们应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