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家H市(四)(1/1)
母亲在家生活如旧。 安顺就要到上学年龄了,季妍芳等好朋友都关心,问:“这安顺要带出去上学了吧,富生咋还没动静啊?” “我也在琢磨呢,可能有难处吧。刚到一单位,要带个孩子去上学,哪里有那么容易噢!”母亲说,“真要过不去,让安顺先在家上几年学,再过去,也可以的。他的户口还在家,在家上学也很正常的。我听说有的人在城里工作许多年,还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让爷爷奶奶照应读书的呢,富生他们才工作,生活安排哪能那么顺心称意啊!” 嘴上虽这么说,可母亲的心里也还是希望儿子媳妇能将孩子带出去。毕竟自己年纪大了,乡村学校的条件也不可与城市里相比。况且,听说富生就分配在单位子弟学校教书,带个孩子上学,这原就像小宝宝鼻涕淌在嘴里,顺势噢!至于自己,难为秋萍春节时在家也讲了,条件允许,到h市一起过。一起过,当然好。说真的,长这么大年纪,还没到过什么大城市呢,去开开眼界,自然不错。更重的,能帮帮忙,照应照应安顺。可这确实需要条件,小两口刚工作,到个单位,哪能说要就能要到住一大家子人的房子啊?还有,真走了,这家里的房子、承包地,又咋办?我在家守着,忙忙种种,自命自主过日子,还有这些老邻居、老朋友,也挺好的。唉,到时看吧,万一像秋萍讲的,条件允许了呢,那就去呗!老太太现在真所谓“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了。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学校放暑假了、暑假都快过去了,富生、秋萍还没回来。以为没希望了,母亲在家打听为安顺报名呢,却见庄富生急急忙忙回来了,说在k学院已安排停当,住的地方也落实了,这就接安顺去上学,并让母亲一起去。母亲喜出望外,但也心存犹疑:“这说去就去,家里这一大摊子哪能马上都丢开啊,咋不早点告诉一下呢?” 富生拿出准迁证明,说:“这东西没有拿到手,哪说得定呢?这一暑假太忙了,跑户口,弄房子,收拾、粉刷、布置,一切都刚刚搞定。还好,还能赶上安顺过去上学!”母亲接过证明一看,不仅安顺作为子女,同意迁往h市;连自己也可以一起迁过去了。“现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有老人在农村,身边无子女,可以迁到城市子女那里生活。你的户口准迁证还是通过我们h市委分管落实政策的书记特批,昨天才办成!”庄富生解释说。 “哦,很不容易呢,那这样我就从一个劳动者,变成个消费者,要增加你们负担了。”母亲笑着说。 “妈也真会说呢,”庄富生笑道,“你现在身体好,到我们那能做点什么就做什么,不会闲着的。而且,作为子女,抚养老人也应该,现在国家都有这个政策支持嘛!辛苦一辈子了,该好好享受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啊!” “好好,儿子说得好的。我这个农村人也能到大城市去过城里人的生活了,不知道可过得惯噢!” “过得惯的,去了你就知道。我们那离市里挺远,不在闹市区,环境就跟农村差不多,到时忙点什么都可以。” “噢,那更好,农村人就有农村人的习惯。人家说,闲得太狠,会生病呢。这就好,我就放心了。” “奶奶,不会的,有我陪你呢。我到时带你走,带你玩,到处乘汽车、乘火车,还能坐在飞机上吃荸荠。”安顺尽力发挥想象,描绘他大脑中的城市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