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梁天来系列轶事(1)11(2/2)
这次,他又把被子递到李百贪面前,叫他取回。 小青年讲到这里,说:“见过鬼都怕黑,李百贪就算心中很想要回那张被子,但再也没有胆量敢拿,只好眼睁睁地望着梁天来把那张新棉被拿走了。”</p>
系列二、恶家婆刁难贤媳妇</p>
“一升半,二升半,三个半升四升满。”小青年讲完了梁天来整治恶棍李金雄后,不知是沉吟在梁天来这条鬼仔,还是为这条鬼仔点赞,飘飘然竟似吟似数地说出这番话来。</p>
李文龙见状,忙问:“你在吟诗吗?”</p>
小青年摇头晃脑说:“非也!我一时想起恶家婆刁难贤媳妇一事,故有感而发之。”</p>
“哦?”李文龙一听,饶有兴趣地问:“怎么个刁难法?”</p>
“且听。”小青年说起恶家婆刁难贤媳妇,梁天来为农妇解难题的事来:</p>
在新州下沙村,有一户人家,先生姓苏,名志浩,年底娶邻村叶小兰为妻。</p>
叶小兰为人贤惠,对家公、家婆尤其百依百顺。可叶小兰的家婆对她却百般刁难。</p>
冬去春来,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耕生产季节。</p>
广袤的新州下沙田野,春耕一片繁忙景象。</p>
梁天来也趁着春回大地,外出踏青。</p>
一路上,春风悠悠,春水满田,燕子斜飞,黄莺的歌儿清脆入耳。</p>
不知不觉,梁天来来洗河桥冼亭,站在亭上放眼远望,但见山花灿烂,树叶新绿;田间农民耕作;远处传来几声布谷、古意新韵,一派春意盎然,令梁天来心情舒畅,陶醉满怀。</p>
梁天来信步于洗河桥畔野田间,悠然自得欣赏田野风光。不知不觉,来到冼河大桥的南端,被一河两岸田野的热闹场面所吸引。</p>
在这花开草长、万物竞发的春天,在冼亭一带的广袤田野上,梁天来只见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p>
梁天来有感于此,开口吟道:</p>
冼亭农务急忙然,牧童歌声过耳喧。</p>
父菑子穑亲田陇,妻插夫耕居后前。</p>
冼亭位于新州筠城南二公里,往集成公路冼河大桥的南端。</p>
冼河是因隋代少数民族领导冼夫人来临而得名,茶亭设置年代悠久,亭内有历代文人墨客题留之楹联碑刻甚多,乃文人墨客郊游必去之处。</p>
亭四周水稻广袤十余里,俗呼“眼穴洞”,是邑内主要农作区,西面通往陇塘学堂、十里村背荒山,为重要牧场。</p>
再说苏志浩一家正在田里忙着耙田、插秧。</p>
苏志浩他娘插完一块田后,站起身来,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蓝天,对媳妇说:“家嫂,时候不早了,你回去做午饭吧。”</p>
叶小兰听到家婆叫她回去做饭,本能地“哦”了一声。因为她自去年底嫁到苏家后,还未下厨做过饭,不知煮多少米为好。</p>
恶家婆见媳妇这副惘然的样子,有意刁难她说:“你现在就回去煮饭,到时把饭送过来。”</p>
叶小兰问:“阿娘,煮多少米呀?”</p>
家婆说:“一升半,二升半,三个半升四升满。”</p>
“娘,煮什么菜呢?”叶小兰又问。</p>
恶家婆瞪了她一眼,阴沉着脸:“无苗萝卜蒸通心竹;过山叫煮皱面母。”</p>
最后,她家婆又说:“午饭挑经闹人堂门口过,在浪伞地用餐。”说完便到另一块田去了。</p>
这一下,可难住了叶小兰。</p>
因为如果解不开此“谜”的话,今天的饭、菜便无法煮,也无从送到。</p>
叶小兰闷闷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见有一位先生正朝她这边过来。</p>
那位先生走近过来,正要擦肩而过之际,见叶小兰闷闷不乐,便开口问道:“嫂子,你好像有什么心事?”</p>
叶小兰见问,便一五一十地把她家婆的话全盘托出。</p>
于是,那位先生一一向她解释:</p>
一升半,二升半,是一升半加二升半就等于四升半,再加上三个半升正是六升,最后加上四升满,不就是十升吗?你煮十升米肯定没错。</p>
叶小兰听后高兴极了,又追问道:“那叫我煮什么菜呢?”</p>
那位先生说:“无苗萝卜蒸通心竹,就是鸡蛋蒸葱苗;过山叫炒皱面母,就是牛肉炒苦瓜。”</p>
“饭菜煮熟后,送到哪里呢?”</p>
“叫你担饭时从学堂门口过,到田头芋仔地吃。”</p>
叶小兰听后愁云顿散,高高兴兴地朝前走了几步,忽然想起还未说声多谢人家,回过头来,已看不见刚才那位先生了。</p>
叶小兰向路人打听,方知道那位先生是邻村梁天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