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进城(1/1)

晚饭之后,陈翠将全身的衣服都换下,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这次她连头发也洗了,实在是不洗不行了,头发里都是草屑和泥土,再怎么篦也篦不干净,只能彻底清洗一遍。 洗头发她用的是米汤和草木灰,在头上充分揉搓,最后用清水冲洗,竟然也能把头发洗的非常干净,让陈翠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洗完之后,陈翠就坐在灶前烧火,好把头发尽快的烤干。 锅里烧的是热水,给几个孩子洗澡用的。 长平先洗完,用布巾子包着头发,坐到了陈翠的旁边。 “娘,咱们明天真的都要进城吗?”小少年的脸上有些许迷茫和不安。 他印象中自己只进过两次县城,都是跟着爹一起去的,每次他都会为县城的繁华和富饶而感到惊叹。 “嗯,这匹狼要尽快处理掉,不然再耽搁下去,肉变坏了就卖不上价了!” 陈翠一边擦着头发,一边冷静的答道。 晚饭前,她让长平去村正家里借来了牛车,停在了院子里,明天他们一家人要坐牛车去县城。 至于名目,就说是为了给刘二勇办头七而去采买东西。 就算有人说闲话,也至多说他们充大头抛费,说不出别的。 好歹他们顶着给死者尽孝的名头,不会被舆论谴责。 其实陈翠原先是想自己跟长平两个人去县城的,留三个小的在家里。 可她说出去县城这个决定的时候,长安和长富脸上露出的羡慕简直溢于言表,但是俩人却都没有开口提出要求,懂事的让人心疼。 陈翠的心不由得就软了下来,而且,经历了昨天遇到狼的事情,其实她也有点不放心就这么三个小孩在家。 这个院子离山这么近,跟四邻都相距甚远,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连求救都没办法。 反正牛车坐下他们一家人绰绰有余,不如干脆一起带着去算了。 最多就是自己这个家长多操点心,多费点神罢了。 于是,原本的母子二人行,就改为全家出动。 几个男孩为了明天的出行,都十分积极的洗澡换衣,想尽可能体面的跟着娘出门。 长平已经把家里已经晾干的山药都收拾好装车,狼也放车上了,明天天不亮就要出发,这些必须提前准备。 第二天,鸡叫三遍,陈翠就起床给岁岁穿衣服。 长平则负责叫醒两个弟弟。 刘家坪离县城有三十多里路,牛车的速度又快不了,还不知道他们要办的事情顺不顺利,要是费的时间多,晚上说不定就要走夜路回来了。 如今的世道又不是多太平,夜里什么事都有可能会遇到。 所以,宁肯早点走,也不要晚点回。 好在过两天就是十五,又是个晴天,满天的月光洒在地上,倒能给他们照路。 刘家老宅有一头牛,平时喂养照料都是长平负责的,虽然刘家没有牛车,可长平对于如何驱使牛干活早有心得。 况且,他早已偷偷跟村正家的长根哥学过如何赶车,方法已经掌握,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实践罢了。 因为养了好几年的牛,长平对于村正家的牛也特别耐心。 昨晚他特意给牛喂了草,饮了水,早上出发前又在盆子里加了草料,将它喂的饱饱的,好带着他们进县城。 长平第一次独自赶车,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好在陈翠坐在他身边,鼓励了几句,给他更多的信心。 三个小的本就是睡梦中被叫醒,上车之后都困的一个劲的揉眼。 陈翠就让他们躺在后面继续睡了,车上带着的有个薄被,盖上倒也不怕冷。 走了一阵子,月亮渐渐隐去,天色开始变暗,估摸着要不多久就要天亮了。 后面的三小只睡的毫无负担,牛车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睡眠。 陈翠其实也困。 昨天她累了一天,与狼搏杀耗费不少心神,可后面已经躺不下了,而且她也不能让长平一个人赶车,只能强自打起精神,跟长平聊天。 “你上回跟你爹去县城,你说你见过山货行收野物是吧?” 长平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他出门少,在县城里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所以处处留心,就注意到了有人拿着打来的野味去山货行售卖,不过那人卖的是兔子,不知道人家收不收狼。 陈翠心里就有数了,能收兔子,那比兔子更加值钱的狼没道理不要,想来他们的狼应该容易出手。 还有那些山药,也可以去山货行问问,说不定人家会认识这东西,愿意花钱收。 这样一来,家里就多了两个进项,虽然这个狼是偶然性的,就这么一回,可山药如果操作的好,却是能够长期种植收益的。 虽然坐着牛车,可一行人还是花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才到了县城。 这么远的距离,要是靠腿着走个来回,估计腿都要累断了。 而且,进县城的话每个人还要交一文钱的进城费,牛车也要算一份,一家人一共交了六文钱。 怪不得村里人都不怎么进城呢,没啥大事,谁愿意花这个钱,费这个劲呢! 三小只早就醒了,进城之后就好奇的睁大了眼睛望着街面上的一切。 县城的人好多啊,屋子都是青砖瓦房,路边的商铺和摊子卖的有各种吃的。 此时正是早饭时候,包子铺、烧饼摊,还有羊汤店都正在营业,各种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别说是孩子了,就连陈翠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见几个小的不停的咽口水,陈翠让长平把牛车停在路边,她去买了几个三鲜的素包子回来,让大家先垫一垫。 其实她也很馋肉,想吃肉包子喝羊汤,可刘二勇新丧,他们一家还在热孝期,起码要过了百日之后才能吃荤,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破戒。 原先,她还以为古人守孝要两年多都不能吃肉,可接收了陈氏的记忆以后,才知道对于普通人而言,守孝并没有那么严苛。 百日不吃肉已经是极限了,过了百日就没有太多忌讳了。 更何况,普通农家人也并不是能时常吃到肉,如刘家老宅那般条件好的,一个月吃一次肉在村里已经是顶好的日子了,一般人家只有农忙和逢年过节才舍得割点肉打打牙祭,一年也吃不上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