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老邱家的烦恼(1/1)
“哎哟,不行了,这下是真不行了,稍微一摇,刚刚塞进去的肉夹馍,都能从嗓子眼溢出来。”张彩月抱着肚子,赖在赵小谷的下铺,多一步都不愿意挪动。 “该,谁让你还灌了一缸子开水的。起开点,别把吐我被子上。”赵小谷推着张彩月的脑袋,故意说她。 邱玉玲收拾饭盒打算去水房清洗,“玉玲等等,我来,我来,哪能既吃了你的东西,还让你收拾的。”李飞丹也吃撑了,这会儿也顾不上和那俩闹了。 急忙起身从邱玉玲手里夺过饭盒,二话不说就去干活了。 “哎,飞丹等等,我和你一起。”杨惠惠也不是那厚脸皮儿的,刚吃的时候刹不住车,这会儿停下来,才觉得不好意思。 人家带了那么多,她们一顿就给都干完了。她寻思把李飞丹撵上,出去商量下,下周她们几个轮流给邱玉玲打饭,省的娃后头得吃糠咽菜。 吃饱喝足,又闲聊了几句,白巧兰拿了两张澡票,喊大家去洗澡。 “玉玲,我请你。” “你们去吧,我周末走亲戚,在她们那儿洗过的。”邱玉玲还不是太适应和大家坦诚相对,婉言拒绝。 白巧兰一听也没觉得是推脱,肉联厂上班的亲戚家,澡票还不容易了? 杨惠惠几个边收拾换洗衣裳,边开玩笑,“我毕业了要也能去肉联厂上班就好了,不说顿顿吃肉了,隔三差五能敞开吃一回饱肚子,也是件美事儿。” “好好学,你这专业进不了肉联厂,也能进牧场干兽医的,反正都能挨着牲口肉就是了。”刘小芳接话极快。 “兽医又不能看上哪个吃哪个,还是肉联厂好。” 众人哄堂大笑。 等大家伙儿都走了,屋里就剩邱玉玲和秋莎两人了。 邱玉玲还以为秋莎是收拾的慢,落后了,等了半天,也不见她挪窝,才知道,她没打算一起去。 “玉玲,借下你的暖壶啊,一会儿用完我把开水给你打满。”她打算兑点热水,水房里擦擦就好。 邱玉玲自然是答应的。 “那啥,玉玲,你的胰子能不能也借我使一下,你放心,我回头买了还你。”秋莎生怕她不借。 据她观察,邱玉玲条件真说不上好,除了今天大方的请大家吃了那么多的肉外,平时她用东西都极省,用完回来后收的也十分仔细。 “我有块新的,不管你要票,1毛钱转给你,你要不?”邱玉玲那天百货大楼也看了,两盒香皂收票还要三毛七呢,她这已经算是半送了。 不是她抠搜。 给一百块香皂她都给的起,可是财不露白。 这贴补点吃吃喝喝都进了嘴里了也无所谓,再加上开学这么久,她满共也就表现了这么一回,也是出于感谢宿舍里的七个大姐姐对她这个小妹妹的照顾。 可指头缝要是太松了,被有心人惦记,以后抓成把柄放大,不成了自找苦吃么。 “不,那啥,我还是先不要了。”秋莎知道这个价钱已经是照顾她了,可是她还是觉得奢侈。 “那我那块旧的还没怎么用,你拿走吧,你顺便帮我刷下球鞋成吗?” “成,当然成,以后你的衣服鞋子我都帮你洗了。”秋莎忙不迭的应下,这样她也心安理得一些。 等宿舍里就剩她一个人了,邱玉玲才把饭盒收回小木屋的消毒柜里,替换了一样样的另外三个出来,两个放在了上头,一个蹭放在李飞丹的柜格那儿。 然后爬上床,拉开被子,打算提前约周公。 炖肉那会儿眯的时间短,她其实还困着,这会儿宿舍里安静,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下柳湾大队这边,老邱家也是忙的热火朝天,闺女从兰市寄过来的蔬菜种子,多的很,李青梅一个人根本用不完。 她骑着自行车往娘家两兄弟家分别送了些,又给张婉花分了不少。 剩下的她也没浪费,小心的按邱玉玲写着名字的纸片,合着印子又包了回去。 原先闺女和老三都在呢,后院那么些个带嘴的,喂起来也不觉的多费神。 今年不知道咋了,填多少草都不够吃,她还写信给闺女开玩笑说了一嘴,这不回信上让她加上麸皮。 她哪里舍得哟,搁前几年这都是人吃的。 可是牲口吃不饱嗷嗷叫,前院娃娃喊,后院得羊驴吵。 今年领了一头猪,已经有一只下奶山羊了,思来想去,也没敢再养羊,猪也是,不敢学去年弄两头了。 就这,再加上毛驴,每天铲草铲的人疲累不说,还在队里打眼的很,那风言风语的,都快淹死个人了。 她有时候也拿闺女当主心骨呢,觉得木乱或烦恼的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也都说给闺女听呢。 闺女信上也说养不住的都让让给大队。从明年起除了她嫂子的陪嫁,其余的牲口就都不要再养了。 李青梅这会儿左右为难,又觉得养这猪年底挣的多,但拿粮食喂猪她又舍不得。 这娃娃也大了,能背出门了,她和儿媳妇商量,让她每天套着架子车,把娃娃们搁车上带出去,到时候让娃娃睡在架子车上,她能干多少干多少。 草打堆了搁那儿,她每天早走一步过去接她们,好赖今年已经养上了,就让见个眉眼。 黄朵儿自然不能推脱,再一个她自己也坐不住了。一个娃生的,几头缠人手,再不扑腾一下,今年说不上还拉饥荒捏。 其实想的倒是蛮好,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三个小豆子已经会翻身了,架子车上还不能放,上回老大就差点翻到驴蹄子下头。 只好在树荫下头铺了麻袋,把娃娃放上头,可是麻袋又扎人不说,草里头的小虫子,还咬的娃娃手上身上全是小红疙瘩。 再加上数量多,每个崽都有不一样的小状况。 黄朵儿哪怕早一趟,晚一趟,都早早出来下地,成果也不是多理想。 好在家里人都知道缘由,并不苛责。 李青梅终是知道了光靠打草,喂不好牲口。再加上原先闺女在的时候,家里的粮食下的特别快,说不定她那会儿就已经掺着麸皮喂了。 下工后,趁夜套着驴车,上娘家队里,买了猪料糜子五十斤,花了三块五;又买了陈扁豆二十斤,一块六毛;后来又陆续买过两回麸皮,一回五十斤六块,另一回六块五。 猪娃子喂到一百二十斤的时候,光粮食就快搭进去了好十块多钱的了。 既劳神,又心疼,她便作价拉过去卖到了农贸站,挣回了四十九块七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