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砸钱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华夏民族(1/1)
“您消息还真灵通。” 陈皓讪笑。 这边sp4刚卖掉,对方已经得到消息, “我是来告诉你好消息的!” “好消息?” “对!” 王将军沉声道:“其实,燕京方面早就决定了,我刚刚想起来才联系你。” “往后,但凡跟国外做生意,你的收入不用交税!” “是不是天大的好消息?” 陈皓先是愣了愣。 转而咧嘴笑:“得!我明白您的意思,正准备去办呢。” 既然上面早决定了,为什么王将军才说? 故意挑时机! 跟国外做生意赚的钱不交税? 之前陈皓表过态。 等有钱了会反哺国家。 不交税,即是对他反哺国家,给予的巨大优惠政策,同时王将军这时候说,也等于是提醒陈皓——你现在有钱了,要不给国家投资点? 其实哪用得着王将军提醒? …… 东北,606所。 李志光、宋文聪、张恩鹤为首,新战机研发正有条不紊进行。 只是,有一点很可惜! 陈皓给的技术资料很逆天。 却有很多方面,国家工业能力跟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 机床不行! 冶金技术不行! 航电也不行! 诸如此类。 战机涵盖的领域太广了。 国家给的经费,只能攻关一小部分,所有不足都去研发…… 资金,远远不够! 目前研发的新战机属于丐版。 各种减配! 有了陈皓上次承诺,三人稍微松了口气。 陈皓声称,等过段时间有钱了,会进行全方位投资,攻关所有领域。 实现新战机的完整版! 只是…… 承诺归承诺。 一方面,钱只要一天没到账,都可能存在变数。 另一方面。 倘若进行全领域攻关,需要的资金就太多了。 陈皓有那么多钱吗? 他们心里没数。 “宋总,这个远程导弹搞不成,研发费用实在太高了。” “上丐版吧,还能怎么办?” 几个高层又在讨论。 类似的讨论,隔三差五就会出现。 总之。 没钱研发的某些领域,就退而求其次用丐版。 质量肯定有悬殊。 总好过没有。 就在这时,助手跑进来:“张总,有电话找您!” “没看到在工作?” 张恩鹤摆手,略带不悦:“回头再说!” “是……陈皓先生。” “什么?!你不早说!” “我……” 助手一脸懵。 我知道是陈先生立马就来喊您。 是您说不能打扰。 又怪我没早说? 难伺候! 几分钟后,不仅张恩鹤去接电话,李老和宋总师也一起。 “陈先生,不好意思,刚刚在实验室……” “没事。” 电话里,陈皓笑了笑:“就是告诉您一声,新战机的研发经费,打到你们所账上了,您查收一下。” “啊?!” 张恩鹤呆若木鸡:“你不是说……要等下个月吗?” “刚好赚了点钱,提前几天。” “多少?” 这是张恩鹤最关心的事。 要攻关的领域太多。 费用极高! 如果能有四五十亿,他保证能让新战机,以完整形态呈现! 只是…… 国家才给了十亿经费。 他觉得,陈皓也不可能一个人,把那三四十亿缺口,全部都补上吧? “十亿。” 陈皓笑了笑:“我先挂了,有点忙。” 十亿吗? 三位高层很开心、很激动。 甚至可以说很感激。 对方还只是个少年啊! 不仅给国家,带来划时代顶尖技术,甚至还自己掏腰包,提供十亿研发经费。 先生,大义啊! 至于经费还有差距…… 再说吧! 好钢用在刀刃上。 就把这十个亿花在,几个重要领域去突破。 三人直奔财务部查资金。 “查一下,有没有一笔十亿的转账。”宋文聪吩咐道。 “是!” 网银已初步普及。 财务很快进入研究所账户。 “到了!” 财务立马点头。 三个高层总算松了一口气。 “不对!” 突然,财务呐呐道:“是美金……10亿美金?!” 啥?! 三位高层全傻了。 十亿…… 美金?! 不久前,他们虽然感念陈皓大义,但还是为钱的事发愁,毕竟十亿依旧不够。 万万没想到。 陈皓所说的十亿,单位竟然是美元! 够了! 不仅够了,还绰绰有余! “这孩子……” 年纪最大的李志光,眼眶都有些泛红:“怎么才能赚这么多钱啊?真是……难为他了!” “是啊!关键这么多顶尖技术,已经是天大的贡献了!” “何止国士?” 张恩鹤眼神中,写满无尽崇敬:“他,堪称共和国之脊梁!” 换成其他人。 为国家做这么多贡献,应该是国家给他重奖。 而陈皓。 却自掏腰包给国家搞研发! 何等的无私? 又是何等的伟大? …… 这一天。 很多部门都收到转账。 中电科45所和上微电,成立的光刻机新公司,收到八个亿研发经费。 当然,是美金! 卖sp4赚了180亿美金,所以转账后打电话通知,陈皓习惯以美金为单位。 负责全波段预警雷达研发的刘勇坛。 负责电子战吊舱研发的林顺。 还有! 高分卫星研究所。 重型运载火箭研究所。 等等。 但凡陈皓交给国家的,一应高精尖机密项目,都收到巨额研发经费。 足够完成当下研发。 且! 不是丐版! 而是真正的完整版! 比如歼20c,涉及庞大的工业产业,而但凡所涉及的领域,都将进行全面攻关! 与此同时。 各项目负责人纷纷上报。 最终,这些消息如雪花片般,都汇集到燕京某一处。 西南海。 老人带着老花镜,看着各研究所负责人,发来的一份份报告。 已显浑浊的眼睛渐渐红了。 这边十亿。 那边八亿。 他粗略算了算,总共超过50亿。 美金! 那孩子,刚刚才赚到的钱,没捂热就给国家了。 老人摘下老花镜,擦了擦略湿的眼角:“为了你的安全,国家甚至不能给你,任何对外公布的奖励。”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一刻。 他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诗。 那孩子不就像侠客吗? 不同之处在于。 侠客,少则救一人,多则救一城。 那孩子却是,以一己之力支撑起,整个华夏民族脊梁! “国家,欠了你啊!”老人几乎哽咽。 他不知道的是,刚刚接到各部门汇总,超过50亿美金的投资,还远远不是全部。 只因。 还有一笔更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