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击鼓鸣冤(1/1)
“大郎,大郎!” 恶婆婆突然大声嚷嚷起来,“我来是想告诉你,小美怀孕了!她怀上了!瞧我这记性,出来就忘记了。” 大郎顿了顿,很快再次挥拳冲着大夫扑过去,多了些趾高气扬:“奸夫! 坏我名誉,看我怎么收拾你!” 云四飞身下来,一脚把他踢飞。 温大夫给他诊脉,是小姐的嘱咐。 他这么做,不是跟小姐过不去吗? 不能忍。 温大夫和别的大夫一样,对自己的医术很自信。 见男人质疑自己的诊断,很不高兴。 躲在云四身后探出头俩,直言道:“说你子嗣困难还给你面子了,其实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孩子。有孩子了也不是你的。” 哼!还想给你留几分面子,说的婉转些。 你居然污蔑我和你婆娘有苟且? 叔能忍婶不能忍! 陶嫂子停顿了几秒,突然仰天大笑:“大郎!你那个小妾,怀的是别人的孩子!” 再没有这样的打脸来的爽了! 这大夫真是好人啊! 自己成亲多年都未能怀上,也是她缺乏底气任由男人一家磋磨的原因所在。 万没想到,原来是这男人不能生! 那还等什么? 休了他,自己一个人守着爹爹留下的小铺子,不香吗? 至于他和那个骚货的纠葛,关她鸟事! “郡主,我要休了他!不知您能否帮我作主?” 陶嫂子红着眼眶,对云汐跪下。 云汐最近一直在研究大立朝的律法,也知道只要品级高一些,就能帮人做这些决断。 看着红着眼眶的陶嫂子,憔悴的身影,却透露着坚毅。 她替她高兴:“你想好了?” 陶嫂子回答的很坚定:“是!民妇想好了。” “贱人!” 那男人上前就要打陶嫂子,被云四再次一脚踢飞。 收回脚,云四嫌弃的看了看自己的脚底板:是不是威力不够?怎么就踢不死这臭男人? “郡主!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我家儿媳妇进我家门已经三年了,老身对她的感情很深。还请郡主不要干涉我们的家事。” 婆婆说话的口气有点不冲。 有点装不下去了。 “陶嫂子,你若真想休夫,就跟着我去衙门吧。击鼓鸣冤,把自己的诉求告诉大人。只要你说的有理有据,那么,你的嫁妆,大人会帮你追回;你的婚姻,大人会帮你了断。” 陶嫂子拼命点头:“愿意,愿意!” 有人帮她撑腰,她怎会不愿意! “但是,击鼓鸣冤,要先受三十大板。你能经得住吗?” 云汐紧盯着她 眼睛。 若对方闪过一丝犹豫,她就不帮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古代女子不是现代的独立女性,她可不想对方以后后悔。 自己好心帮忙反而被对方怪上。这样的冤大头她不当! “能!” 陶嫂子异常坚定。 这个家,她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之前不是没和人说过,可大家都劝她忍着,将就过着。 还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大郎不休了她,已经是难得的专情男人了。 屁个专情啊! 专情他能天天去花楼? 专情他会买小妾? 可即使这样说了,别人还以为大郎没错。 还说他有钱养个妾室很正常,劝她大度些,不要太计较。 可是,大郎花的,都是她的钱啊! 她本来已经放弃了,没想到今天能遇见贵人!贵人还愿意帮她! “走!”云汐一声令下,小叶子马上牵起陶嫂子上了马车。 “嫂子你坐在车辕上。” 小叶子贴心的安排道。 “多谢妹妹!” 陶嫂子真心道谢。 “贱人!你敢去试试?” 恶婆婆瞪着三角眼,拦在马车前。 云汐:好熟悉的一幕啊……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她和马车被拦的日子…… “云四,把那婆婆和大郎都捆起来,一起带衙门去。” 云汐沉声下了命令:“小叶子,你来赶车。” 索性全部带上,也省的衙役回来抓人。 “对了,把那个小妾也带上。” 云汐吩咐道。 这可是关键人物。 肚子里怀了其他人的孩子呢! 她对温大夫说的话深信不疑。 已经验证了,这个大夫,观察面色判断病情的水平,很牛! “捆起来放我的车上吧。”围观的人里面,也有赶车正好路过,被堵住后强迫性观看的。 “多谢!” 云四话不多。 拿出绳子,三下五除二,把大郎和他母亲双双捆好。 又拿出抹布,将他们的嘴巴塞住,不想他们再扰民。 然后,非常利落的扔到对方的牛车上。 “谁带我去大郎家?” 云四问周围的人。 一个妇人积极的举手:“我!我!” 情绪太激动,喊的都破音了。 这可是大瓜啊! 若那小妾真的怀了别人的孩子…… 啊哟喂,看大郎母子两以后还怎么嘚瑟。 想夹起尾巴做人都难! 见有人帮忙, 云汐索性让小叶子等等。 很快,一身妖艳打扮的小美,浑身捆绑住,被云四毫不怜香惜玉的拎过来。 和大郎两人扔在了一起。 马车启动,接着是牛车。 再后面是自发跟着的人群。 队伍浩浩荡荡的往衙门赶去。 长安县的衙门外,一面大鼓威严的矗立着。 上面的油漆有点斑驳了,一看就是多年没人用过的。 来的路上云汐和陶嫂子‘科普’过了。 因为要先打三十大板,所以击鼓鸣冤的人很少。 几百年难得遇上那么一两个。 这也导致了,老百姓有冤情,没法上传。 想想就知道了,百姓本就生存困难。被打了三十大棍后,有没有钱看病买药膏都不一定呢。身体弱一点的,很可能就此一命呜呼。 委屈在性命面前,自然是不重要的。 “为什么要打三十大板呢?”陶嫂子不解。 既然是为民声冤,为何又要让百姓受这样的苦难? “因为,怕别人告假案。” 云汐轻声解释道。 “告状的成本太低,会有很多人去敲鼓鸣冤。到时候真假掺杂,衙门若是一个个都处理,一年四百天都不够。他们还怎么活?所以,设立这个门槛,是有必要的。” 陶嫂子终于跳下马车,深吸一口气,拎起大鼓前面的重重的棒槌,用力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