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建个三分厂(1/2)
陈老说完,又是好一阵沉默。</p>
话说出口,陈老又有些后悔。</p>
想到对面老人承受的压力,想到他面对的内外局势,比起自己身上的压力,只多不少。</p>
不,应该是多得多啊。</p>
想到这里,陈老的内心生出一股自责。</p>
自己不应该说的。</p>
就在陈老要开口的时候,电话里却传来老人欣慰的笑声,“好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好。”</p>
“老陈,以前我以为你只会搞经济,现在我知道了,只有你会搞经济啊。”</p>
“而且还是双管齐下,还是大巧不工啊。”</p>
老人的夸奖让陈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听到最后还是谦虚道,“首长,都是下面的同志做的出色。”</p>
“尤其是机械厂,他们不仅在工业建设上是把好手,就是在农业上也是非常出色。”</p>
“尤其是杨小涛同志,这些发明创新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咱们的粮食能够丰收增产,也跟他的杨村一号有关系。”</p>
“这次脱粒机”</p>
陈老给自己手下邀功,着重说明杨小涛的作用。</p>
老人听了很是赞同,“对,这个红星机械厂着实不错,杨小涛同志也很好。”</p>
“当然,年轻人,有些事还是要多多关注,好好引导的。”</p>
“这件事我会在会议上提出来的。”</p>
“不过,眼下,支援的粮食还要尽快凑齐!”</p>
“您放心,一定完成任务。”</p>
“好,辛苦同志们了。”</p>
挂断电话,陈老琢磨着首长话里的意思,对于其他的倒是在反应之内,但说杨小涛要好好引导,这话说的啥意思?</p>
在他印象里杨小涛是个做事稳重的好同志,而且有才华,有本事。</p>
以他的了解,机械厂能够有今天的规模,杨小涛绝对是居功至伟。</p>
甚至他有时候在想,给杨小涛换个地方,是不是可以带出来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这产品发布出去,任务也没多少,这两年下来,钢厂那么多人,大部分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p>
因为他们是工人,每月都有供应粮,而且还是个不小的数目,当地产粮本就不多,好多还要从外地调拨粮食。</p>
如此下来,当地有些负担不起了。</p>
而据他派出的人回来汇报,这样的情况若是持续一两年,钢铁厂就会成为当地发展的负担。</p>
而他这算是好心办了坏事。</p>
见老人轻轻的喝着米粥,老妇人感觉到对方的低沉,走上前去接过空碗,随后问道,“是不是那边出了事?”</p>
老人叹息一声,随后将延州钢铁厂的事情说出来,老妇人听了跟着长长叹息。</p>
“你说,我是不是做了件蠢事?”</p>
老人面带羞愧,“如果将这些资源用在其他的地方,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p>
“现在,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还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p>
“我啊,做错了事啊!”</p>
老人陷入自责当中。</p>
他很少因为私事让人办事,但这次的私心,却办了错事。</p>
“什么错不错的,在我看来,你没错。”</p>
老妇人拉着丈夫的手,放在膝前抚平粗糙的痕迹,“咱们为人民做点事,没有错的。”</p>
“错的只是没找到适合的道路。”</p>
“如果有项目,那不就成了?”</p>
“就跟红星机械厂那样,我听秋叶说起,它们的机床任务都排到三年后了。”</p>
“这还不止,什么发动机项目啊,更是供不应求。”</p>
“有这样的项目,还愁没任务?”</p>
“还愁工人没工作吗?”</p>
对于红星机械厂老人是了解的,听到妻子的诉说老人却是摇摇头,</p>
“不一样啊。”</p>
“他们是机械厂,这跟钢铁厂是不一样的。”</p>
“钢铁厂是给机械厂提供原材料的,那些机器没法生产。”</p>
老妇人认真的说着,“那就建一个机械厂好了。”</p>
“建一个?哪有那么容易,这机械厂不仅要有人,还要有机器,还要有”</p>
老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看着对面的妻子。</p>
“建一个?”</p>
老妇人笑着点头,“你啊,还是这条路没有坚持下去。”</p>
“既然钢铁厂都建起来了,何不再建一座机械厂?又不差这一个?”</p>
“就跟红星机械厂搞的二分厂那样,王胡子在西北都能搞出来,还搞得有声有声,那在延州为啥不行?”</p>
“最起码,我觉得延州比起西北要强多了。”</p>
啪</p>
老人拍打着大腿,脸上露出喜色。</p>
“说的对,说的好啊。”</p>
“也不用太大的规模,只需要有产出就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