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章 缩短三十年(2/2)
“小涛,你给我句准话,有了这台机床,咱们跟国外的差距,能缩短多少?”</p>
陈老说完,黄老几人也在一旁听着。</p>
机械厂的人更是攥紧拳头,心里盘算着。</p>
有人说差国外五十年,有人说三十年,还有人说差的更多。</p>
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差多少,差在哪里。</p>
但追赶世界先进的脚步,不曾停歇。</p>
只是看不到前方对方的背影,所以一直没有个清楚的概念。</p>
杨小涛喝了一口水,拿起桌上摆放的奶糖,放嘴里咀嚼着,脑海中也在思考这个问题。</p>
阿尔法特那里说的,什么当前德意志最先进的机床,纯粹是被人忽悠了。</p>
但要说十年二十年前的产品,杨小涛还是可信的。</p>
加上这段期间对机械方面书籍的学习了解,杨小涛也清楚,这种高精度的半自动机床,成熟的时间也没多少年。</p>
想到这里,杨小涛心里有了判断。</p>
“首长,若是能够成功,这台机床可以达到国外发达国家五十年代的水准!”</p>
杨小涛并没有说出直接答案,因为在他看来,一台机床的提成不代表整体实力的提升。</p>
想要将国内机床制造业整体提升,就需要大量的生产,大量的装备,而这同样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p>
现如今,国内因为机械厂启明星的出现,已经可以自主制造部分机床,但大部分仍旧依靠进口。</p>
可以说机床的发展非常缓慢。</p>
国内的发展速度,甚至达不到西方国家二战前的水平。</p>
但这台机床,应该有德意志五十年代的水准。</p>
这样算来,提升三十年算是保守估计了。</p>
当然,前提是做出来!</p>
前提是推广到全国!</p>
“好。哈哈哈。好!”</p>
陈老笑着,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建设情况在他脑海中一清二楚。</p>
有时候做梦都想着提高国家产能,提高机械水准。</p>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p>
现在国家的工业水平,甚至连东边的高丽都达不到。</p>
“三十年,三十年啊!”</p>
“这一步迈过去,足足缩短三十年啊。”</p>
陈老突然站起来,双手叉腰,看着不远处的半成品,不住的感慨。</p>
周围人听到三十年这句话,莫名的震撼。</p>
“咱们,终于可以看到人家的后脑勺了啊!”</p>
黄老突然感慨着,陈老看过来,然后两人又笑起来。</p>
埋头苦干,抬头相见,不远矣!</p>
“杨小涛同志。”</p>
下一刻,陈老陡然变得严肃。</p>
“首长,请指示。”</p>
陈老上前两步,双臂抬起,搭在杨小涛的双肩上。</p>
这一刻,临近的人明显感受到陈老神情的变化,那眼中饱含热泪。</p>
“首长!”</p>
陈老的这举动,让杨小涛有些无措,同时心中也生起一股热火。</p>
“我,以一名老工人的身份,郑重的请求你!”</p>
“把它做出来。”</p>
杨小涛跟老人对视着,而后郑重点头,“必不负使命。”</p>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