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参与过就知足了(2/2)
“行了,你们好好见见,我还有事先走了。”</p>
“王姨,家里的东西,您拿回去给虎子!”</p>
冉秋叶立马将篮子递过去,王主任推辞一番,最后还是拿着。</p>
等下次再来送还篮子。</p>
杨小涛则是拉着张老道的手。“走,走!进屋!”</p>
“今个让你尝尝我的手艺!”</p>
张老道笑着,“知道你手艺好,这次可是有口福了!”</p>
几人笑着进屋。</p>
冉秋叶抱着端午迅速进屋,一肚子心事,却是忍着等杨小涛说话。</p>
她清楚,杨小涛做的一些事,不能随便说。</p>
而跟父亲在一起的人,肯定不简单。</p>
院子里,众人更加确定,这位张同志来历不凡,要不然能让杨小涛这样对待。</p>
“咱这院里又来了一尊大人物啊!”</p>
垂花门外,阎阜贵对着身后的三大妈嘟囔几句,然后准备回家。</p>
三大妈在后面叹息,这人跟杨小涛熟悉,那就别有心思了!</p>
一大妈门口,秦淮茹愣愣的看着一切。</p>
计划还没开始就夭折了。</p>
心头计划的一切,都在杨小涛一句张老道下,通通化为灰烬。</p>
这一刻,心头万念俱灰。</p>
身后一大妈见了,长长叹息。这事跟杨家有关,她们就碰不得。</p>
不然就是自讨苦吃。</p>
杨家。</p>
杨小涛亲自下橱整了一桌酒菜,又拿出两瓶好酒,亲自给倒上。</p>
桌前,张老道抱着小端午,别说这小子坐在老道怀里竟然出奇的老实,不哭不恼的,还伸手抓着胡子,就是冉秋叶见了也很诧异。</p>
“老道,尝尝,红烧鲤鱼,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要是还不够再说。”</p>
杨小涛擦着手,将酒倒满。老道笑得眼都眯起来,对着冉秋叶说道,“当时在西北,这家伙跟着大家啃了几个月的窝窝头,直到最后才亮出这手艺。”</p>
“那次可是让我们把舌头都快吃了。”</p>
“早知道就不让他回来了,就在那留下做饭。”</p>
冉秋叶听了笑着,杨小涛摆摆手,“那时候整天忙的要死,哪有功夫给你们做饭!”</p>
“胡说。我看你就是不愿意留下呢!就这花花世界,你小子能舍得才怪呢!”</p>
“别说我,你不一样进了花花世界吗?”</p>
“我这叫红尘历练,跟你不一样!”</p>
“得了吧,喝酒吃肉哪个不一样!”</p>
杨小涛说着端起酒杯,老道右手抬起,动作酒脱,一仰头,酒水下肚。</p>
却是忘了胡子还被端午抓着呢,仰头的功夫,几根胡子被抓下来,老道疼得直笑,小家伙也抓着落下的胡子乐呵。</p>
“端午,下来玩!”</p>
杨小涛伸手去抱,老道却是摆摆手,“这小子有慧根,跟我有缘!”</p>
杨小涛听了身体本能的打个哆嗦,立马不干了。</p>
“老道士,你可别多想,这小子可得给我杨家留后的。”</p>
“看把你吓得,我们这一派不禁男女之事,你放心。”</p>
“我放心个头,我儿子你少惦记。”</p>
杨小涛不由分说的把端午抱过来塞给冉秋叶,老道也不在意,两人的关系在那,这都是小事!</p>
“我说你小子就是一肚子心眼,总能走一步想十步,你俩又不是不能生,多生几个就是了,实在不行,老道再给你配几坛药酒,保管你…”</p>
老道说着,冉秋叶听出话里的意思,顿时觉得脸色发烫。</p>
“你快吃吧你,就咱这身体,还用你来那酒你自个留着喝吧!”</p>
两人说笑着,仿佛又回到了西北偷酒喝的日子。</p>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p>
杨小涛停下筷子,老道也吃的差不多了。</p>
“老道,看见了!”</p>
张老道摸着胡子,抬头看着远处天空,脑海中还是那副镌刻的画面,“看见了,这辈子,都忘不了。”</p>
“那美丽的蘑菇!无量天尊!”</p>
“你小子,可惜了,这么壮丽的画面没看到。”</p>
杨小涛听着,心里也是感慨。</p>
原以为会是十月份,那时候自己看看能不能去西北,接着血玉的事,说不定能看到。</p>
但谁想到,这个世界竟然是提前到了7月1日,这好了,啥都没凑上。</p>
好在也算是参与过,算是稍稍安慰一下。</p>
“没事,我参与过,就知足了。”</p>
杨小涛说着,拿起杯中酒,一饮而尽。</p>
冉秋叶在一旁看着杨小涛,心中有些不安。</p>
或许,没有自己的出现,他会见证那壮观时刻。</p>
张老道轻轻摇头,“你那叫参与,你可是’获得者,还不知足啊。”</p>
啊,哈哈哈。</p>
两人一齐笑起来。</p>
“老道,这次,他们怎么肯放你回来?”</p>
杨小涛问道,冉秋叶也竖起耳朵。</p>
“干完话了,还留在那干嘛。”</p>
老道笑着说道,又看了看冉秋叶,“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p>
“你这老道,明知道还装!”</p>
老道摇头,“你问的事,我不能说。”</p>
一边说着一边在桌上此划了一个手势,杨小涛看了眼,随后拿起酒杯,“来,我再敬你一个!”</p>
“好。”</p>
这顿酒两人一直喝到了半夜,虽说的不多,却是有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p>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