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秦京茹进四合院(1/2)

好书推荐:

秦京茹进四合院</p>

最让他感到惊奇的还是那地里的拖拉机。</p>

国内什么情况,他很了解,各地厂子都在抓紧研究内燃机,好赶超其他国家。</p>

但那东西岂是容易仿制的?</p>

即便仿制成功,生产效率也不高,对国内的需求供不应求。</p>

可在这里他见到了什么,已经被淘汰的蒸汽机,安装在拖拉机上,竟然迸发出强大的动力。</p>

那些干一会儿就得加煤的蒸汽拖拉机,在农场里大受欢迎。而且西北那里,一千台的订货可是国内少有的单子。</p>

也就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厂子能够做出这么多吧。</p>

看着杨小涛那副清俊模样,又想起在村南搞的养殖场,听说是养蚯蚓的,然后用蚯蚓来喂猪。</p>

当初听了这事他都觉得不可思议,蚯蚓不就是地龙嘛,这东西他见过,对土地有用,下雨天还能见不少。</p>

可用来养猪,还真是头一次听说。</p>

然而就是这么个‘荒唐’的主意,竟然全村通过,一群人当天就把大坑挖出来,更是买来水泥砌墙,简直,不可理喻。</p>

等做好了,那儿他也去看过,一堆玉米杆子铺在大池子上,不时有人洒水保持是人,再下面是林子里挖出来的泥土,听说只要上面十公分的,厚厚的一层。</p>

除此之外还搞了一些猪粪扔里面,他去看的时候,隐约看到里面一条条蚯蚓蠕动。</p>

据说白马村那里也搞了一个大池子,到时候养的蚯蚓用来养鸡,然后鸡粪回到池子里继续养蚯蚓。</p>

总而言之,这农庄跟他见过的其他地方大不一样,这里的人们不仅精神饱满,革命热情高涨,身体也吃的上饭,孩子也能吃饱饭。</p>

而且,还有学上。</p>

看着手上的作业,一道道数学题,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却是让他看的舒心。</p>

“洪老师,我家做好了,一起去吃吧。”</p>

就在他出神的时候,一旁杨小涛走过来,面带微笑说着。</p>

此时,杨小涛已经搞清楚,面前这人就是后世的六星上。</p>

一旁冉秋叶也笑着站起来,刚才杨小涛告诉他刘玉华生了个闺女,以后小端午也有伴玩耍了。</p>

心情大好下,也是诚心邀请。</p>

这段时间洪老师给她的印象就是很正直的一个人,讲课幽默风趣,却充满着热爱。</p>

就是感觉自家男人,好像对他很照顾似的。</p>

虽然对其他人杨小涛也是客客气气的,但这种细微的变化,作为枕边人还是能感觉出来的。</p>

她却不知道,杨小涛如此,除了本身的尊敬还与未来有关。</p>

“吃饭?好!”</p>

在吃上,洪老师是从来不拘小节的。</p>

何况他也想跟杨小涛说说话,有些事他得心里有数。</p>

洪老师站起来,将钢笔放好,整理下衣服,跟着离开办公室。</p>

外面,杨太爷已经推着小车过来,九叔正跟杨石头抬着木桶,里面装着饭菜。</p>

当初定下学校提供午饭,并没有因为学生多了而取消,相反,伙食的质量还在不断提升。</p>

这一切,都是农场带来的好处。</p>

等养殖场搞起来,学生的饭盒里也会多点肉。</p>

几人打过招呼,便往家里走去。</p>

来到家里,杨小涛将饭菜端出来,两个青菜,四个咸鸭蛋,还有一盆西红柿鸡蛋汤。再就是一盆二合面馒头。</p>

四人坐下,杨小涛给杨太爷倒了一杯酒,然后准备给洪老师倒。</p>

“这个不喝了,下午还要上课,学生们见了不好。”</p>

“好,那就留着晚上喝。”</p>

杨小涛把酒瓶放在一旁,招呼着吃饭。</p>

等吃完饭,冉秋叶收拾桌子然后哄着小端午,太爷去屋里睡会儿,杨小涛两人出门走走。</p>

“杨老师,上次你说玉米的事,可有答案?”</p>

洪老师一边走着一边询问,杨小涛点头。</p>

上次两人就北面大规模种植玉米的是探讨过,只是时间紧,没有细说。</p>

“洪老师,我觉得,种地可是一门学问。老祖宗都留下二十四节气,说的就是什么时候干什么事。”</p>

“这里面的道理,放在现代无非就是温度,光照,雨水几个因素。”</p>

“您想想北边,那里什么情况?什么天气?什么温度?”</p>

“所以,我觉得一些地方,如果强制种植玉米种植并不会获得收成。”</p>

“就像一些地方光照不足的话,玉米就不会抽穗。”</p>

杨小涛说着,一旁洪老师不住的点头,显然很是赞同。</p>

要说哪个民族种地的历史最悠久,那除了汉文明再没别人了。</p>

祖先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现在人更清楚。</p>

“你觉得,他们会成功吗?”</p>

洪老师意有所指,杨小涛没说话,只是摇摇头。</p>

两人又走了一段,来到村外养殖场,看到杨辉正带着几个人往池子里洒水。</p>

天太热,蚯蚓喜阴凉,所以需要经常加水。</p>

“涛叔,洪老师。”</p>

杨辉见了赶紧过来打招呼,顺便说起养殖场的情况。</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这些蚯蚓已经长了一个月了,现在池子里好多小蚯蚓。”</p>

杨辉说的开心,因为这些都是养猪的肥料。</p>

杨小涛点头,随后拿过铁锹找了块地方抄下去,不少蚯蚓被捞出来,摔在地上挣扎着。</p>

蹲地上扒开泥土,里面大的小的红色蚯蚓一堆。</p>

伸手扯出两条大蚯蚓,一手长,小指头粗,头部位置还有个白环。</p>

“差不多了!”</p>

杨小涛将蚯蚓扔回池子里,随后拍拍手对杨辉说道,“再过一个周,就可以捞出来了。”</p>

“记着,这种大的,有白环的放回去,它们还会生小蚯蚓。”</p>

“这些差不多大的,拿出来放太阳地里晒晒,干了磨成粉,就可以喂猪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