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新生开学(2/2)
傻柱一路上絮絮叨叨,也不管易中海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直到厨房才有所收敛。</p>
不过,前院发生的一切,还是让四合院里的人刷新认知。</p>
杨小涛和街道办的王主任那是一家人啊。</p>
有些事,再做的时候,可就要仔细思量了。</p>
贾张氏缩着脖子躲在屋里,嘴巴也干净了。</p>
生怕王主任杀个回马枪把她带走。</p>
她是真的怕。</p>
1962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p>
</p>
宜,开业!</p>
天高气爽,西北的风在阳光的温养下,有了温度,吹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笑容。</p>
今天,是杨家庄小学的日子。</p>
整个杨家庄所有人聚在一起,看着前方排列整齐的孩子们,脸上同样笑容。</p>
最前方,是这次主持仪式的代表。</p>
代表村子的杨太爷,杨大壮。</p>
代表镇上领导的王秘书。</p>
还有闻讯来的丁胖子,以及担任此次仪式主持的杨小涛。</p>
几个人站在一起,身后是三间大房子,透过窗台,可以看到一张张桌子横竖整齐摆放。</p>
桌子上,放着一份份本子、铅笔橡皮和刀子。</p>
除此之外,还有散发着墨香味的书本。</p>
杨太爷和王秘书站在中间,面对面前的孩子,脸上笑出了花。</p>
见众人到齐,杨小涛拿着铁皮喇叭走到人前。</p>
“乡亲们,孩子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杨家庄小学开启仪式。”</p>
“这代表着,我们杨家庄将会告别愚昧,摘掉文盲,睁开眼看这个新世界!”</p>
“这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p>
杨小涛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带着红领巾,面色昂扬,眼睛里绽放光芒,大声喊道。</p>
“仪式第一项!升国旗!”</p>
随着声音落下,左前方一根十米长的竹竿上,一面国旗被两个孩子捧在手心,另外一个半大小子神情紧张。</p>
“唱国歌!”</p>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
随着歌声想起,孩子们齐刷刷的举起右手,村子里一些民兵也跟着敬礼,其他人同样神情肃穆。</p>
升完旗,杨小涛上前。</p>
“我们能够站在这里,需要感谢来自组织、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面,让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王秘书,给大家讲话。”</p>
啪啪啪</p>
声音中,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一脸庄重,接过铁皮喇叭后,对杨小涛点头。</p>
“孩子们,你们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你们的今天,是无数先辈烈士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p>
“下面,让杨家庄代表,杨家庄小学校长,杨太爷讲话。”</p>
啪啪啪</p>
“咳咳,我就说两句,孩子是我们杨家庄的未来。借小涛的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p>
啪啪啪啪</p>
“下面,有请粮站丁站长讲话。”</p>
啪啪啪</p>
“我是个粗人,今天真是,太高兴了。”</p>
“我代表粮站,给孩子们捐五百斤粗粮……”</p>
吼吼吼</p>
啪啪啪啪</p>
现场更加热烈。</p>
“开学仪式结束。”</p>
“请新生,入学!”</p>
随着杨小涛一声怒吼,一群孩子,按照先前的交代,排着队,各自跟着领头的走进教室里。</p>
杨太爷和杨大壮等人又是对王秘书丁胖子一番感谢。</p>
杨小涛则是来到一间教师中,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堂课。</p>
杨家庄三间教室,每间教室里都坐满了学生。</p>
这次,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都叫来上学。</p>
这是村子里的决定,时代如此,杨小涛也没有办法。</p>
只能将有限额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办实事。</p>
眼前,杨小涛所在的班级就是由十到十二岁的孩子组成。</p>
伸手,拿起粉笔,在水泥做的黑板上写下“中国人”三个字。</p>
读书先做人,这是杨小涛一直坚持的。</p>
下方的孩子认真的看着,学着。</p>
杨小涛在这里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要去工厂,一个周只能来一次。</p>
所以,大部分时间就要交给九叔来,这种情况,只有找到合格的老师才能改变。</p>
只是这年代找个老师不容易。</p>
有家有室的都想留在城里,可以吃公粮,生活压力也小。</p>
至于学校的老师,让他们发放弃工作来乡下,想想就不可能,不是杨小涛贬低他们的觉悟,现实就是如此。</p>
何况,城里更需要这些教育资源。</p>
杨小涛认识的人不多,所以这件事,只能拜托王秘书和红星小学的老校长,帮忙物色人了。</p>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