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费(1/1)

3年前,沈欢接手了父亲的万林采伐大队。带着一颗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才华的心,沈欢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经营采伐队的生活。 沈欢深深地明白,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必须要充分深刻地了解它。沈欢潜心研究了采伐队的制度,亲自到林地视察生产状况,亲手试操作了采伐的工序。沈欢发现,父亲定下的各小组采伐任务指标并没有根据伐木工的最高采伐效率而制定,而是给伐木工们留下了一定的自己调节的空间。而且,采伐队对于达标的小组奖励太少,对不达标的小组惩罚太轻。沈欢认为,目前的采伐任务指标不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伐木工领着薪水为采伐队工作,就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以每一天以最高的效率进行工作。沈欢觉得应该对采伐任务指标进行改革,提高指标,并且加大奖惩的力度,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采伐队争取到最大的效益。 沈欢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兴奋不已,于是很快地出台了新政策,把采伐任务指标提高了一大截,并且对未达标的小组设定了更严厉的惩罚,而超标完成任务的小组则设定了丰厚的奖励。在新的制度下,伐木工们必须在接近90的时间里都要以最大效率工作才可能完成这个指标。 对于伐木工们来说,新的指标让本来轻松自在的工作压力顿时变得十分艰巨。如果某个小组成员请假或者生病,小组的其他成员就得承受可怕的巨大负担才能避免受罚。年长的伐木工们本来因为丰富的经验而备受尊敬,却在新的制度下因为体能的下降反而拖了小组的后腿。年轻的伐木工们纷纷要求调离原小组,希望与其它年轻伐木工一起去冲击超标完成任务的优厚奖励。原小组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彻底被打破。年长伐木工们因为达成新指标过于吃力而怨声载道。年轻伐木工们聚在一起却又因为得不到年长伐木工的指点和帮助而时常遇到困难。一时间,采伐队本来和谐的团队气氛开始变得僵硬和紧张,相互埋怨的风气横行,生产效率反而大大下降。 傅泽和陈忠两位老前辈先后找沈欢谈过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沈欢却坚信这只是改革带来的阵痛,还尝试着劝说两位老前辈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希望员工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面对改革的浪潮。沈欢的坚持直接气得傅泽摔门而去,陈忠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跟着走了。新的采伐任务指标就在沈欢的一意孤行之下,继续实施下去了。 一段时间之后,采伐队的局面仍然没有好转,沈欢正为此苦恼不已。突然,声称是父亲的挚友,同样经营着一支采伐队的周泉老板主动找到了沈欢,说是关心一下后辈,让沈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尽管开口。面对困境,沈欢确实很需要有管理经验的前辈给自己一些指点,于是愉快地接受了周泉的宴请。酒席上,周泉的高谈阔论,对于市场和政策的走向有着精准的判断,着实让沈欢受益匪浅,对周泉的博学赞叹不已。 席间,周泉问起了沈欢的器械的情况。沈欢早已把采伐队的器械熟记于心,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周泉,包括了闲置的一台高级伐木机以及十余把条件很好的电锯。周泉若有所思地评价道:“这么多的好器械就这么闲置着,似乎有些浪费啊。既然改革的铁板一时还踢不动,应该可以试着从别的地方着手提高采伐队的效益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既然改革的阵痛没有这么容易克服,又何苦纠缠于此呢?还可以其它方式可以提高采伐队的效益啊。周泉提点沈欢说,闲置的资源是一种浪费,必须利用起来才行。这和沈欢所学的,要最大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他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他开始主动联系其它的采伐队,打听把器械租借给他们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好的报价。沈欢却毫不气馁,他相信成功不会随随便便从天上掉下来,只有用恒心和毅力才能换来。 不久之后,沈欢的坚持终于换来了甜美的果实。周泉老板的洪胜采伐队得知沈欢外借伐木器械的消息,给出了一份高于市场平均租借费的诱人报价,只是期限较长,违约惩罚较为严重。沈欢查阅了采伐队器械的维护记录,认为在租借期间自用器械的损坏几率很低。他进一步咨询了傅泽和陈忠两位老前辈,傅泽觉得可行,而陈忠则隐约感到不安。实实在在的租借费摆在沈欢面前,沈欢早已下定了外借的决心,咨询两位前辈也只是做做样子,反而可以看出两位前辈地眼光到底如何。通过这次交谈,沈欢已经认定了陈忠过于保守,难成大事。 于是,沈欢与洪胜采伐队签订了租借器械的合同,把大部分闲置的器械连同那台伐木机一起租借给了周泉老板。当时的沈欢还非常庆幸有周泉这么个前辈拉了自己一把,心里暗暗高兴明明是自己主动出借,本来也只打算能够拿到市场价的80左右的报价,没想到还能从周泉身上拿到了高于市场价的租借费,真是赚大了。 没想到,这一笔甜美的租借费,却成了万林采伐队崩溃的开端。 大约过了两个月,采伐队的资格最老的傅泽所带领的小组的伐木机就发生了严重故障,需要请国外的专家过来修理,得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备用的伐木机已经借出。想要收回外借的器械,又要面临高额违约金,离外借租期结束又还远得很,沈欢只能硬着头皮等待机器修好了。奇怪的是,居然连不少组员的电锯也出现了状况,也需要送回厂家维修。然而,备用的电锯都外借得所剩无几,傅泽的小组连人手一把电锯都配备不齐。因为这短短的几个月再去购置新的电锯又太过浪费,沈欢于是和傅泽商量是否可以把仓库里的手动工具拿出来用,并主动提出可以降低他们在这段时间的采伐任务指标。沈欢本以为他的建议已经考虑周全,没想到却得到了傅泽及其小组成员的强烈反对。组员们一致认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怎么可能还会有伐木工愿意用双人钢锯这种效率低下,费时费劲的原始工具来伐木呢?沈欢却认为老员工傅泽在关键时刻没有起到模范作用,反而刻意逃避责任,怒不可遏地和他吵了起来。最后在采伐队的另一位老前辈陈忠的极力劝阻之下,这场争执才消停下来。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由其它小组支援部分电动工具给傅泽小组,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暂时的解决。器械的缺失,导致了傅泽带领的小组几乎整整3个月都处于半停产状态。此外,因为傅泽得小组借用了其它小组的电锯,也拖累了其它小组的产量。采伐 队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恶化了。和产量减少导致的经济损失相比,器械外借所得的租借费根本不值一提。 沈欢一系列的新政并没能改善采伐队的局面,反而起到了反效果,采伐队的士气非常的低迷,沈欢为此也倍感苦恼。屋漏偏逢连夜雨,洪胜采伐队的周泉老板适时地向万林采伐队的骨干队员们抛出了橄榄枝,给出了优越的待遇。一时间,万林采伐队超过半数的队员在傅泽的带领下向沈欢递上了辞呈。而就在这个时候又在采伐队内部传出了流言,说是傅泽早早就被周泉老板拉拢,刻意进行不当操作,损坏了自己小组的伐木机和电锯,直接帮助新老板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而傅泽不置可否的态度简直就是对这个阴谋的默认,让沈欢暴跳如雷,也认清了周泉的真实面目。 沈欢深信教科书中所宣扬的只有忠诚的员工才对企业有价值,于是他并没有去挽留这些萌生去意的员工们,反而信誓旦旦地说要让这些叛徒们后悔。不少员工本来仍然惦念着在万林这么多年以来的情份,本想着只是借这个机会好好和沈欢沟通一下关于采伐队未来的发展以及员工待遇的问题,没想到却被沈欢挖苦讽刺了一番,于是一气之下真的就投奔洪胜采伐队去了。本来应该全力进行采伐的两片林地一时竟因为人手不足而荒废下来,沈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得已之下,沈欢只能急匆匆地招了一批没什么伐木经验的散工过来应付。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缺乏专业知识的散工们面对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采伐任务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反而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欢手上的两片林场想要承包期间内完成采伐额度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眼看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就要打了水漂,沈欢几乎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周泉给他打来的电话,笑呵呵地说有心拉沈欢一把走出困境,愿意接手沈欢手上的其中一片林场,但是报价居然只有市场价的一半!被周泉一步一步逼到了这么绝望的地步,沈欢早已对周泉恨之入骨,更不用说现在这么一个侮辱人的报价了,沈欢气愤得直接挂掉了电话。没想到周泉还恬不知耻地发了条信息过来,说沈欢早晚会主动联系他的,气得沈欢把电话都给摔了。 周泉的电话倒是提醒了沈欢,把手上的林场连同采伐额度一并转手出去,确实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止损手段,总比现在坐以待毙强。沈欢于是去联系了其他的采伐队,表达了想要转手的意愿。没想到在当时那个采伐的旺季,大多数采伐队连自己手上的采伐额度都忙不过来,又哪里有人手和资源来接手沈欢手上的林场呢?沈欢的主动联系无功而返。 更为残酷的是,其他采伐队的回复都指向了一个无情的事实——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有人力物力接手新林场的采伐队,也就只有刚刚接手了大批万林的旧员工,租借了万林的不少器械的洪胜采伐队了…… 沈欢心里充满了愤恨和不甘,原来当时周泉在酒宴的建议其实是恶魔的耳语,整个酒宴就是一个巨大阴谋的开始。自己只不过是做出了外租器械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居然就被老奸巨猾的周泉乘虚而入,一步一步地掉进了他设下的陷阱,让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承包期限的日益临近,林场的转手价值也在渐渐下跌。万不得已之下,沈欢忍着那种恶心和愤怒的感觉,无奈地拨通了周泉的电话。 “哟,是小沈啊。我总算把你盼到了啊。我可是天天在等你这个电话啊。我就说了,你早晚会主动联系我的。怎么样,你考虑清楚了吗?”周泉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慈祥,热情,联想起他的恶毒用心,沈欢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我不和你说这么多废话,就按你上次说的25万。”沈欢压着怒火,愤愤不平地说。 “小沈啊,实在是抱歉。这都过去了三天了,之前的开价可不能算数了。这个时候接手你的林场,时间紧任务重,风险太大,生意不太好做啊。这样吧,15万,我就咬咬牙帮你一把吧。”周泉还是带着笑意说道。 “你想得美!这个林场的前期费用我都已经搞定了,剩下的采伐额度和时间,你轻轻松松就能伐到超过200万的木材,你居然好意思只出15万?!你还不如去抢?!”沈欢再一次被周泉的狡诈激怒了,歇斯里地地吼道。 “小沈啊,你先别激动嘛。这么激动,怎么谈生意嘛。我跟你说,你现在就是肚子里憋着一口气,才让你这么冲动。这一口气能卖几个钱啊?能还器械的贷款吗?能付给员工工资吗?你这么拖下去,让我给你送去的那些散工去砍这片林子,别说200万,连2万的木头都砍不出来,还得倒贴人工和器材的损耗。这笔账,你这个高材生应该算得比我清楚吧?”周泉带着阴森的冷笑说道。 “连那些散工都是你安插进来的内鬼?!……”沈欢颤抖着说道。本来沈欢还带着一丝幻想,让老员工加班加点培训这些新招进来的散工,或许还能挽救一下局面。此刻,连着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了。 “小沈你这么说可不太对啊,我是看你急着要人,我这边正好也有一些游手好闲的人,那就正好给你送去,发挥一下他们的作用。如果他们帮不上忙的话,都怪我管教不严,还请小沈你多多包涵才是。你可得想清楚了,你的人力物力现在根本吃不下两片林场,你现在随便什么价转掉一个,能卖多少是多少,集中精力搞好剩下的那一个,应该问题不大。少烦心一片场子,你也有更多精力去物色下一片林子。熬过了这段困难时期,再图东山再起不也挺好嘛。小兄弟,我已经给你指了一条明道了,是在帮你啊,你还不明白我的苦心吗?”周泉的笑,愈发阴冷起来,仿佛是从一个冰冷的骷髅头的嘴里发出来的一般。 自己的一切方案都被周泉摸得清清楚楚,沈欢失去了任何和周泉讨价还价的筹码。在没有其他买家的情况下,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情况,15万真的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你赢了……”沈欢面如死灰,有气无力地说道。初涉商场的沈欢,付出的学费实在是太过惨重了。 林场耻辱性地转手之后,沈欢痛定思痛,先求稳,再寻突破。他把有限的资源回笼集中在了剩下的林场,遣散了那些动机可疑的散工们,重用表现稳定的伐木工,终于让生产有了起色。他耐心地和每一位员工进行了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通过真诚的交流,他终于理解到父亲沈万林当初定下这些指标和奖惩措施的初衷。 沈万林始终相信,员工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着情感的凡人肉体的活人,是整个万林采伐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他一直把员工当作家人来对待,而不是冰冷的赚钱机器。在万林采伐大队,不仅仅关注于那些冷冰冰的采伐指标数字。钱,要挣,但采伐队的发展和盈利也必须让自己的员工们一同受益,不仅仅得到金钱的奖励,还包括和谐的气氛和工作环境,工作和生活的适度平衡,才能让采伐队稳定和谐地发展下去。所以沈万林才会制定略微宽松一点的采伐指标,让每个小组在年龄层次上老中青相结合,分别提供领导力和经验,技术支持,以及体力和冲劲。三种年龄层次相辅相成,共同协作,发挥出效益。奖惩制度也不宜过于严苛,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对比和压力。让员工发自内心地主动完成任务,采伐队达到适度的经济效益。这个平衡点,沈万林摸索了很多年,才开始接近。而沈欢忽视了这一点,他只看到了利润,效率这些单调的数字,却没有看到员工的名字所代表的那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把这个难得的宝贵平衡一举打破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沈欢恢复了原有的制度和人员配置,只是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改革,例如保留了针对个人的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给年轻人拼搏的空间。组织每个月的经验总结分享大会,每个小组轮流组织材料展示他们的采伐经验,并设立了匿名回馈机制,哪个小组的展示获得大家好评较多,这个小组将得到较高的奖励。这就形成了一种人人努力提升自己的技巧和效率,乐于分享的良好氛围。员工们也重新感受到了万林采伐队曾经的温馨气息,于是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生产当中,努力地把手上这个仅剩的林场做好。看着大家在林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采伐工作,沈欢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欣慰,事情该开始好转了吧。 生产有了起色,沈欢终于腾出了手来物色新的林场以供来年采伐。沈欢精心研究了各个林场的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人手和资源情况,瞄准了几片并不热门却很有潜力的林场,做了几份漂亮的报价,想着至少能拿下一到两片林子。自己手上其实器械并不少,只是人少了许多。只要耐心再招揽一些信得过的员工,自己的采伐队应该很快就能恢复到可以同时开发两片林场的良好状态了。 可惜,年轻的沈欢还是低估了老谋深算的周泉的恶意。生意场上,弱肉强食的残酷,丝毫不逊色于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生死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