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挑拨(1/1)
舒婉的信写的的确不多,却用简短的语言对他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赞扬,最后才添了一句:“我想你了。等你回来。” 就这么一句,就足够谢怀谦兴奋不已,拿着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待赵蔚取了食盒回来,见他还在那儿傻乐呵,不由问道,“谢兄这是怎的了,怎么不用午膳?” 东来已经将午膳摆上,“公子,不如先用膳,用完再看?” 谢怀谦颔首,便坐下,问赵蔚,“赵兄可娶妻了?” 赵蔚一愣,不明白他为何这样问,便摇头,“尚未成亲。” 谢怀谦得意道,“那就是了,赵兄是不会理解我的。” 赵蔚的确不理解。 赵蔚又道,“不过我已经定下亲事,待秋闱过后便要成亲了,到时谢兄可得来,不然我可不依。” 又添上一句,“连同弟妹也一起。” 谢怀谦更加高兴,“那是自然。” 因着兴奋,谢怀谦读书时效率更高,下午连写两篇文章,下笔如有神助,一蹴而就。 之后赵蔚拿去拜读,读完惊叹道,“谢兄,我瞧着你文章似乎又有精进。” 一句话引得其他人也纷纷凑过来,将两篇文章都读了一遍,无不夸赞。 谢怀谦才来时文章一看便有不足之处,可这才多久的功夫,凭借他们的水平已然无法挑剔。 甚至于说这等文章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评判的了。 恰好孙先生等几位先生过来为学生答疑,瞧了谢怀谦的文章也是惊喜,“可是你自己所作?” 谢怀谦恭敬应答,“回先生的话,是。” 旁边赵蔚等人也做了证人,“的确为谢兄所作,题目是我等随意翻书出题,谢兄又一直未离开,做不得假。” “好啊,这文章实在是好。” 大部分的读书人恃才傲物,最看重读书学问高深之人。 谢怀谦的进步和学习能力,让同窗惊叹,同时也让先生惊叹。 私下里几位先生也曾探讨过今年的学生,最优秀者便是谢怀谦与蒋世旭。 但蒋世旭已经在书院读了三年,谢怀谦却是只来读了几个月。 蒋世旭当初如何,又怎样一步步到了如今,他们都清楚,天份是有些,却不及谢怀谦。 他们不禁庆幸早早的将这样的学生招揽进来,倘若等院试之后,恐怕其他书院乃至府学也得来抢人了。 孙先生赞叹道,“好文章。” 另一名先生也道,“的确,保持水准,院试案首不在话下。” 其实另一句他们没说:保持水准,乡试不在话下。 但只前面一句,足够令人兴奋,谢怀谦也不能免俗,当即拱手道谢,“多谢先生夸赞,学生定会好好努力。” 此话很快传遍整个白鹿书院。 多数人似乎在几次大考小考中已经习惯谢怀谦的挂前排,如今再听这样的夸赞似乎也没觉得奇怪了。 当然,有人钦羡,便有人憎恶嫉妒。 徐子睿便是其中之一,心中的不甘更加明显。 他去到蒋世旭身边,拱手道,“蒋兄。” 蒋世旭正在研读谢怀谦的文章,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徐兄。” 徐子睿瞥了眼他手中文章,问道,“不知蒋兄看到谢怀谦的文章心中如何作想?” 甲字班和丁字班都是只有一个班,人数上也不算多。 徐子睿与谢怀谦的纠葛,众人都清楚。 却也好奇蒋世旭会如何评价谢怀谦的文章。 要知道蒋世旭这几个月一直跟着谢怀谦练习八段锦,关系颇为熟稔。 可再熟稔,到了有竞争,甚至威胁自己时,蒋世旭又该如何作答? 蒋世旭心中冷笑,朝徐子睿道,“徐兄怕不是盼着我愤恨或者嫉妒?” 徐子睿并未隐藏自己的心思,“在谢怀谦入学之前,蒋兄一直稳居各种大考小考了,对徐子睿如何是一眼都不想瞧的。 若非不好再换班,他都想转去丁字班了。 徐正贤突然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何为君子? 看蒋世旭便是。 众人越是拥戴蒋世旭,徐子睿便越是愤怒和不甘。 他转身朝外走去。 傍晚时分,蒋世旭去了谢怀谦房中,与他说了徐子睿之言,“我与谢兄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蒋某希望谢兄莫要因为小人言论伤了咱们的和气。谢兄将八段锦倾囊相授,又带我等强身健体,这些蒋某和诸位同窗都记在心里。” 谢怀谦瞧着他不禁感慨,“蒋兄,今日之事我已经知晓,咱们是同窗也是友人,岂会被小人离间。” 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