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派人传旨小校反劝苏言(1/1)
李修文麾下的大军渐渐远离了代郡。 望着飘扬的旌旗,望着麾下的精兵猛将,李修文心中的豪迈达到了顶峰! 只要自己赶到归化城,搬出无上圣旨,苏言就得乖乖地交出兵权,任由自己宰割! 就算他不想交,自己可是有五万大军! 他苏言又有多少兵马,充其量能过一万吗? 算他两万又何妨! 在这样得意而骄狂的心情下,李修文一路连连催促,仅仅用了三日,大军便出现在尚未建成的归化城外。 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轮廓,李修文目光遥远,意气风发。 这样一座雄伟的城池,即将不再属于苏言,从此改归节度使府,改姓李了! 待拿下了苏言的兵权,自己就是掌管着北疆,掌管着草原的最高官员,表面是节度使,实际上却是北疆王! 比苏言这个名义上的北疆王强出百倍! “全军有令,暂缓进军!” 李修文发号施令,江林等人连忙照做。 大军在归化城数里外扎营,士卒们赶路本就疲惫,这下总算歇了口气。 “大人,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要不要休整之后,一鼓作气直接拿下归化?” 江林等人安排好大军休整,折返回来等候李修文的下一步动作。 若是换做他们等人,多半要将归化城团团围住,逼迫苏言交出兵权。 “何须如此麻烦?” “且派一小校传旨足矣!” 李修文得意一笑,摆摆手,旋即召来随行的小校,“你去通知苏言,让其速速来此接旨!” 小校闻言,赶忙抱拳领命,大踏步的离开。 “大人……大人英明!” “苏言定惶恐而来!” 见状,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江林等人,也只能安心地等待起来。 说到底,他们是主动投靠节度使的,还得仰仗着对方,凡事不能多做主张。 至于李修文,心里则早就稳操胜券。 在他看来,苏言毕竟是皇子,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公然拒绝接旨,既是君臣又是父子,他凭什么不接旨? 到时候,只要苏言一到,自己立马下令拿人! 届时,任凭苏言如何勇猛,却也只是孤身一人。 难不成他还能一人一马杀穿五万大军?简直是做梦! 想到这里,李修文更感得意,眺望着远处的归化城,摩挲着下巴冷笑起来。 当然,不得不说李修文的如意算盘打得很不错,但他和朝中的那些文臣一样,骨子里有股子傲气,就是看不上那些武夫。 一群只知道厮杀的蛮子能懂个屁的计谋? 自己苦读十余载,肚子里的墨水足够把他们都淹死! 只要自己略施小计,就能将这些一根筋的家伙耍得团团转! 另一边。 负责传令的小校策马一路奔走。 在一堆蒙古包里艰难找寻,总算找到了‘王府’。 “节度使麾下小校,拜见北疆王!” 越过一众亲卫,小校走进大帐,拜倒在地。 “嗯。”苏言微微颔首,“李修文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启禀殿下,节度使让殿下前去接旨。” 这番话刚说完,苏言还没有开口,他身边的一众草原头人全都忍不住了,满脸的惊怒,怒视着小校。 “他妈的,这厮安得什么心!” “李修文莫非觉得我等是傻子不成!” 众头人煞气腾腾,恨不得现在就活撕了李修文! 如今对方陈兵数万于归化城外,却偏偏只唤苏言一人去接旨,如此明目张胆的险恶心思,就连傻子都瞒不过! 众人越想越气,但想到是圣旨,不免担忧苏言会同意,赶忙劝谏: “殿下,千万不要去接旨!” “纵然他陈兵数万,咱们亦有精兵猛将,完全不必惧他!” “什么狗屁皇帝的圣旨,还能管到咱们草原的天可汗不成?!” 自从草原通商后,各部的生活日渐改善,而且苏言本身极富魅力,乃是天定的雄主。 各部头人谁都不愿意苏言有任何意外,当下纷纷拜倒在地! 原本拜倒在一旁的小校,这会儿已经站了起来。 听着一众草原头人的叱骂和恳求,非但没有露出惊怒之色,看向苏言的目光反而愈发的钦佩了。 转念想到以前听闻的种种战绩,打得不可一世的匈蛮族几近灭族,这样举世罕有的战神,怎能倒在卑劣小人的阴谋下?! 念及于此,小校立马抱拳,没有半分犹豫,“启禀殿下,那李修文不怀好意,要夺取殿下兵权!” 说到这里,小校亦拜倒在地,满脸肃然,“殿下,切莫中了小人之计!” “嗯?” 苏言看着再度拜倒在地的小校,挑挑眉头。 他当然知道李修文的目的,不然也不会召集众多头人在此等待,但这名出自于李修文麾下的小校,现在居然将对方的谋划全盘托出…… “你可知道,若是李修文得知此事,断不会容你。”苏言微微一笑,审视着小校。 “小的知道!” “但殿下乃不世出的英杰,小的不忍看着殿下被害!” “我大乾边军被匈蛮族压了多少年,从未打过一场胜仗,从未涉足过草原腹地,” 小校郑重地望着苏言,满脸决绝,抱定了必死的信念,“唯有殿下横空出世,不仅破了南征大军,还灭了匈蛮!” “我等闻殿下之举,无不激动得彻夜难眠!” “如今殿下被小人算计,小的纵然一死,也要阻止殿下前往!” 听到这话,一众草原头人看向小校的眼神都变了。 他们没有想到,李修文麾下的小校,居然会这般钦佩自己的天可汗。 在这一刻,他们对苏言的崇拜更上一层楼,就连敌军都如此推崇殿下,这是何等的雄才伟略?! “你说得有道理。” “身负着还天下太平的重任,岂能孤身涉险?” 苏言上前扶起小校,欣慰地看着对方。 本就决意好夺取兵权,现在更感到信心十足。 诚然,现在拜倒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个小校,但从他的言语间却不难看出,十万边军对自己很是崇拜。 这样一来,就算自己强行夺取了北疆兵权,军中士卒也多半不会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