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准备完毕(1/1)

然后日军进攻部队主力朝西进行迂回,围歼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军队,特别是华夏政府的嫡系部队,以华北的日军第十二军为主力部队负责在正面和华夏军队进行作战,日军第一军由晋省方面进行攻击策应,日军华中方面军则分别以部分兵力自皖西和鄂北方面出兵配合。 日军华夏派遣军和日军大本营一方面制订出了较为详细的“一号作战”计划,一方面也是加快了战争的准备,为了补充日军华夏派遣军的兵力,日军华夏派遣军开始征召在华夏的日本侨民和商民入伍,这大幅的扩充了日军华夏派遣军的兵员。 为方便军队的运输,日军华夏派遣军竟然将占领区中的华北和华中地区内的各铁路支线的铁轨、枕木等器材完全的拆除,统一运往新乡、开封、信阳、三镇等地集中。 到了一九四四年的三月中旬,日军华夏派遣军修通了之前被华夏政府军队在撤退中炸断并中断了六年的黄河铁桥,同时,平汉铁路线北段由新乡南面的小翼一直修复到黄河北岸,并铺设了八条支线铁轨,并且,日军华夏派遣军还派部队重建了邙山头据点,可见日军华夏派遣军在战前是准备充分以及投入巨大的。 到了一九四四年的四月中旬,日军华夏派遣军抽调参与“一号作战”第一阶段作战的各部队也是陆续集结到位,其中有日军第十二军所辖的第三十七师团、第六十二师团、第一百一十师团、骑兵第四旅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工兵联队、炮兵联队和其他特种兵,另外,日军关东军也抽调出来第二十七师团以及从绥远地区调来的战车第三师团,总兵力达到十五万人,统一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负责指挥。 日军华夏派遣军除了抽调出日军作战部队之外,还集结了华夏伪军部队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第二集团军张岚峰部、第二十八集团军庞炳勋部、第十一军孙殿英部等。 并且,日军华中方面军和第一军的部队,也都积极的向“一号作战”第一阶段的攻击方向豫省进行配属,准备配合日军第十二军的作战行动。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在见识到了德意志之前在欧洲战场上的闪电战威力后,也是在自己的华北方面军组建了日军坦克第三师团,准备学习德意志军队,对坦克部队进行集中使用,达到快速突破华夏军队防线的目的。 虽然日军的坦克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丽国的装甲部队来说,是皮薄馅大的美味,但在华夏战场上,装备落后的华夏军队还真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对付日军的这些薄皮坦克。 负责“一号作战”第一阶段作战指挥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为豫省的作战集结了七个师团的兵力,并配备了一万四千八百多匹马匹和一千四百辆汽车,山野炮达到三百二十门,日军的这些装备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还不够看,但是在豫省的战场上却足以对付装备不怎么样的华夏军队了。 华夏政府军委会也是通过不断的情报汇总,基本判断出了日军将会对华夏政府控制的豫省地区发动进攻,而此时华夏政府在豫省负责防御的是华夏政府第一战区部队。 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司令是蒋长官,但这位蒋长官并没有什么实权,实际上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实权都是由副司令汤长官来负责的,此时在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部队主要有第四集团军、第十四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第十九集团军、第二十八集团军、第三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这七个集团军,共计有十八个军约三十万人的兵力。 华夏政府军委会将日军频繁调动,并且重兵云集的日军部队很有可能大规模进攻豫省的情报告诉给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后,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也是对日军可能发起的大规模进攻做出了部署。 不过,与日军华夏派遣军不断调兵遣将以及周密部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夏政府在华北地区的军队经过中条山会战之后,战斗力是急剧的下降,特别是华夏政府嫡系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从编制上看华夏政府在名义上有三百四十多个步骑兵师,总兵力人数达到了六百五十万之多,但实际上能和日军作战的部队并不多,加上华夏军队中的兵员素质差,作战意志薄弱,武器弹药更是匮乏,部队中严重的缺少重武器。 而且,华夏政府的很多师级部队,实际上只有一个旅,甚至是一个加强团的作战兵力,并且,华夏政府部队中很多步兵团甚至连迫击炮都没有,机枪弹药也不足。 打了七年多的战争后,华夏政府此时也已经是遍体鳞伤,军队中更是精锐尽失了。 在豫省等处布防的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也是根据黄河北岸的日军调动过于频繁,特别是日军的工兵部队忙于修复中断了六年之久的黄河铁桥,判断出了日军接下来将会有大规模的攻击作战行动。 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判断日军很有可能要南下打通平汉铁路线,因此,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也是相应的采取了一些应战措施,到了三月中旬以后,华夏政府最高层也是连续发电报给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 华夏政府最高层要求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将部队部署在嵩山附近的山区与日军的进攻部队进行决战,于是,在三月十四日,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根据华夏政府最高层的命令,制定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 但是,在三月十八日,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司令部却又根据华夏政府军令部颁发的较为详细的“平汉线作战计划”,改在禹县、密县、许昌和漯河地区同日军的进攻部队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