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绝对不能让逍遥城的人抢到洋芋种子(1/1)
这爷孙一来,村里人就都知道了,甜宝成了封家的传人。 所有人又艳羡,又替甜宝和叶家高兴。 这学会了医术,日后就有了傍身的本事,甜宝这一世可就不愁了。 甜宝是村里最小的娃娃,村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哥哥姐姐,每天大家伙都围着她打转,为了听到她一声哥哥一声姐姐,跑的屁颠屁颠的,奶团子俨然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 如今她被封家爷孙拎到屋里识字学医,其他孩子都丧失了玩乐的动力,每天都眼巴巴趴在房子的窗口听墙角。 可叶家知道封家的医术是不随便外传的,但是都是一个村里的孩子,也不好直接驱赶。 一合计,叶永孝决意在村里授课,初衷是为了把双胞胎的学习抓起来,再顺便造福一下村里的孩子。 这可把村里人高兴坏了,恨不得把叶家供到香案上。 在之前,吃饱饭都成问题,可现在不仅温饱问题解决了,孩子们竟然还有了上学的机会,这换做平安顺遂的时候,那都是不敢想的呀! 各家风风火火的给叶家打了欠条,只待粮食收上来,每家给叶家一石粮食作为束修礼。 对于束修,老太太全让叶永孝自己决断,没有插手。 岁月静好的日子,在大人们忙活的手脚里,孩童郎朗的读书声中,悄悄流逝。 待村里所有孩子都能通篇流利的弟子规和出师表后,六月酷暑也悄然而至。 往年种木薯,春耕秋才收已经是大好,可今年却大不相同。 不知道是不是掺了黑土的原因,地里洋芋苗的长势超出了所村人的预期,这几日俨然有了收获的苗头。 全叔全婶天天往地头跑,替村里人盯着山洋芋的收获期。 这天,全叔一撅头下去,拳头大小的山洋芋争先恐后的露了脸,老两口高兴疯了,一路狂奔着跑回村里报喜,“熟了熟了!粮食熟了!” 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和事朝地里跑。 这一瞧一看,全村都沸腾了。 夏收咯,夏收咯—— 虽说酷暑难耐,但除了读书学医的可以在家中庇荫躲暑,村里人都下地刨粮食去了。 本来大家伙预期山洋芋的产量能高出木薯一小半就很不错了,可当一亩地的山洋芋刨干净后一算,产量竟是木薯的十番还要多! 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村民们不知疲累,正午的太阳恨不得把人肉都要烤化了,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地头,要不是姜丰年和全叔全婶强硬的喊大家伙回家,封家爷孙可就有忙头了。 起早贪黑了十来天,百十来亩地的粮食全部收了上来。 家家户户都专门腾了一个房间出来堆放粮食,但是仍然不够存储。 好在村里空闲的房子较多,现下都成了村里的粮仓。 看着满屋子的粮食,所有村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家有粮仓心不慌,这个冬天大家伙再也不用忍饥挨饿了! “你是说,黄沙村收上来的是山洋芋?” 东郊,书房中的断臂男子一时没压住激动,不可置信的失声问道。 下属浑身激动的抖如筛糠,“是的,听村里人的话头,当初是叶家人带着他们在胡杨林找到了山洋芋的种子,还在胡杨林发现了黑土,他们不辞辛苦挖回来掺撒在田间地头,以至于山洋芋中下三个月就有了第一季的收成。” “头,你可知他们此番收上来多少粮食?” 被唤作将军的断臂男子眼神期待,“多少?” “亩二十石!” 下属的声线都在颤抖。 断臂男子浑身一震,耳如雷鸣嗡声一片。 亩二十石! 亩二十石!!! 荒疆的贫地竟然种出了如此高产的粮食! 而且还是贡品一级的山洋芋! 不自知间,他控制不住的在书房来回踱步,所有的沉稳淡定在这一刻全数调用,都压制不住狂涌而出的激动。 下属的眼神追着他来回晃动,眼底竟泛出了阵阵湿意。 候了好一会,断臂男子终于停下,下属赶紧开口,“头,若咱们有了这山洋芋的种子,何愁成不了大事啊!” “嗯。” 断臂男子面色恢复如初,眼底跳跃着熊熊烈火,“你再回去盯着,这件事我自有安排。” 下属遵命,闪身离开。 断臂男子独拳紧握,眼眸里漾开疑云。 整个荒疆就没有他们没有踏足的地域,包括每一块让百姓赖以生存的胡杨林,这些年也用脚步丈量了个遍。 从未发现过有什么粮食种子,更何况山洋芋这种稀罕物。 可叶家偏生找到了,不可谓不稀奇玄乎。 叶家是哪里人士,因何被流放,这段时日他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 下属说,如今村里人都把叶家当做了福星,听闻自从他们搬进黄沙村,仅用一天就挖出了井水,不仅发现了洋芋种子,第一次去胡杨林狩猎就满载而归,是老天爷庇佑之人。 下属还察觉到,监视叶家的不止他们,还有另外两路不明高手。 其中有一个他认得并且算得上盟友,但是还有一路的身手远凌驾于他们之上。 下属猜测,定是逍遥城的人无疑。 既然下属能发现逍遥城高手气息,那逍遥城定然也知道他们的存在。 眼下看来,这逍遥城早就先他一步发现了叶家人的玄乎之处,也知道叶家人发现了洋芋种子,所以此前才出手替叶家清除异己,又暗中监视黄沙村。 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高产粮! 绝对不能让逍遥城的人抢到洋芋种子! “姜婶,你的意思是咱们跟着再种一茬?” 这天,村里妇人又围在叶家屋前,一边干活一边商议着粮食的事情,听老太太提议要跟着再种一茬洋芋,大家伙震惊又欣喜。 以前种木薯,一年顶多只能收一季,这次山洋芋成熟期短,粮食收上来后,大家伙倒也都想过再种一季的事情,可这一茬种下去,天就开始冷了,就是不知道山洋芋能不能扛得住秋寒霜冻啊! 可叶家老太太说能种,那就一定是能种的! 姜丰年点头倒,“洋芋切块种植,一亩地最多耗费一石的种子,这要是种成了,收获可就是成番的,我们叶家是铁定要再种一茬的,不过大家伙可以采取自愿种植。” “种,我们家种!明天就可以种!” “对,我们家也种!” 老太太一番话落地,可谓是一呼百应,大家伙没有一个拒绝再种一茬的。 “好,那咱们明天就把地整一整,撵着秋分再种一季。” 姜丰年笑着安排到,随后又补充,“咱们这一次收上来的粮,留足了全家一冬的口粮,还有这一季的粮种,大家家里定都还有不少结余,待这次播完种,我们家预备去郡城把余粮出手卖了,大家伙作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