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北虏南倭(1/1)
半个月后,俞谏大军来到曹县。 曾被叛军攻破掠劫的县城,已恢复往日生气,叛军首领王堂,治军竟意外严明,叛军破城并没有大开杀戒,大肆掠劫却没有刻意杀人放火,算是很难得了,叛军一路不停吸纳流民匪盗,愈发壮大,渐渐造成了声势。 叛军进入河南境内后,四处游窜,躲避平叛大军,期间多次击退小股明军斥候。 军帐内,李小牙正躺靠着喝茶,案前放着一本兵书。 兵书全是文言文,十分晦涩,看得人头大。 李小牙伸了一个懒腰,走出了军帐,从宁阳到曹县,不过数百里,他们却走了半个月,简直像乌龟爬一样,没有办法,带着这么多辎重,根本就走不快,路上一辆辎重车坏了,都能耽搁半天。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主帅的身体太差了,李小牙不敢让俞谏舟车劳顿,因此行军尽量慢。 俞谏还不到七十岁,看起来已是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而另一位平乱名帅杨一清,年岁还略长于俞谏,身体倒是硬朗,只是目前赋闲家中,年轻一点的平乱名帅王阳明,正在家中守孝,除了俞谏,杨一清,王阳明三人外,朝廷没有绝对信得过的平叛人选了,因此只能让老病的俞谏挂帅出征了。 也正因为俞谏老病,李小牙才有机会当上督副,协助执掌大权。 天气一天天变热,很快就要进入夏季了。 王堂统领的叛军,一直逃窜避战,想将其尽数剿灭,最少要半年时间,多则一年以上,王堂不像宁王头铁,敢于直面朝廷平叛大军,宁王从起兵造反到失败,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叛军没那么多辎重,全靠掠劫补给,逃得极快,朝廷大军很难追上,只能一点点收缩合围,逼迫叛军正面迎战。 目前网已结好,正在一点点收,为避免明军分兵被各个击破,俞谏暂时没有分兵,各兵卫全是大军一起移动,因此合围速度较慢,各卫所粮草消耗极高,幸好俞谏自己是漕运总督,军粮补给都能跟得上。 不管在哪个时代打仗,永远都是在烧钱,拼后勤补给…… 李小牙掌管着军中账目,一切都看在眼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俞谏治军很严厉,属下犯一点错都要受罚,分文罚武罚,文罚是背抄兵书,武罚自然是军棍鞭子,他也告诫李小牙,如今治军的权力,他已交给李小牙,务必要严厉。 于是,一名半夜出去乱拉屎的伙夫,被抓去打了五军棍,只因他拉屎不埋,害半夜出去遛鸟的副帅踩到了…… 李小牙领着两名守卫,正在营地里巡查,正巧遇到罗奔。 罗奔受李小牙之命分管大军车马辎重,他们军中车马很多,一半是拉辎重的驮马,一半是斥候营的战马,明军的骑兵大都是斥候,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跟蒙古铁骑没法比,实力天差地别。 李小牙玩过军略游戏,也熟知兵种相克,众所周知,弓箭手,长枪兵克制骑兵,但明军的弓兵,根本就克制不了蒙古铁骑,蒙古骑兵一旦发动冲锋,气吞山河,势如破竹,弓兵在射程内,没射出几箭,已被蒙古骑兵踩扁了,长枪兵也一样,没等扎到骑兵,已被骑枪扎穿了。 大明两大患,北虏南倭。 俞谏曾任过山西佥事,掌管屯地两万倾,自己招军士种田支援边军,他深知蒙古骑兵的厉害,只有火器能克制蒙古骑兵,但大明的火器太少了,根本没办法装备边军,全军装备火器的神机营在京师,只有皇帝御驾亲征,领着神机营才有可能在平原地区正面对抗蒙古骑兵。 先皇曾击败过蒙古小王子,靠的就是神机营发威,火枪不但射程远,且威力大,蒙古骑兵的轻甲根本无法抵挡。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极难防范,但蒙古骑兵也有弱点,攻不了城,打不了巷战,水战,山区密林战,因此前来掠劫的蒙古骑兵从不攻击卫城,只偷袭一些没有重兵把守的边城边寨,掠劫后即刻离去。 蒙古鞑子仗着骑兵优势,频繁骚扰边城,掠劫边寨,明军却无可奈何,只要出了城,失去城墙城楼保护,瞬间就会被蒙古骑兵踩扁,明军也不敢主动出兵,没有神机营,可能刚踏进蒙古腹地,就变成草肥了。 俞谏还当过山东长清知县,还曾得到吏部考评“东藩第一令”,他也领民壮抗击过倭寇,对倭寇也很了解。 倭寇没有蒙古骑兵那么厉害,但倭寇国内正处于战乱,远渡重洋而来的倭寇,大都是战败的逃兵武士,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可轻松以一敌十明军卫兵,加上大量奸细为倭寇引路,倭寇总能避开海防卫所大军,偷袭掠劫沿海城寨,没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明军根本不是倭寇对手,故此明军对上倭寇都是败多胜少。 李小牙因俞谏这个老师,深刻了解了北虏南倭。 俞谏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实战经验,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李小牙以及手下众兵官们,老大人的梦想就是荡平北虏南倭,收复大明失去的国土,让鞑子倭寇不敢再犯大明。 “大帅,倭寇国内正在战乱。”李小牙提议道:“您若是上奏朝廷皇上,请求朝廷派大军攻打倭国,朝廷也许会同意,只要我们将倭国给铲平了,不就没倭寇了?” “……” “一劳永逸,永绝倭患。” 俞谏斜眼一瞥:“军费粮草你出吗?” 李小牙虎着脸:“您不是漕运总督吗?” “……” 俞谏一脸黑线,此次平叛的粮草,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哪里有粮草远渡重洋攻打倭国? 俞谏突然诡异一笑:“你小子要是能多扳倒几个像王晟睿这样的贪官,朝廷可能就有银子粮草攻打倭国了。” 李小牙眨了眨眼:“您当卑职先前啥都没说。” “……” 扳倒一个王侍郎,还是靠的运气,如果不是王富倒戈给了王侍郎致命一击,天知道他还要查多久,才能抓到王侍郎的把柄,扳倒一个王侍郎,他已经得罪了一车江浙系大臣,以后不知道要穿多少小鞋,除非皇上升他当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否则他是不敢再动文官集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