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请教朝政以工代赈(2/2)

流贼之祸!</p>

一想起流贼之祸的恐怖,崇祯皇帝不由得脸色微变,昔日张贼、高贼、李贼等巨寇给大明带来的危害,至今都还没有恢复过来。</p>

若非不是榆林郡王刘博源率领威武军,彻底的剿灭了这些流贼巨寇,恐怕整个大明的南北之地,必定是一片动乱。</p>

“烺儿,那依你之见,是否同意马士英的上奏,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还有送往京师的赋税也是全部留下。”崇祯皇帝看着朱慈烺问道。</p>

“这”</p>

朱慈烺细思了片刻后,随即回答道:“父皇,若依孩儿之见,若要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这是万万不能的。”</p>

“哦?这是为何?”崇祯皇帝神色疑惑的问道。</p>

朱慈烺回答道:“父皇,南直隶一直都是我大明重要的赋税之地,若是免去了南直隶今年的赋税,那么整个朝廷的赋税可就减少三分之一。”</p>

“当前的朝廷赋税本就是入不敷出,如果少了三分之一的赋税进项,那么朝廷可就再也拿不出半点钱粮,那这如何发放大明军队的饷银。”</p>

“因此,孩儿是不大赞同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p>

“嗯!不错!”</p>

听得朱慈烺说明的理由,崇祯皇帝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可是对于南直隶受灾的灾民,朝廷又该如何赈济?”</p>

“这这个孩儿实在不知,还请父皇指点。”朱慈烺拱手向着崇祯皇帝请教道。</p>

崇祯皇帝并没有立即指点朱慈烺,而是向着一旁的曹化淳招手道:“曹大伴,你将河南发生干旱,地方官府赈济救灾的事情,向太子详细的说一遍。”</p>

“是,皇上!”</p>

候在一旁的曹化淳连忙点头应是。</p>

随后,曹化淳向着朱慈烺拱手行礼,说道:“回禀太子殿下,今年开春之时,河南之地已有数月滴雨未下,从而使得河南之地受灾的百姓人数多达百万之多。”</p>

“为了赈济受灾的百姓,河南地方官府广开粮仓,全面救济受灾的百姓。”</p>

“不过,如果仅仅是救济受灾的百姓,那么河南地方官府必然会入不敷出,早晚会吃空粮仓粮食。”</p>

“为了避免这个后果,河南地方官府组织起受灾的百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展开了自我救灾。”</p>

“凡是能够劳作的受灾百姓,都要必须参与开挖水井,修缮沟渠,引河水灌溉农田等。”</p>

“如此一来,河南地方官府不仅救济了受灾的百姓,而且又使得农田的庄稼,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保证了粮食的秋收”</p>

待得朱慈烺听完了曹化淳所讲的话语后,双眼立时放出了亮光,并拍掌大叫道:“妙!妙啊!这实在是一个好办法啊!”</p>

“以工代赈,不仅能够救济受灾的百姓,而且又能有效的组织百姓,一起对抗干旱。”</p>

“曹大伴,你快说说,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朱慈烺连忙拉着曹化淳问道。</p>

曹化淳拱手回道:“回禀太子殿下,这是河南府知府李岩上奏所言。至于这个办法,想来也是李知府想出来的。”</p>

“河南府知府李岩?”</p>

朱慈烺略显惊讶,没想到这个以工代赈的办法,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想出来的。</p>

而在朱慈烺的心中,也对李岩没有丝毫的印象。</p>

“曹大伴,可否知道河南府知府李岩的一些信息?”朱慈烺问道。</p>

曹化淳低首回道:“奴婢倒是知道一些。”</p>

随后,曹化淳便将李岩的一些基本信息,向着朱慈烺讲了出来。</p>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