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明军应对主动出击(2/2)
因此,本着小心谨慎的行事态度,洪承畴劝道:“长伯,切不可对清军有任何的小视。虽然我们在义州城的实力并不弱于清军,但那是因为我们有着坚墙厚城的防守优势,一旦与清军野战的话,我们必然不是清军的对手。”</p>
事实也确实如洪承畴所言,明军的优势在于依靠坚墙厚城的防守。</p>
与清军野战,怕是要被打的怀疑人生。</p>
尽管在松锦之战中,明军将清军打的伤亡惨重,但很大一部分原因,皆是明军的兵力优势,还有刘博源的参战。</p>
若是没有刘博源率领威武军参战,松锦之战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回到历史的正轨之上,十数万明军精锐尽丧于辽东之地,锦州落入清军之手。</p>
也许是因为松锦之战的大胜,才使得吴三桂有些小视了清军。</p>
“英都伯说的是,下官受教了!”</p>
吴三桂很是敬重洪承畴,虚心的接受了洪承畴的劝诫。</p>
“好!谦虚接受才是好的!”</p>
洪承畴微笑点头,非常满意吴三桂的听劝态度。</p>
在洪承畴的心里,其实也非常的器重吴三桂,不然也不会对吴三桂进行劝诫。</p>
而且,洪承畴也早已打算好,待得此战击败了清军之后,他将推荐吴三桂镇守辽东,自己则告老还乡,安心养病。</p>
“英都伯,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广宁城的清军?”坐在一旁的符应崇问道。</p>
洪承畴沉思了片刻后,说道:“虽然本伯不知道清军有什么具体的目的,但我们也应该做好迎敌的准备才是。”</p>
“迎敌?”</p>
“英都伯,那我们该如何迎敌?”符应崇疑惑的问道。</p>
洪承畴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幕僚谢四新,问道:“谢先生,如今义州城内还有多少粮食?”</p>
</p>
“回禀洪公,按照年前的粮草统计,义州城内还有两万五千石粮食左右。”谢四新拱手回道。</p>
“两万五千石粮食!这怕是有些不大够啊!”</p>
洪承畴眉头微皱,又问道:“谢先生,下一批粮食什么时候运送到义州城?”</p>
“下一批五千石粮食,将在五日之后就运送过去。”谢四新回道。</p>
“五千石粮食?五日之后?”</p>
洪承畴摇了摇头,当即吩咐道:“谢先生,最近这几日时间,尽量想办法筹集到一万石粮食,五日之后运送到义州城。”</p>
“这洪公,这怕是有些来不及啊!”谢四新神色无奈道。</p>
洪承畴态度坚决的道:“谢先生,此事就算再来不及,也要想办法筹集到一万石粮食。”</p>
“五日之后,本伯将率军前往义州城。”</p>
“是,洪公!”</p>
谢四新不得不拱手应是。</p>
“英都伯,我们这是要主动进攻清军吗?”符应崇问道。</p>
洪承畴点头道:“五万清军集结广宁城,这实在是让本伯不安,我们只有主动对清军发起进攻,才能搅乱清军的阴谋。”</p>
“可是,如果我们主动发起进攻的话,那守城的优势必然荡然无存,这对我们是非常的不利啊!”符应崇反对道。</p>
“忠勇伯,本伯也知道这个情况,可如果我们不作出主动进攻的话,那接下来的形势,必然会被清军牵着鼻子走。”</p>
“也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彻底打乱清军的计划,破坏清军的阴谋。”洪承畴耐心的解释道。</p>
“这好吧!”</p>
符应崇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只得无奈同意。</p>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