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游击将军(1/2)
尽管荣誉勋章颁奖大会已是过去了几天的时间,但在威武三堡的街头各处,仍是听得到关于这次颁奖大会的议论话题。</p>
他们相互讨论着那些获得勋章者的事迹,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p>
同时,在他们的内心,也不知不觉的涌起一股争强好胜的心理。</p>
既然那些人能获得勋章奖励,那为何自己就没有可能拿到一枚勋章呢。</p>
只要自己能为威武三堡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勋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p>
有了争强好胜的心理后,威武三堡的人们开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动力。</p>
开垦荒田的军户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月色升起才回家。</p>
战兵军营的士兵们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中,也更加的勤奋刻苦。</p>
匠作坊的匠户与学徒们在打造各种器具时,也更加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p>
在这样一股热火朝天的比拼下,威武三堡越发显得忙碌与繁荣。</p>
时刻关注威武三堡的刘博源,也明显感到了这股气氛。</p>
他心中不由的暗自称赞,自己制定的荣誉勋章制度,真是一个高明的政策。</p>
</p>
随着时间来到九月底,整个威武三堡的军户们越发显得忙碌了。</p>
他们一边起早贪黑的开垦荒田,一边开始准备着种植冬小麦。</p>
毕竟现在若不赶着时间开垦荒田,又怎么能多种一些冬小麦呢。</p>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十月份。</p>
就在威武三堡安定平稳的发展时,朝廷传来的邸报再次吸引了他的注意。</p>
九月五日,高迎祥李自成等流贼攻陷宝丰,引得崇祯皇帝大怒。</p>
兵部尚书张凤翼同户部尚书侯恂在商议过后,向崇祯皇帝建言,再调三千京营骑兵、三千天津士兵、三千四川白杆罗网坝兵,增援洪承畴剿贼。</p>
崇祯皇帝同意了这个计划,并从内帑拨发饷银七万二千两。</p>
九月十五日,九千援军抵达河南。</p>
高迎祥李自成等流贼又再次兵分两路,一路从河南陕州逃往山西平阳,一路逃往南阳府,与被卢象升赶出郧阳府的张献忠等流贼汇合。</p>
洪承畴无奈,一边急令山西巡抚吴甡,命他围堵住逃往山西的十万流贼,一边分出两万兵马,紧追流贼北上。</p>
随后,洪承畴亲率剩余的两万兵马与河南巡抚元默增援的一万五千兵马,紧追进入南阳府的流贼。</p>
由于两股流贼的会合,使得流贼人数一度达到了四十万人。</p>
洪承畴自觉兵力悬殊,恐有被流贼反围剿的可能,遂传令郧阳心腹卢象升调兵增援。</p>
九月二十日,卢象升亲率六千天雄军到达南阳。</p>
随后,官军与流贼在南阳府镇平、内乡连战十八场,双方互有胜负。</p>
在与流贼的交战中,卢象升率领的六千天雄军,斩获流贼五千余人。</p>
流贼们大惊,只要闻听卢象升到来,无不胆寒,并给他取了一个‘卢阎王’的称号。</p>
九月二十五日,逃往山西平阳的八万流贼,很快便被巡抚吴甡堵在了翼城。</p>
流贼见北上之路被堵,后面又有官军追来,遂又往东逃窜,进入了泽州。</p>
就这样,整个九月间,山西与河南被流贼搅得天翻地覆,洪承畴也疲于与流贼的剿杀中。</p>
</p>
崇祯七年十月初十,威武三堡的冬小麦已全部种下。</p>
此时三个营堡的耕地,已有七万五千余亩,人口数也有三万一千多人,逐渐向着一个大县城的规模发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