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洛阳暗涌(1/1)
短暂的交流过后,令得李翔的心情相当不错。这一路上走过来看到的情况,足以说明他治理下的成绩。 而且,最重要的是,民心可用。虽然现在仅仅只是在司州这么一小块地方转了几个县,但以小见大,这里的民心已经在向着他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这民心,他的皇权霸业就已经奠定了一个最坚固的基础。 “小哥,吃一点再赶路吧,这里离县城还有段路,别错了饭点。”叫住问完了情况准备要起身离开的李翔,那汉子很是豪爽地说道。 这个时候,这些底层的百姓,就是这样的质朴。 “老哥,你家里也不容易,我们就不叨扰了。”此次李翔出行即便不算是隐藏在暗中的那些护卫,就光是明面上的这些人,就有将近二十人,除了郭嘉、荀彧这些文人之外,其他人吃起来可不少,那可都是大肚汉。特别是刑天、典韦这二位,那绝对都是可以竞争大胃王的最佳人选。 他们若是留在这里吃饭的话,怕不是要吃掉这位老哥一个月多的口粮。 “呵呵,没事,前段时日我和几位兄弟帮着县衙去挖河道,修缮官道,干活时领了不少锅饼与山药蛋子。正好你们来了,吃点热的再走。”这中年农汉微微一笑很是真诚的说道。 “这……也好,不过我们不能白吃你的,得给钱,你不要我们可不吃。”感受到对方那种淳朴,李翔也是心中一暖,当下招呼着典韦掏钱给对方。 只是,这人哪里肯要,可奈何以典韦的力气,他想要硬给,这么一个普通人又岂有反抗之力,也只得被迫接了下来。暗暗奇怪典韦力大的同时也能察觉那些铜钱很有分量,远远胜过自己的锅饼了。 …………………………………………………… 就在李翔一路微服私访的同时,此时,洛阳也开始变得再次不平静了起来。 “昭玄兄,此事可是属实,李贼果真出洛阳了!”伏府之中,伏完强行压低声音说道。但从其表情之中,便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激动。 汉献帝后宫之中,汉献帝唯二可以信任的妃子便是伏后与董贵人了。当然,身为皇帝的刘协,这信任之中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那就不知道了。而帝党分子,也以这两位妃子代表的外戚为主。 当初,衣带诏事件之后,以董承为代表的一系列帝党被杨坚无情剿灭,也只有董贵人得以身存。毕竟,杨坚不是曹操,这两人的行事风格也有所不同,杨坚在表面工程上做得更加到位。 因此,失去了外戚支持再无威胁的董贵人很幸运地被留了一命。要知道,在原本应该有的历史轨迹之中,董贵人父亲被曹操所杀后,她自己也受牵连。董贵人虽有身孕,汉献帝数次为她向曹操求情,却仍旧被杀。 而董承衣带诏事件之后,影响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有另一位外戚伏完为代表的这一系帝党。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杨坚对于伏完步步紧逼,不断削弱伏完的影响力,甚至伏完还被迫装病了好几个月。 也正是因为董承身死,伏完被严重打压,汉献帝才不得不由依靠外戚转而全力依靠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团体来发展自己的力量。 只是,这一股汉献帝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力量,在雍凉大战期间被杨坚上上下下清理了个遍。自此,帝党派损失惨重,力量更是损失了十之七八。 杨坚势力消亡之后,剩余的帝党则是在杨彪与再次复出的伏完二人身边苟延残喘的起来。当然,其斗争目标也由杨坚变成了李翔。 毕竟,在这些帝党的眼中,李翔与杨坚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都把控制朝廷全部的大全,将天子当成傀儡。有需要的时候,直接象征性地商量商量,逼迫着天子下达圣旨。甚至有的时候连这道程序也省了,直接在私下里用天子的名义下达圣旨。 “当然属实!”高颎不容置疑地说道,“当初,晋逆攻破长安之后,隋王麾下骁果、银枪、飞熊三军有不少将士在被俘后被晋逆编入先登、陌刀、陷阵乃至虎卫数军之中。这消息,便是吾于虎卫一内线所而得来!” 似先登死士、陌刀军、陷阵营、虎卫等精锐部队,每次在发生战损之后需要补充的兵员,其各方面素质要求也非常之高,并不是说补充便可以补充的。 而骁果军、银枪效节军、飞熊军作为同样精锐的部队,这些降兵自然可以符合要求。因此,他们在被俘虏之后,大多都被编入了李翔麾下的那几支精锐部队之中,以补充在这一次大战之中,这几支部队产生的战损。当然,在这过程之中必然少不了各种说服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 因此,高颎说在虎卫内有内线,并没有引起伏完的怀疑。而虎卫作为李翔的亲卫部队,一直保护在李翔的身边,或许无法确定李翔出行的路线,但大致的地点还是可以知道的。从这一点来看,伏完已经差不多相信了高颎说的话。 “若果真如此,此次实为击杀李贼之大好时机!”已经差不多相信这个消息的伏完,兴高采烈,却又不得不压低声音说道。 经历过杨坚时代之后,仍能存活下来的帝党,别的不说,在这谨慎度上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毕竟,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府中究竟被安插了多少眼线。若是不尽可能的压低声音,万一隔墙有耳又怎么办? 说实话,这些帝党想地也实在是太简单了。在他们眼中,只要击杀了李翔,晋军别会立刻陷入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境地。 到时候,汉献帝便可以通过许诺各种高官厚禄一一拉拢,将这些四分五裂的晋军势力一股股地掌握在手中。这样,他们便可以完美的接受李翔的势力。 接下来,便是各种横扫天下,花式吊打各路诸侯,再一次创造一次光武中兴的伟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