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齐国未来的规划(1/1)

“齐直道!” 一道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期待已久的诸位大臣终于听到了他们想知道的方法。 不过在听完之后却是一头雾水。 左右摇头看了一眼,发现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所谓的齐直道是什么东西。 “呃,不知典正元帅说的这齐直道为何物?” 终于有一位大臣忍不住问了出来,这也是整个朝堂之上大多数人的疑问。 除了姜思尘和典正以及身后人之外,其余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所谓的齐直道是一个什么东西。 此刻的姜思尘恍然大悟,他没想到典正所谓能够缓解文臣武将争端的东西竟然是此物。 仔细想想,这齐直道在六郡之地的建设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别的不说,光金乌大营直通铁矿山脉的齐直道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条平坦直达的道路,加上飞速奔跑的马车,两者结合节约的时间人力是难以估计的。 这也是保证金乌大营有源源不断铁矿原料铸造兵刃的基础。 “幽王在六郡之地,为了保证百姓民生建设修建了一种平坦直达的道路。” “那种道路的名字就叫做齐直道。” 典正傲然向众人解释。 不过这却更引来众人的疑惑。 “典正元帅不过区区一条道路而已,我齐国的道路也有不少。” “典正元帅为何说此物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工部尚书好奇道。 “哈哈哈,诸位有所不知,幽王殿下修建的这条齐直道与普通的道路大为不同。” “有何不同?” “去过哪怕是官道也大多坑坑洼洼,曲折弯复,有些甚至杂草丛生,人迹罕至,断绝了正确的方向。” “百姓弃之不用。” “然,齐直道大为不同,郡城之间笔直相对,大道平坦笔直。”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条道路不生杂草,不受雨水侵蚀,人力难以破坏,灰尘不起。” “诸位大臣可知道这齐直道有多大的作用?” “胡说!” “天下岂有杂草不生的道路?” “哪怕是三岁小儿也知道道路荒废,许久之后必定杂草横生。” “我看这所谓的杂草不生应该是有人时时护理才对。” 朝中有大臣不相信典正说的话。 然而这激烈的反驳之言并没有让典正或姜思尘生气。 “井底之蛙所观,未见世界之大不知自身之渺小!” 姜思尘轻蔑的评判引来哄堂大笑,那反驳之臣立刻涨红了脸。 “那你说说究竟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道路杂草不生?” 他依旧想要反驳,谁知姜思尘只是今天看了他一眼就不屑的说道。 “千金秘法,岂可轻传?” 姜思尘笑道。 修建齐直道的秘法好歹是天工大营的领先技术,他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其中的要诀说出来? “既不愿说,何谈此法?” “不妨大人前往六郡之地一看便知。” 姜思尘毫不客气的回怼道。 那头发花白的老臣吹胡子瞪眼,数息之后终究是没有继续反驳。 “此种道路修建之法先不谈,典正元帅还是先说说齐直道的妙用之处吧。” 高台之上的姜经涯略过了这个话题。 “禀告陛下,此种方法修建的道路可以直达我们想去的目的地,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绕路曲折。” “寻常时日可达的路程,若是走在这种道路上则三日可达。” “试想一下,若有敌人侵犯齐国,他们自以为有十天的时间,然而我们却在第三天就能支援到达,这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兵贵神速这个道理我想诸位将军都应该知道。” “增加再多的兵力,但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运用,终究是一无所获。” “然而修建这齐直道以后却大有不同,运用有限兵兵力却能多多处地方进行支援。” “我们不仅可以缓解兵力储备的不足,更能将齐国所有郡城连接起来,哪怕不做兵用,也可为百姓往来提供方便。” “往时的十日路程,日后三日可达。” 典正对着朝堂之上的诸臣,讲解这齐直道的作用。 看着典正大义凛然的模样,姜思尘有些奇怪。 他依稀记得为望月大营和浮阳城修建的齐直道最大的作用可是方便望月大营的士卒前往浮阳城的勾栏之所。 此刻典正能够在朝堂之上对着王公大臣侃侃而谈齐直道是为了维护齐国的安定。 这份淡然当真为世人不能及也。 “不知诸将军以为如何?” 典正询问道。 此刻朝堂之上却是鸦雀无声。 许久之后才终于有人站出来。 “典正元帅说的确实不错,此刻我大齐诸多郡城不过海中孤岛。” “若是能够运用那所谓的齐直道将其勾连起来,那么整个大齐所在之地将会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铁网。” “无论何地受到攻击,其余之地都能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支援。” “有这种齐直道,即使兵力稍显缺乏,也可弥补各种缺点。” 萧天策开口道。 朝堂之上都不是庸俗之辈,经过典正的讲解,他们哪里还能不明白这种道路的功能。 说一句翻天覆地的改变也不为过。 这将大大改变以往支援缓慢的问题。 兵贵神速的重要性身为七国第一大将的萧天策最明白。 所以此刻他开口对典正的话语进行肯定。 朝堂之上的其他人也没有反驳,他们都意识到这种被称作齐直道的道路能够颠覆这个时代的作战方式。 “陛下,若是想要修建齐直道,恐怕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呀。” 工部尚书上奏道。 他说的也确实是实话,想要在整个齐国大范围的修建齐直道绝对不是一个小工程。 不过这个计划提出来之后就注定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它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这条道路一旦修建成功,不仅能够使整个齐国所有军臣攻防一体,还极大程度的增加齐国商人的贸易往来。 无论是文臣阵营还是武将阵营都大为意动。 高台之上的姜经涯苦苦思索。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路当修!” “陛下英明!” 朝堂之上齐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