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需打开心结才能完全康复(1/1)

好书推荐:

宫里的太医很快便来了。 给金嫣然诊治之后,说她是伤心忧思过度所致。 最后,给她开了一些安神的汤药。 不过,问题的症结还是心病,须得放宽心才能康复。 可金嫣然怎么可能放宽心。 长公主的态度自始至终似乎都极为坚定,根本就不肯松口同意她和方锦航的婚事。 嫣然郡主因婚事被退,而病倒的消息迅速在整个京城都传开了。 方锦航知晓后,便立刻去侯府想要见金嫣然。 可长公主却连侯府的大门都没让他进。 方锦航便跪在了侯府外。 金嫣然知道了方锦航跪在他们府门外,拖着病躯便要出去相见。 却被长公主拦了下来。 金嫣然脸色白得吓人,红着眼眶,声音沙哑, “母亲,就让我去见锦航哥哥吧。” “女儿这一辈子唯一心悦的男子便是方锦航。” “你将我嫁给任何人,我都不会幸福的。” “母亲,你就同意我和锦航哥哥的婚事吧,只要你答应了这件事,以后无论什么,女儿都听您的。” 长公主看着女儿失魂落魄的模样,不心疼是假的。 只是,做戏要做全套,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她暗暗握紧了袖中的双拳, “你和方锦航的婚事我不答应,你还是好好养病吧。” 说完,她也不忍心再看女儿哭泣模样,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而方锦航则一直跪在侯府门外,不曾离去。 一时间,方锦航和金嫣然这对苦命鸳鸯的姻缘被生生拆散的事,在京城里被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百姓很是同情他们。 而且方菱也安排了人将问题的矛头有意无意地引向了皇帝。 百姓就算表面不敢明说皇帝的不是,背地里对皇上的下作手段可是颇有意见。 “堂堂一国君王,想要稳固皇权,用什么方法不行?” “偏要用拆散别人姻缘的方式,只能说明,皇帝的心眼只有针尖那么大。” “而且无能,又自私。” ……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而且都认为皇帝做得过分了。 方锦航也多少听到了这些议论。 他也不是想不明白,他们两府结亲皇帝是不会支持的。 可他此生只愿娶嫣然郡主一人为妻。 而且自己和父亲一直都是绝对忠心于皇上的。 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有损皇家的事。 或许皇上看在他忠心的份上,最终会改变主意呢? 而且,这样突然被退了亲,嫣然一定极为伤心难过吧? 他好想见嫣然一面。 于是他在侯府外一跪,便是三天三夜。 这期间,侯府的大门却一直未开过。 方殊明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也没有劝说他回去。 而是安排了四个护卫,守在他身边。 一日三餐,给他送吃食。 可是,方锦航挂念嫣然,每餐吃得都极少。 连着跪了三日之后,身体已极为虚弱,一副随时都可能要倒下去的模样。 金侯府和方国公府退婚的事,在整个京城都闹得沸沸扬扬了。 现下方锦航又一直跪在国公府门前不肯走。 于是便引来了不少百姓日夜围观。 更有好事者,摆出赌局,赌是侯府的大门先开,还是方锦航先跪晕过去? 方菱自然也是心疼兄长的。 可那是兄长和嫣然两个人的姻缘。 前一世,兄长和嫣然有缘无分。 嫣然被皇帝送给南离国老国王和亲去了。 而兄长则是娶了魏流莺。 嫣然和亲之后过了几年便英年早逝。 而兄长也被魏流莺闹得府里鸡犬不宁,后来魏流莺还给兄长戴了绿帽子。 这一世,兄长想要改变姻缘。 那必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她重生归来,虽说可以在背后帮助兄长和嫣然谋划。 可有一些事情,必须兄长亲力亲为才行。 比如说,兄长对嫣然的真心。 以及想要娶嫣然郡主的决心。 这些只能兄长自己去做,并非他人能代劳的。 而且兄长现在虽然要吃一些苦头。 但成功娶嫣然入门后,夫妻俩的感情便会更加甜蜜幸福。 若之后生活中再遇到什么坎坷。 相信两人回想起这一段,便能更加坚定信心,携手前行。 方锦航被长公主拒之门外的消息也传进了宫里。 皇帝听了这个消息倒是满意了。 他可是一国之君,所有人都必须臣服于他。 他缓缓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看向站在一旁的周福, “嫣然现下如何?身体可有好转的迹象?” 周福恭敬回道: “禀陛下,据太医回禀说,嫣然郡主,那是心病。” “伤心过度,忧思过度,需打开心结才能完全康复。” “现下郡主虽喝着汤药调理,但似乎没有什么起色。” 皇帝听了,不由摆了摆手, “这嫣然郡主的心性未免太脆弱。” “天下的男子何其多,又不止方锦航一人,何至于此?” “再多派两个太医过去给她瞧瞧。” 周福忙躬身应下, “是,陛下。” 秦景言看着周福离开的背影,不由皱了皱眉。 金嫣然只要不病死,便无碍。 他多派几个太医去守着她,总不能出什么岔子的。 而此时,侯府中,嫣然郡主躺在床榻上,面容憔悴。 长公主则是亲自端着一盏燕窝,劝她用些, “嫣然,你这几日除了喝了些汤药,别的东西几乎都没入口过,再这么下去,身子如何吃得消?” 嫣然只是将脸撇到一边,并没有回答。 “方锦航真有如此好吗?” “你为了他,难道连命都不想要了?” 长公主说这话时有些吃味。 虽然方锦航也是她自己看中的女婿。 可嫣然是她怀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心头肉。 可却为了别的男子对她这个母亲的话无动于衷。 好在,她只是假意反对他们两人的婚事。 金嫣然依旧沉默不语。 “殿下,皇上又派了两名太医来给郡主诊治。” 一个丫鬟走了进来,躬身禀报。 长公主则是将手中的燕窝放在桌子上,淡淡道: “请进来吧。” “是。” 丫鬟应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