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又喊秦大妈(1/1)
“淮茹,棒梗,出大事了” 贾张氏别看七十多岁,这会儿还是一路小跑回回到贾家,一进门就叫喊了起来。 秦淮茹正在指导着棒梗,别说他馒头店倒闭了以后,确实知道上进了。 “妈,你干嘛啊,在这里一惊一乍的,棒梗还在学揉面呢。” “奶奶,是不是和我有关啊。” 棒梗也不怕了,等过完年就去就可以去上班,一个月二十七块五,比当司机工资低不少,但也是赚钱,也是到时候都交给媳妇存起来养孩子。 “是你跟有关系。” 棒梗吓了一激灵。 不会是二十七块五出现了变数吧。 贾张氏见状也不卖关子:“柱子把他隔壁贾勒笔的房子给买下来了。” “妈,你是说柱子把贾大妈的房子给买下来了。” 秦淮茹一愣,又说道:“他也不缺房子住啊,都有三套啊。” “太好了。” 棒梗也顾不得洗手,就凑了过来,问了一句:“他有房子多,会不会是买给我住的?” 想越觉得可能。 那一跪。 超值。 棒梗已经安排上了:“妈,奶奶。到时候我跟排芳住这,你们搬过去。” “棒梗,别瞎说,你奶奶都在这屋住了一辈子,往后还得接着住,哪能让她搬。” 她为了儿子搬过去是可以,但贾张氏肯定不会同意。 贾张氏听了,笑脸立马变哭脸:“棒梗,你怎么还要赶走奶奶啊。” 厉排芳瞪了一眼棒梗,尴尬的笑了笑:“奶奶,不赶你走,我们搬过去住,那屋也不差。” 她已经打算好了,等搬了就分家单过。 棒梗去上班一个月能有二十七块五,两口子一个月花七块五就成,剩下的都寄回老家去。 “对,排芳说得对,你们搬过去住,那里有两间房房子,不比这里差。 柱子花了一千五百多买下来的,这院子里面也就柱子有钱,舍得买。” 后悔的可不止秦淮茹跟棒梗,贾张氏也后悔啊。 当初要是不阻拦柱子跟秦淮茹,她就是柱子的妈。 何家那一桌子的美味她随便吃,每个月还得交钱给她养老。 哪像现在什么好处都没有。 秦淮茹觉得这房子不可能是买给棒梗住的,说:“妈,棒梗,我们会不会想太好了啊! 都花了一千五百多,就算柱子同意,他媳妇也不会同意。” 秦淮茹说着说着差点又没绷住,柱子的钱当初明明是她的啊。 贾张氏有点不以为意:“再怎么说棒梗也是柱子看着长大的,现在两人和解了。 他还能真不管棒梗,棒梗你到时候嘴巴放乖一点儿,好好说,柱子肯定把房子给你住。” “对,我喊他傻爸,他还能亏我不成。” 棒梗都快蹦起来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工作房子都有了,回头学到了技术,也开一家面条店,傻爸都说了,一个月能赚好几百。 等媳妇一怀上,他就是人生赢家。 “哎哟喂!我这心啊,总算放了下来,现在棒梗工作房子都有了,就等着四世同堂啊。” 贾张氏感慨了起来,这四世同堂的日子好就来了。 她想了好一阵子,等回过神来,对秦淮茹说道:“淮茹,你该去柱子那里收拾屋里了” “诶!” 秦淮茹答应了一声,就掀开门帘出去了。 两个女儿算是白养了,都不到家里来,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到。 “妈,你来得正好,你把家里收拾了,我们出去逛逛。” 小当见秦淮茹进门,立马放下手中的抹布。 她是能给老何干,但她妈来了,这些粗活累活还是留给她妈干。 “诶,你们吃好了啊,我这就来收拾。” 又是白忙活,都出去逛街了打探不到什么消息。 “秦淮茹,我们出去了。” 何雨柱给唐艳玲紧了紧围巾,大冬天的,冷风一吹,别冻感冒了,现在小媳妇怀孕,可得心疼着。 秦淮茹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诶,你们去吧!” “秦大妈,回去的时候帮我们家锁下门。” 唐艳玲走到门口回过头来学着冉秋叶,特意叫了一声秦大妈后就出去了。 “诶” 秦淮茹见人都走了,彻底绷不住了,她明明才是柱子的媳妇,这会儿怎么就变成了保姆。 这会儿一行四个人,已经到了红星电影院门口。 唐艳玲挽着右手,槐花挽着左手。 小当没占到位置,在一旁干生气。 正好有一场《小字辈》要开始了。 很不错,非常有教育意义。 上回跟傻柱说好搭伙的事情,见夏红在洗碗,许大茂抽着烟就提了出来。 “小红,你说我们就两个人吃饭,要不过完年跟傻柱搭伙算了。” 夏红没有回头,手里忙活着洗碗筷,说:“咱自己不是吃得好好的,干嘛要搭伙。” “媳妇,他家人多,现在唐艳玲又怀孕了,正好沾沾喜气,到时候你肯定也得怀上。” 秦京茹怀孕了,许大茂觉得自己又行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光落下一做爹的名义。 何况秦京茹也会去那里吃,到时候看看也好啊。 夏红把碗筷沥起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说:“行吧,正好我跟艳玲也聊得来。” “傻柱那里的伙食费我到时候出,你平时也买点菜,别让人比下去了,到时候我每个月多给你十块钱。” 为了秦京茹肚子里面的孩子,许大茂觉得不亏。 媳妇这里还得努力啊。 想到这里许大茂又说:“小红,我这就烧水洗脸去。” “哎!” 夏红应了一声,她也想要个孩子啊,但总感觉大茂不够给力。 “柱子,都还没过户就买家具,是不是太早了啊。” 何雨柱这一次没有在平台上买。 “可以先选好啊,到时候直接送过去就行。 等贾勒笔搬走了,我们还得收拾收拾,完了,再开一道门。” 何雨柱想了想,接着说道:“艳玲,要不到时候你回娘家住两天,等味道散去了,再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