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道德真经(1/1)
华夏传承千古的诗歌,正好应景当下的书山学海。 而一直关注六灭的夫子,在六灭低吟华夏的千古名句时,他也认真的低吟一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夫子平静的双眼瞬间明亮,心底再起波澜,汹涌的心绪化作一丝丝的感悟。 他的修为再一次进步一丝,距离真正的圣人境界又近一步。 夫子再次以弟子之礼朝六灭一揖,六灭微微一笑,坦然受之。 华夏讲究礼尚往来,六灭借稷下学宫完善自身,同时也留下感悟传承,算是互惠互利。 单前门的楹联和现在的诗句,足以让学宫的师生悟道,并让修为提升。 书山,正如后世本体陆尘所在经历的一致,差别的是存有的书本量不同。 同时少了,完不成登顶化,作书山一部分的规则,毕竟学宫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在得知学院有书山学海之时,六灭已经开始准备。 刚好太素的出现,加上宇宙飞船,高科技的复印计划,再次提上日程。 在宇宙飞船中,使用专用生产线,制作微型的机器人,再一次将书山搬空。 六灭缓缓踏上书山,夫子没有跟随,而是在下一关等候。 欣赏着书山的景色,随手的拿起书本重温,不疾不徐。 在登顶书山时,书山上的书本也刚好复制完全。 继续前往学海。 学海前已经聚集很多通过书山的学子。 六灭看着前方的学海,细细感悟,和后世的弱水之海不同,学宫还没使用剧毒的弱水。 若真是弱水,就算是大罗金仙碰到,也会法力尽失,魂销骨散。 不过虽然不是弱水,但也是规则海洋,其中有个各种的知识传承。 里面的各种生物其实就是知识所化。 六灭没有用后世本体,打包扛走的想法,不过其中的知识他需要复制一遍。 规则之瞳开启,已经圣人级别的神识,覆盖整片学海空间,瞬间将各种传承复制一遍。 缩地成寸,天涯咫尺,已经通过学海。 六灭已经到稷下学宫考核的,由诸圣做评委,文章出色者可入稷下学院进修。 能到达立意,或者说是学子的道心。 六灭不由想到华夏圣人王阳明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以及其心学。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思故我在。”六灭心里不由感叹。 考生们,陆续的上前,以神通加持刻画文章,一些出彩的文章,自然得到周围的诸圣认同,回馈一道感悟或者秘法传承。 显然学宫也是考虑到因果的,接受文章加持,就会以等同的感悟或者传承。 六灭忽然神色古怪,后世本体陆尘将整座悟道碑扛走,不会是现在他刻录了圣文,诸圣没等同价值的回礼吧? “十有八九,破案了!”六灭心里暗道。 随后,六灭纠结在想,“能将等同整座悟道碑的圣文,选什么好呢? 在地球华夏传承下来的圣文实太多。 最终六灭选择了后世人称万经之王,李耳所着的《道德经》,本来六灭考虑要不要选万经之祖《易经》,当下适合稷下学宫的显然是道德五千言。 考生们陆续在石碑上,以自身的神通加持刻下自身的文章。 不时的有诸圣反馈各种各样的传承,其中不乏优秀者获得其中一尊圣贤的独门传承。 当前面的考生,都用神通刻录完后,六灭才悠哉悠哉的上前。 他看起来很轻松,步伐轻快,神态自若,胸有成竹。 只见他走到碑前,微微一笑,规则之瞳大开,上苍之手启动,手指在碑面上轻轻滑过,指尖透出丝丝金光,与碑面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 归墟剑典调动全身的唯度能量,模仿华夏书圣的书法,以指代剑,在特殊的石碑上开始铭刻,华夏自远古传承而来的《道德真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六灭开始铭刻第一个道字时,整个空间似乎都为之震动。 他的手指金光,在悟道碑上轻轻滑过,每一个笔画都像是唤醒了古老的记忆。 突然间,原本静默无声的圣贤雕像,犹如活过来一样,纷纷显圣。 此刻圣贤雕像们散发出丝丝的圣威,弥漫在空气中,使得诸圣殿都充满了神圣的气息。 圣贤雕像上的光辉逐渐凝聚,化作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光圈,那光圈犹如梦幻般的存在,散发着迷人的色彩。每一个光圈都代表着一位圣贤的分身,他们从沉睡中苏醒,以这样的方式现身于六灭的面前。 圣贤雕像仿佛在向六灭致敬,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光辉多彩绚烂,那是一种纯净的光芒,那是一种来自圣贤的力量,是他们的智慧和真理凝聚成的力量。 他们无声的诉说,告诉六灭他们在这里等待了多久,只为了这一刻的传承。 圣人生平各种的影像开始浮现,那是圣贤的一生,其中包含着种种的特殊传承。 周围的考生,有些悟性高的,在圣贤的生平影像中,立马悟道。 六灭没有关注周围的变化,自铭刻第一个道字开始,他也陷入悟道状态。 他此刻非常自然的使用,本体陆尘所会的种种神通,加持在手指中,一笔一划的书写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铭刻同时六灭开口,他以一种奇异的声音缓缓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六灭刚铭刻完并念出这一句时,大荒大陆,忽然白日星现。 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静止了,只有那座泛着光芒的悟道碑,和那个正在铭刻的少年。 天地间的光线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纷纷汇聚向悟道碑。 原本黯淡无光的碑面,逐渐焕发出明亮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万道金光破空而出,直冲云霄。 与此同时,大荒大陆上的生灵们,都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颤栗,他们纷纷抬头看向天空,那里是悟道碑所在的方向。 他们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威压,那是古老的圣贤在向大荒显圣。 在这一刻,六灭感受到了整个大荒大陆的呼吸。 他站在那里,闭着眼睛,仿佛与天地万物相连,身心与整个大荒大陆融为一体。 六灭感受到了大荒大陆的脉动,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生灵的情感和意志,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悲伤、恐惧和希望。 在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而是成为了整个大荒大陆的一部分。 在六灭意识和融入大荒的一刻,一个“荒”字符文忽然出现,并融入到六灭身体中。 无思无想,无喜无悲,六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心无旁骛继续往下铭刻经文。 随着六灭的将道德经的经文铭刻,大荒大陆上的异象频繁的变换。 原本平静的大荒大地突然开始震动,原本静止的山峰突然开始摇动,原本无风的大海突然开始翻涌。 大荒大陆上的异象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但种种的异象,丝毫没有影响六灭,他依然镇定自若地刻录着经文。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最后一个字铭刻在碑上,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犹如在向世人宣告着什么。那个“争”字,更是像一把利剑,直指人心。 当最后一字铭刻的道痕落下,整个诸圣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外界的大荒天地失色。 所有的圣贤都屏住了呼吸,似乎害怕打破这份宁静。 六灭所铭刻的经文,每一个字都散发出一股深邃的力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诸圣殿中的气氛,逐渐变得沉重起来,似乎有无形的气场,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境。 六灭站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的变化。 他知道,他所铭刻的经文,已经触动了这个世界,大荒世界的命运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六灭深深地吸了口气,将心中的激动和期待暂时压下,然后转身离去。他知道,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将《道德真经》给大荒世界传承下来。 悟道碑也在六灭的铭刻下《道德真经》,真正的完成。 在悟道碑完成的那一刻,诸圣纷纷意念显圣,纷纷的道贺,而一旁的夫子以及周围的考生,已经被悟道碑的道蕴影响,开始悟道。 当六灭离开诸圣殿的那一刻,天空中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整个天地似乎都在为他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