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二河白道喻4(1/1)

我们继续分享《善导思想》的“二河白道喻”中的“合喻”。 “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就是说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待在空空荡荡的原野当中,比喻他一个人经常遇到坏朋友,却遇不到真善知识,周围全是一群狐群狗党,坏朋友居多。真真正正善知识、真真正正的好的老师,他碰不上。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水代表我们的贪念、代表我们的贪爱。比如我们看到好吃的就开始流口水了,贪心起来了。老法师一直开示:贪呐,天灾人祸都是人造成。贪念会引发水灾;嗔念会引发地震、火灾,愚痴会引发风灾。我又要说美国为啥龙卷风那么多?他们那边的人愚痴。水代表的是贪爱,火代表的是我们心中的嗔恨之心、怒火。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中间这一条只有四五寸宽的、只有十三、四厘米宽的这么一条白道,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众生在贪、嗔、痴、慢、疑种种烦恼之中,能够生起清净的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白色代表清净,也就是说愿生极乐这个心,是清净的。除了这个心之外都是污染的,都是染浊的。贪、嗔都是污染,然而这贪、嗔烦恼中能生亲近愿往之心,这一念心是清净的,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善导大师弥陀化生讲的啊! “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咱们前面讲凡夫妄念多、贪、嗔、痴各种烦恼多,烦恼、妄念念念都在凡夫身上,因为是凡夫嘛,正常。贪心、嗔恨心非常的强、非常的厉害,所以往北去水,水比喻贪心,往北见不到头,贪心无边无际,往下呢深不可见底;往南去,嗔恨之心、怒火,往南去也见不到头,探底呢也是深不见底。佛法讲,我们凡夫一天有八万四千念,一天有八万四千个念头,所起的贪心跟嗔恨心,八万四千念,念念都是贪嗔之心,是嗔恨之心。而善心、愿生净土的心只是若隐若现,偶尔显露出来。跟贪嗔心它不能比,很微弱,所以这条白道只有四五寸长,大家打开手掌看一看,就我们手掌那长度。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水河的波浪非常的凶猛,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经常把白道打湿。比喻我们的贪爱之心经常生起,贪爱之心生起,就污染我们的善心、就覆盖我们的善心。虽然我们修善法,但是被贪爱之心所染,成为了杂毒之善,不纯。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火焰呢时常灼烧这条白道,熊熊大火代表我们凡夫的嗔恨心、厌恶心、嫌恶之心。我们一直有句话叫“火烧功德林”,嗔恨之心、嫌恶之心一起就能够把功德法财烧得光光的。这条白道,这里说水能污染它,火能烧着功德法财,这是形容,为什么要注意呢?因为下边还有另外一个解释,这里咱们先记住。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这个人走在白道上,一心直进向西而去,代表什么呢?“回”是回向是回心,“诸”是种种。回诸行业,用《观无量寿经》上面来解释,就是三福,我们修净业三福,将这净业三福同向,回向什么呢?回向往生西方,回向直向西方、向西方极乐世界直去。这里讲的“白道”,一方面是指我们清净愿往生西方的心;另外一方面是指这个人回转他所有的善的行业,求生西方。这种“回诸行业”求生西方的白道,水就可以打湿它,贪爱就可以污染这个善心;火也会烧这个善心,烧灭这个功德法财。这是什么意思啊?善导大师的意思就是说靠自己修行诸善功德来回向求生西方,会被贪嗔的水火所损害,打折了。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面说“贪喷诸见烦恼来间断故”,咱们之前也说过,就是这个意思。贪等各种恶见、邪见、外界的烦恼会把我们靠自己修行积累的所有的功德毁坏,我们本来蛮好,要拿这些功德资粮回向给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但是因为贪嗔烦恼一起,还没回向就把我们这功德都给损毁了,贪烦恼诸见来间断了我们的功德资粮。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就是说东边这个人听到有人在东边劝他、鼓励他。发遣,“遣”就是遣送的意思。发遣他、引发、启发、推动他说:“仁者,你顺着这条白道往西走。”这代表什么呢?东岸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只见声音不见其人呢?见不着人,因为佛祖已经涅盘入灭快三千年了,只有经典留在世上。这个经典就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声音,他的慈悲言教就是比喻成这个声音。这就是《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释迦牟尼佛说:“仁者,你应当发愿,愿深信西方极乐世界,您应当赶紧往西方极乐世界去,往西边过去肯定能过去,诸佛都在护佑你、在保护你。如果你停在原地而不去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就要六道轮回、生死轮转、求出无期呀!”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选相感乱及自造罪退失也”:这个人听到东岸有人发遣、西岸有人呼唤,西岸有人承诺会保护他,他就上了白道刚走了两步就有人喊他:“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能过,必死无疑。”这是比喻那些别解、别行、恶见、外见、妄说自己的见解,彼此迷惑动乱,失去往生的大利益;还有就是自己造罪退师,比如说,我们要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有人跟我们讲“你光念佛怎么能往生?你光念佛有什么用?你不读诵大乘经典、你不修个定什么的、你不持个咒什么的、你不开悟、你没有调伏其心、降伏贪烦恼,你怎么可能往生?”这样的观点就叫别解、别行、恶见,这样的观点跟善导大师的理论是不相吻合的。“别解、别行”是指,只要跟我们善导大师判定的正定之业不相吻合、跟我们的正行不相吻合的,便属于“别解、别行”,他们的理解、他们的行持与弥陀本愿专修口称名号有差别,所以叫“别解、别行”。 大家注意,“别解、别行“不是错解、错行。世尊传下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成就,法门平等无高下,难就难在根机不同。只是针对净土法门而言,其他法门属于“别解、别行”,但不是“错解、错行”,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不是说否定其他所有的法门。全地球六七十亿人,虽然现在末法时代根器弱,但是在六七十亿人里面总能找到凤毛麟角的上智之人,靠自己修行能证阿罗汉、能证菩萨的,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圣道法门。这一点切记,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那么我们回过来,针对我们净法门而言,不吻合阿弥陀佛本愿救度、不吻合善导大师说的“一向专称弥陀名号”的方法,那就属于“别解、别行”。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面说:“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理解和行持,它都不一样的,产生分歧了:有的专修口称名号:有的一定在念佛中间要夹杂一点诵经、夹杂一点持咒、夹杂一点拜忏:有的在念佛号的同时,一定要给自己设一个框框,要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不行,甚至最起码要功夫成片,要念佛念到心清静,要念佛念到证念佛三昧,就像善导大师那样。加上这些框框条条就麻烦了,所以善导大师说“凡是专修弥陀口称名号的,十个人十个人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但是如果夹杂了其他的东西,不是一心专修的,那千中无一,善导大师原话。 善导大师在他的五部九卷里面有时候讲“异学异见”,有时候讲“别解别行”,他很慈悲,“异学异见”,“异”就是差异,就是不同,“异学异见”就是不同于净土法门的、不同于善导思想的修行法门。修行的这些圣道门、这些行者,他们学的跟我们不一样,不是说他们学的不对,只是他们学的那个修持的方法适合他们那个法门,而他们那个法门的理论用来解释净土法门,显然就成了“异学异见”。“自性就是弥陀”,你要这么认为,何必再念弥陀呢?你自己“自性就是弥陀”,自性本自具足所有一切智慧功德,那你怎么不出轮回?你怎么还在六道里面轮转啊?“唯心即是净土”,那如果真是这样,你何必求往生呢? 法门不一样,“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在圣道门里绝对是对的,千万不要否定圣道门。但是我们修净土法门,善导大师的理论很简单:首先承认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既然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就不是弥陀;既然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整个心里面全都是贪、嗔、痴、慢、疑,全都是妄见、全都是妄念,全都是烦恼,哪有什么净土?没有!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才能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才能够像印光祖师所说的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千万别把自己抬得太高。这一点要明了,不是说法门不对,不是说他们的见解不对,只是针对我净土法门而言,属于“异学异见”。 “别”,这是同中有别,也与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大方向一样,但是没有遵循善导大师的“一向专称弥陀名号”的理念,没有遵照阿弥陀佛“本愿称名、救度众生”的理念,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己的行持差别去进行修行,那就需要做回向。不管是十三定观,还是这个散善三福,修这些东西,需要把这些资粮全部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直行直见。 还有这个“妄说见解”呢?那就很简单了,不按照阿弥陀佛“本愿称名”去做,不按照善导大师“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没有按照大师的吩咐去做,没有按照我们开山祖师净土宗开宗立派善导大师的说法去做,那显然这个见解就有问题。然后呢,这些外见异见迭相惑乱,有的人一听迷惑了,一迷惑心中就乱了,动乱了。“哎呀,我听说这样不行啊,你在这儿讲这么简单,但是我听说不是这么简单的,人家是这么这么这么说的。”不但自己受了动摇,还到处去宣传:“小李啊,这样不行啊,我听说是这么回事儿啊!”;“老刘,我跟你讲啊,我听说是这样啊,是这么回事儿。那师兄说得太简单了,我现在听下来是这么这么回事。”好嘛,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吓唬我,我吓唬你;你迷惑我,我迷惑你,这是善导大师说的叫“迭相惑乱”。“迭相惑乱”,互相之间影响就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