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时代的大亨知青聚会(1/1)

“知道了,您的话我一定转告给柱子。”易中海答应着,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家中就这点资产,就算李怀德和尤凤霞真有什么不良企图,也没什么可被他们骗走的。 另一边,韩春明也快步跑回了院子。 “叶哥,我真心服了,您真是神机妙算啊!”看见叶明在院子里逗弄着两个孩子,韩春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仿佛中了大奖一般。 “这房改政策刚一落地,他们就把钱送回来了,要不是您之前提醒过,我恐怕也会把他们当作救星供起来。” “瞧你这点志气。”叶明一脸嫌弃。 本来还想让他接手四九城的房地产生意,现在看来还需要些时间锻炼。 这小子的心性还需磨砺,想要独当一面,确实需要花一番心思。 尤凤霞与许大茂的归来使沉寂已久的四合院重新焕发活力。 随着房改政策的落实,符合条件的居民们也解除了后顾之忧。 大量资金涌入,民众生活显着改善,原本宁静的生活也被施工声打破,四九城周边农村的变化尤为明显。 暴发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原本只需几千元的房子,价格瞬间飙升数倍乃至十几倍! 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他们率先享受到了拆迁带来的丰厚补偿。 秦京茹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早年间因为李副厂长垮台,她被迫返回农村。 然而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安逸,秦京茹无法适应过去的农村生活。 尽管都知道她名声不佳,条件再优越的男人也不愿娶她回家,而她又看不上条件差的男人,因此一直保持单身至今。 恰逢好时机,她家的老房子拆迁了。 秦京茹因此分得一笔巨额拆迁款,如今走路都带着骄傲的风姿。 有了这笔钱,自然不会再留在乡下。 秦京茹虽不如秦淮茹工于心计,但她的眼界和野心远超后者。 如今的四九城日新月异,遍地商机。 若能妥善利用这笔钱,她完全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大亨! “姐,这是大姨让我交给你的。” 目睹着秦京茹亲自将一包严实的大额现金交到秦淮茹手中,贾张氏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瞧你,来就来了,还带这么个大礼。” 有钱就是娘亲。 贾张氏心中对秦京茹的疙瘩也瞬间消失了。 现在这是个财神爷,自己得好好伺候着。 “这只是小数目,姐,你们这房子虽小,可地段绝佳,将来拆迁肯定能分不少补偿款。” 秦京茹尝过甜头,深知如今有房的就是大爷。 “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 秦淮茹明白自家这位表妹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此番进京,估计也没打算再回去了。 “我计划先在城里购置一套房产,再开个饭馆做点买卖。” “哎呀,买什么房子啊,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住,现在京城房价高得吓人,就这么一间二三十平米的房子,起码得三四千块,等以后房价降了再买也不迟。” 一听秦京茹有意开饭馆,贾张氏立刻换上一副巴结的表情。 棒梗至今还没找到工作,正巧可以跟着一起做生意。 日后在店里谋个管事的位置,说出去总比工人要体面些。 “妈您说得在理,既然来了就住在家里,开饭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拆迁分来的那点钱买了房子也剩不下多少,总不能守着房子坐吃山空。 等饭馆生意走上正轨,过段时间房价跌了,再买也不晚。” 听两人说得有道理,秦京茹便不再坚持。 房产是固定的,钱是流动的,聪明人都懂得用钱生钱,只有傻瓜才会把钱全砸在房子上。 虽然她见识不多,但这点生意经还是有的。 “好吧,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先把饭馆开起来再说,哎,对了,怎么没见棒梗?这个时间厂里应该下班了吧?” “提他干啥,他最近整天跟许大茂学做生意,上次差点把家里的积蓄全赔进去。” 提到棒梗,秦淮茹满腹牢骚。 聋老太特地叮嘱过,别让他跟着许大茂和刘海中瞎掺和,可这小子偏不听。 谁的话都不入耳。 说起道理来还一套套的。 好在上次被骗的钱人家给退回来了,傻柱和秦淮茹这才放松警惕。 只要看好家里的钱,也不怕他在外面闯出什么祸事。 “做生意?” 见秦京茹颇感好奇,秦淮茹便大致讲述了一遍事情经过。 听说棒梗傍上了大老板,秦京茹不禁来了兴趣。 她的经历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院子里不少人知道秦京茹带着巨款回来的事,对于即将成为拆迁户的他们,羡慕不已,却不知何时轮到自己头上。 叶明这段时间频繁往上级领导那里跑。 “叶副厂长,三里河那个工程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三里河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了,朝阳区和莲花池东路那边正在协商拆迁补偿,不过进展较慢,估计得到月底才能谈妥,没办法,现在的四九城房价一天一个价。” 听到叶明也在发牢骚,大领导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你还说呢,这房价不都是你们这些房地产商炒起来的?尤其是你,你说说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这不是有银行贷款嘛。” “你少来这套,银行贷款也有额度,你小子也没什么可抵押的,人家怎么可能借那么多钱给你。 别以为我不知道,刚才你说的那几块地,每户拆迁款至少两千吧?光是莲花池东路住户就不下五百户,更别提还有朝阳区和三里河的工程,这笔账我拿算盘都算不清!” 大领导的好奇心被勾起,叶明近期展现出来的财力实在让他惊愕不已。 这小子就算把银行洗劫一遍,短时间内也凑不够这么多钱啊。 “您真是明察秋毫,这笔钱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其余则是娄家提供的。” “娄家?他们不是去香江了吗?” “没错,正是因为政策好,国内机会多,连部长应该也知道,这段时间四九城涌入的港商不在少数,都想分一杯羹。 娄家这些年在香江发展得顺风顺水,对他们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