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避风港(1/1)
沿途,他如同夜色中的幽灵,避开繁华也绕过喧嚣,只愿以最不起眼的姿态,穿越这荆棘密布的征途,只为早日抵达那个传说中的避风港——陈家庄。 大黑,他的忠实伙伴,一匹脚力非凡的黑马,承载着两人的希望,在百里的征途中疾驰,仿佛是在与时光赛跑,半天光景,便已逼近了目的地。 当正午的阳光洒满大地,封白于马背之上,眺望着前方那片起伏连绵的山脉,心中涌动着即将解脱的喜悦。翻过这座山,便是广袤无垠的平原,而陈家庄,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座灯塔,静静等待着他的归航。 他轻抚大黑,感受到它因长途跋涉而略显疲惫的喘息,便决定在此小憩,让这忠诚的伙伴得以休憩,自己也趁机补充些体力。正当封白准备靠近溪边,享受片刻宁静时,林间的宁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只见十余道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四面八方涌出,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刃,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凶悍。 这些不速之客的出现,让空气瞬间凝固,连大黑都感受到了威胁,但它只是淡然地游向下游,似乎对主人的能力深信不疑。 封白望着这群突然出现的山匪,心中虽有波澜,面上却波澜不惊。他的目光扫过这群人,大多是青壮年,领头者是一位疤痕横生的大汉,那眼神中似乎藏着某种故事,让封白心头莫名一颤,仿佛曾在某个命运的转角与之擦肩而过。 “小子,报上名来,敢独自闯我们的地盘?”一名山匪耐不住性子,跨前几步,声音中夹杂着威胁与好奇。封白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对于这样的威胁,他早已习以为常。 他缓缓站定,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在这片混乱与秩序交织的土地上,他,就是自己的法则。 而至于那份熟悉感,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所有的谜团逐一揭开,他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命运巧妙的安排。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但请记住,今日之事,不过是你们生命中的一抹涟漪。”言罢,封白身形一动,仿佛融入了风中,只留下那群山匪面面相觑,以及大黑在溪水中悠闲的身影,见证着这一场不期而遇的较量。 在浩瀚的云海之下,隐藏着一方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陈家,一个世代显赫、威望深重的家族,其影响力本应如磐石般坚不可摧,足以让任何宵小闻风丧胆。然而,在这片被岁月遗忘的山林间,却有一股看似不起眼的山匪势力,悄然滋长,仿佛在无声地向陈家的权威发起挑衅。 “嘿,那边的,站住!你来这穷乡僻壤有何贵干?”一名身披兽皮、手持长刀的响马,从密林深处踏出,声音粗犷,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到那位名为封白的青年时,那份不屑瞬间凝固。 封白,身着一袭素衣,面容冷峻,仿佛自寒风中走来的孤傲剑客。面对响马的质问,他并未立即回应,只是轻轻一瞥,那眼神中蕴含的力量,犹如北地最凛冽的寒风,瞬间穿透了空气,直抵人心。 响马只觉一股莫名的寒意自脊梁骨升起,仿佛被一头隐于暗处的冰原巨兽锁定,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这股无形的压力迅速蔓延,周遭的山匪们也从最初的嚣张跋扈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纷纷低头,眼神闪躲,生怕与那双能冻结灵魂的眼睛对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敬畏。“谁是这群乌合之众的头目?站出来,我有话要说。”封白的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般在山谷间回响,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一位脸上布满刀疤、身材魁梧的壮汉身上。感受到四周异样的目光,刀疤壮汉的脸色苍白了几分,但碍于形势,他不得不强作镇定,硬着头皮踏前一步。 “是……是我。”声音虽颤,却勉强维持着几分领头的气势。 “哦?据我所知,这片地界乃是陈雨楼大人的庇护之所,你们区区山匪,竟敢在此撒野?莫非陈家已沦落到如此田地?”封白的话语中透露出淡淡的不屑与疑惑,他在这条路上往返多次,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包天的行为。 而那个被称为“姜爷”的称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封白,或者说曾经的“姜爷”,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未曾被人提及,它代表着一段与卸岭搬山高手并肩作战的传奇岁月。听到这个名字,刀疤壮汉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等……等等!您是姜爷?!哎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我是老曹啊,当年跟着罗把头,有幸与您共赴瓶山探险,您还记得吗?” 刀疤壮汉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脸上的神色由惊变喜,复杂至极。 封白闻言,眉头微挑,记忆的闸门悄然开启,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逐渐浮现。他确实曾以“姜爷”之名,与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并肩作战,共闯生死。 此刻,眼前的山匪,竟成了昔日的战友,这份意外的重逢,让他也不禁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 “原来是你,老曹。确实好久不见了。”封白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感慨,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起了一丝温情。 这场看似紧张的对峙,最终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留下了一段关于忠诚、勇气与重逢的佳话。 在那迷雾缭绕的思绪间,封白正对眼前这位“倒豆子”般自曝身份的山匪感到一丝不解与好奇,仿佛是从历史尘埃中突然蹦跶出的旧日影子。 这壮汉,言语间竟带着几分昔日江湖儿女的豪爽,却又难掩现今落草为寇的无奈与自嘲。 “哟,这不是那位慧眼识珠,于北瓜之地首揭秘密的姜爷嘛!您这记性,真是比咱山里的猴子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