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低平里之战打响(1/1)

好书推荐:

与此同时,低平里。 米2师第23团团长保罗,正心急如焚的等待着米10军军长拜尔斯的到来。 隔壁恒诚炮火连天,南朝军鬼哭狼嚎,吓得他几乎难以入眠。 现在的米2师和南朝8师都在溃败,整条战线都在后移。 就在昨晚,他还收到了一条噩耗。 米2师的一个炮营共532人,整整死了530个。 保罗实在不知道,自己继续顶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他很怀疑,一旦龙国军队这个时候攻打他这个小小的阵地,自己到底能不能抗住。 不光是他,现在阵地上所有的人都很紧张。 每个人都在向上帝祈祷,早日离开这里。 可一连两天过去了,周围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并且,就连枪炮声也听不见了。 “难道龙国军队忘了自己,已经全部抵达南方了?” 就在保罗欣喜万分时,侦察兵带回了一个坏消息。 “龙国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集结了大量部队!” 保罗一下变得面如死灰,自己已经孤零零的被包围了。 再不撤退,那就是白痴的行为。 他当即决定,今天立马走,耶稣了拦不住他! “希望那个脖子上挂着手雷的家伙没有忘了自己\" 保罗自顾自的想着。 中午的时候,一架飞机落到了低平里。 来者正是米10军的军长拜尔斯。 “将军!” 见到拜尔斯,保罗激动不已,上面没有忘了他们23团! “带我去指挥部!” 拜尔斯大声道。 很快,两人来到了临时指挥部。 拜尔斯立即给李奇维打去电话。 “该死的南朝军,要不是他们只顾逃跑,米2师绝不会损失如此惨重!” 一上来,拜尔斯就对着李奇维大发牢骚,言语间尽是对南朝8师的愤怒。 李奇维听后,同样恨得牙直痒痒。 这些南朝棒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给他们提供装备,完全相当于资敌。 任何武器,只要给了他们,要不了多久就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在龙国军队的手上。 到那时,龙国军队反而拿着米军的装备,痛击米国士兵。 挂断电话后,拜尔斯转身对保罗说道:“你可以撤退了!” 说完,不等保罗有所反应,他直接上飞机走了。 见状,保罗傻眼了。 这跑的也太果决了! 很快,他又反应了过来:连自家将军都跑了,他还有什么理由不跑?! 正当保罗准备撤退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条令他崩溃的命令——“不准撤退,坚守低平里!” 并且,还是李奇维亲自对他下达的命令。 “你要是敢撤出低平里,我就先撤了你!” 不得不说,李奇维实在不容小觑,他清楚的明白,自己的“霹雳作战”还没有完全失败。 尽管龙国军队夺回了恒诚,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困境就得以解决了。 若是再放弃低平里,西线的米9军右翼将完全暴露,龙国一旦发起攻击,联合军将全线陷入崩溃。 因此,他下令死守低平里,并继续向低平里增兵。 在李奇维的威胁和许诺下,保罗只能悲愤的接下命令。 随后,他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低平里四面环山,坐落于一个小盆地,直径大概5公里,而米23团仅仅拥有一个珐国营、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一个坦克连,总计六千人。 保罗先是画了个直径16公里的圆圈,把所有的部队都塞了进去,组成环形防线。 紧接着,他命令士兵泼水成冰构筑了阻挡中国步兵冲锋的阵地。 接下来的半天,直升飞机运来了整整10天的食品和堆积如山的弹药。 如此一来,保罗的心中总算有了几分把握。 因为人手实在短缺,保罗将绝大多数兵力全部展开在一线,团中只留一个连,各营只留一个排。 时间很快到了13日下午3点,距离预定的作战时间还有1个小时不到。 可就在这时,徐郭夫收到了一条噩耗。 42军的炮兵团由于马匹受惊暴露,遭到米军轰炸,损失严重,无法参加战斗。 屋漏偏逢连夜雨,半小时后,125师375团也失去了联络。 由于我军通讯设施十分落后,徐郭夫甚至连参战各团的团长名字都叫不出,更别提相互联系了。 仗还没打,己方先失去了两个团的兵力,其中一个还是最关键的炮兵团。 徐郭夫立即上报,却因为通讯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志司的回复。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侦察兵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 报告师长,354团来了!” 顿时,徐郭夫惊喜万分。 同属40军,他当然清楚354团到底有多强。 这种情况下,354团的到来无疑是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很快,刘大成和李向阳来到了徐郭夫面前。 “刘团长,李副团长。” 徐郭夫与两人握了握手,激动的说道:“你们团真是雪中送炭啊!” 随后,他将炮兵团和375团的遭遇讲述了一遍。 李向阳听完之后,倒吸了一口冷气。 真是出师未捷啊! “还好你们来了!” 徐郭夫感慨万分,“否则,这仗真不知道该怎么打。” 李向阳露出一丝苦笑,“徐师长,就算加上我们团,只怕也攻不下低平里!” 紧接着,他将自己的推断讲了出来。 徐郭夫听完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可如何是好?” “徐师长,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个思路。” 李向阳开口道:“既然打不下低平里,何不以此地为饵?” “你的意思是围而不打?” 徐郭夫也是打了大半辈子仗的人了,顿时明白过来。 “没错!” 李向阳露出一丝笑容,“以低平里的重要性,敌人不可能不派兵增援,与其跟大海捞针似的去追他们,还不如将其引到此地!” “攻敌所必救,方能取得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