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送您一处好院子(1/1)
听到朱嫔这么说,朱氏略有些哑然。 之前,在娘家,嫂子们也是这么说侄子来着。 想到苏老夫人说什么家族血脉之类的,莫非,这就是老朱家的家族血脉? 不过庶长姐朱嫔似乎也是这样来着。 别说看书了,就是看账本什么的,也是怎么都学不会。 也难保是从长姐亲娘那边传的。 “娘娘,是想要问问苏老夫人,有没有能让小儿更愿意看书学习的法子么?” “对对!” 朱嫔连连点头。 她生的虽然是皇子,却都排到了老八。 前头那七位皇子,有的有家世,有的有能耐,还有的占了长,生的皇孙都比老八岁数大了。 所以对那个位置,她是不敢想的。 可是想让自己生的老八,多得些皇上的恩宠,得个好前程,这总敢想吧? 但要是依着这小子现在这个样子,不给皇子们蒙羞,不让陛下责骂……都难上加难啊! 她自己就够不学无术了。 在娘家的时候,那是宁愿做一件衣裳,也不愿意看一本账册。 她儿子呢,六岁了,连十个数都认不全。 会认的大字,也就只有他自己的大名了…… 朱氏从宫里回来,就赶紧先回了趟娘家,将朱嫔的想法说了。 朱父听说小皇子六岁了连十个数都不认识,那张老脸,就跟吃了苦瓜似的。 他还指望着小皇子日后封了王位,能让老朱家再进一步呢。 可要是出了个草包皇子,怕是朱家不但不能再进一步,朱家女都不好嫁出去了。 朱母的心情却是复杂非常。 可惜呀,要是进宫的是二姑娘就好了。 偏偏,二姑娘精明伶俐,长相却是中上而已。 大姑娘千娇百媚,心思玲珑,却智慧实识实在不足。 朱家两哥嫂也是面面相觑,笑容苦涩。 “诶,咱家也就是没有读书的种子啊!” 朱父瞪眼骂道,“尽说屁话,什么叫没有读书的种子!都是你们不学好,连带着孙子们也跟你们学!” 朱大郎朱二郎都低下了头去,心道,你还不是没有给我们以身作则? 朱氏见了忙打圆场。 “父亲也莫要怪大哥二哥了,他们都快当爷爷了,这会儿再拿起书本来,哪里还能赶得及呢?” “倒不如真的去请教苏老夫人,看看还有没有法子可以救一救?” 朱家人互相看看,朱父想到这两日听到的苏老夫人的神异,也有些心动了。 “这倒也可以一试!” “再多派几个人,加快收拾,缺什么摆设,就从咱们家里开了库房送过去!” 朱家的先祖能从小商小贩,变成了家财上万的富商,靠得就是抓住了好几回机缘。 这一次,他们老朱家,也得赶紧动作,莫要失了先机! 当苏大姨看到朱氏送到自己手上的地契时,都愣住了。 这可是在京城繁华地段三进院子啊! 她当时还动了心思想要买个自住的院子来着,一打听价格,就打了退堂鼓。 这种规整的三进院子,少说也得三万多两银子吧? 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大院子,果然朱家就是有钱啊! 苏大姨心里感叹着,还是把那契纸推了回去。 “这礼也太厚了些,老身可不能收。” 朱氏忙又推回去,“不过是一所三进的宅子而已,并不值什么,也就是我见老夫人如今借住在此,有些不便,这才冒昧送来,还请老夫人莫要嫌弃,之前老夫人若是没有出手帮忙,我如今还被蒙在鼓里,两个孩子都养不好,没准最后养出了两个仇家出来了。” 就小五那个性子强的,若是被教得彻底歪了,再有外人蛊惑一番,那长大了绝对要搅风搅雨,到时候朱氏的损失,可就不是一所小小的宅院能比得了的了。 “何况老夫人也是要请托仙人的,这请托仙人的事儿,就算老夫人高风亮节,分文不受,也要为仙人献上供奉的呀,不然仙人还以为是咱们对仙人不敬不诚呢……” 朱氏一番舌绽莲花,说得好像苏老夫人不收这份礼都不成了一样。 苏大姨想想她来了京城,也挣了不少银子,比如说五公主那边送来的礼物,林老二卖药给钱六爷等等。 但其实挣朱氏这份大礼,还真是费了一番工夫,收她这样一个宅子,倒也不算过重,便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不过苏大姨也没白收,回送了朱氏一份种子。 “不瞒朱太太,我家在京城没有宅院,这院子倒真是及时雨,因此老身就厚颜收下了,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份小小的回礼,送与朱太太。” 一听就是那仙果的种子, 朱氏震惊了。 仙果去年在京城里,那可是一个都卖到了几十两银子! 而这可是仙果的种子啊! 朱家那是干什么的? 那可是京城里最会做买卖的人家之一啊! 这仙果种子落到她家手里,用不了几年,就是能挣几十万两银子的大买卖啊! 朱氏心中一动,但还是硬生生地给压了下去。 “老夫人这也太客气了,这仙果种子如此珍贵,哪里能随意送人呢,还是,快收回去吧!” 虽然决定不收仙果种子了,但朱氏想到她尝过的仙果滋味,还是觉得口舌生津,目光艰难地从那一小包的仙果种子上头移开。 苏大姨就笑了。 “仙果刚开始种的时候,的确是仙果,不过这都已经是第一代仙果结出的种子了,味道略差了一点点。” “当初我在庄子上种仙果,也不过是试种,原本就想着若是能种得好,第二年就在庄子上推广,让佃户们都种上,若是周边村子的庄户想种,也是可以来买种子和种苗的,可惜啊……” “谁也没料到,这怀璧其罪,还能有京城的贵人能看得上我那个穷乡僻壤的小庄子啊!” “那庄子没就没了,只是可怜我那庄子上的佃户们,才过了几日的好日子啊……”又回到了解放前了。 “如今我来了京城,倒是想通了。 这物以稀为贵,原先是种的人少,所以显得贵重一些,也就容易招惹是非,倒不如将这种子都发卖出去,种的人多了,仙果到处都是,也就没那么扎眼了。” 朱氏听了这一番话,倒是觉得合乎情理。 这样说来的话,这一小份种子的价值,既贵重,也没那么贵重了。 毕竟,就算老夫人能一下子卖出个十份八份的,十家又都能种出来,那也不会有多少,只是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多了一项口福,好歹是能吃上最新鲜的仙果了。 “既然老夫人这么说,长者赐不敢辞,晚辈就领受了。” 朱氏都没舍得让身边的婆子帮着收下这份仙果,而是自己珍重地收到了自己腰间的荷包里。 这才又向苏大姨提起了另一件事。 啊? 苏大姨听得都有些愣了。 这孩子不好好学习,都要来求她帮忙了吗? 她要是这个牛叉本事,她家苏娟娟早就上985,硕博连读了好吗? 苏大姨本能地就想要拒绝。 可话都到嘴边了,苏大姨还是没把话说得太死。 毕竟,苏大姨虽然只是个普通阿姨,可得了仙人点化的苏老夫人,那就应该无所不能啊! 当然了,活死人肉白骨那肯定是不行的了。 起码在各方面,那都应该是有点神通的。 “嗯……” 苏大姨沉吟了半晌,就在朱氏期盼的目光中,开了口。 “老身才得了仙人点化,不过一年而已,先前虽然也得仙人赠过灵药和仙种,也得仙人指点,分辨嫡庶,可这能否让孩子开窍,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朱氏赶紧点头。 “苏老夫人说的是。” 苏老夫人这话,确实实在。 若是上来就大包大揽,说能让这些孩子聪明伶俐,那她这心里反而要嘀咕了。 苏大姨想了想,“因之前也没有向仙人请示过,老身自然是不敢保证什么的,不过,老身倒是可以挑一个吉日,问一问苏仙的指示。” 朱氏大喜,赶紧行礼道谢,“还请苏老夫人费心,我……我朱家定然铭感五内,苏老夫人但有所需,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苏大姨听了这后头八个字,眼睛顿时一亮。 着啊! 她不正愁着没办法教训自己那个便宜女婿呢么? 如果借助五公主的势力教训贺老三的话,那贺家又不傻,自然知道是林妍娘指使的。 但如果是朱家呢? 朱家有钱有势,还是皇子的外家,就算是贺国公府的世子,也不敢轻易招惹,更不用说,贺老三这种绣花枕头的庶子了。 苏大姨想到这个问题,心里已经越发的愿意了。 不过她对这方面还真没啥有用的知识。 她那些同事啊,老闺蜜啊的虽然多吧,但是一说起这孩子的学习,那可就真正的是靠天看命,完全没道理的。 比如她们单位的那个看门的师傅,初中毕业,娶的老婆是从贫困村子里来的,都没正式工作,只能去食堂当个临时工,可人家的闺女,从小到大,学习就没让爹妈操心,最后还考了个京城的985。 那分数一出,不知道让单位里多少有孩子的妒嫉红了眼啊! 好些个人,家里两口子好歹都是本科毕业,还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早期的大学生,说起来这基因厉害吧? 偏偏孩子压根就跟从垃圾堆里抱来似的,功课门门倒数,每回开家长会,那就跟上刑似的。 还有的同事,家里老大学习优秀,一点没含糊,然后家长就飘了,觉得是自己教育得法,基因优异了。 那是各种的得瑟呀!恨不得走遍所有的办公室,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播到整个单位。 等到老二开始上学以后,就蔫了,低调了,再也不当教育专家了。 别人一问,才知道啊,这老二,跟老大完全是两个极端,那是怎么辅导,怎么管教,那成绩都是惨不忍睹。 这家长的自信心,可不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么? 这看得多了,苏大姨也就佛系了。 苏娟娟成绩中上,她就已经相当知足了。 所以对于这种不学习的娃子,是不是真的有办法,苏大姨还得夜里去问问她家黑丫才能知道。 “既然这样,那老身就试试看吧。” “不瞒朱太太,老身确实有一件疑难之事想要找人帮手。” 听到苏老夫人这么说,朱氏忙问,“不知是什么事?晚辈一定尽力而为。” 不过她这话才说出口,就略有点后悔了。 毕竟,苏老夫人可是得了仙缘的,她都为难的事,那得是多么了不得的,怕是相当的棘手了,她还是应得太快了。 苏大姨笑了笑,“我这件事虽有些麻烦却是不急,等老身先请示仙子示下再说。” 见状,朱氏也就不再多问,又闲话了几句,朱氏便留下了两个家仆,以便苏大姨派人跟着家仆去接收那宅院。 等朱氏走了,苏大姨想了想,就让人去通知了林妍娘一声。 既然朱家家仆留在这儿,那还是今日就过去瞧上一瞧,接手了再说了。 珊姐儿和瑚哥儿两个小家伙,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外祖母,朱太太这次来,没有带那两个小妹妹吗?” 他们两个见了小五小六两三回,还带着她们一起玩了半日,因此倒也有几分熟悉了。 尤其是珊姐儿,在两个比自己年纪小的妹妹面前,展示一番自己会的绝活,再收获一波崇拜的小眼神,让她的虚荣心极大的满足。 苏大姨给了两个小朋友一人一个大大地拥抱。 “小妹妹没来,但是朱太太是来给咱们送礼的!” “什么礼啊?” 这两个小朋友,对于有人来给自家送礼,早就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但那些礼品,外祖母一般都不会专门提起。 既然提起,那定然跟其他的礼品不一样得很了。 “是个好礼,一会儿等你们阿娘来了,咱们就亲自过去瞧瞧!” 祖孙三个一起吃过了饭,林妍娘这才进了门。 此时正是烈日当头,林妍娘哪怕是坐轿子来的,也还是出了一头的汗。 “母亲,究竟是有什么事啊?这般的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