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讨贼诏书(1/1)
天子和朝廷这张牌既然在自己的手中,那就要打好了。要尽可能的利用刘协的所有价值才行。袁绍曹操打算讨贼那就先让你们变成贼!想恶心我?我先恶心死你们! 兴平二年六月,董璜授意朝廷征召袁绍、曹操入朝为官,担任骠骑将军和廷尉。当诏书抵达曹操和袁绍的治所时,两人一瞬间就明白了如今的情况,董璜这是打发难了啊! 入朝肯定是不能去的,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要是直接拒绝,那董璜就有足够的理由出兵讨伐了。虽然袁绍和曹操已经做好了和董璜交战的准备,但他们也不想被扣上犯上作乱的帽子啊! 因此他们一方面加快了战争准备,一方面以关东战乱未平的理由上书推辞,接着又上书弹劾董璜窃权弄政、卑侮王室,要求朝廷惩治董璜,否则他们就要起兵为国除贼了。 坐镇尚书台的李儒收到两人的奏表后对此不屑一顾,直接将奏表扣了下来,然后按照董璜的指示继续起草诏书,草拟了一封讨贼檄文,在檄文中将袁绍、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 对于袁绍,专门从他引以为傲的四世三公出发,将这四代三公全部拉出来鞭尸一番,将他们结党营私、揽权受贿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将袁氏依靠作秀崛起的事情也传来出来。同时将袁绍坑害族人,图谋上官的黑料也翻了出来。 对于曹操,那黑料可太多了,阉宦之后、屠城、盗墓、吃人,一抓一大把,李儒将这些事情全部抖了出来写在了檄文上。 写完后李儒还煞有其事的找来了杨彪,让太尉帮忙润色一二,杨彪看着李儒身后跟着的士卒,默默的叹了口气,满足了李儒的要求。 之后还不算完,李儒又找到了作为摆设的刘协,玉玺一直在尚书台保管,倒用不着刘协同意,李儒也只是要求刘协在檄文上面署名罢了。 对此刘协是很不满的,自己要是在这上面署名了,就算日后袁绍曹操赢了,自己不一样要倒霉吗?署名后自己也只能跟着董璜一条道走到黑了,这怎么可能呢!自然坚决不从。 对于刘协的激烈反对,李儒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找来了杨彪和伏完进行劝说。 杨彪已经参与进去了,想要尽可能的保全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将刘协也拉进去,这样才有人在前面顶住。日后袁绍曹操就算获得了胜利,也不可能清算刘协这个天子吧? 而且,杨彪觉得,董璜输的可能不大,他可以做汉室的忠臣,但他的家族不能就此覆灭啊!也是时候为家族找一条后路了。 而伏完就简单多了,李儒告诉他,要是天子不署名的话,为了增强将士的士气,一定要派一位皇亲国戚去前线才行。 皇亲国戚?也就是宗亲和外戚呗!宗亲?好像没什么着名的宗室在董璜的手中,而且这样搞不好会弄巧成拙。那就只有外戚了,结合李儒的表情,伏完也猜到了他说的是谁了。 伏完很清楚,自己在长安还能借助刘协的天子名号,以及一干汉室大臣的响应保全自身,甚至是掣肘董氏的势力,但要是去了前线,董璜有的是办法整死自己还不用担心出现任何问题。 董璜本身就是大将军,而且是持节的,斩杀触犯军纪的将领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因此,伏完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杨彪、伏完这两个刘协一直依靠的大臣纷纷出言劝谏后,刘协也彻底明白了如今的状况,沉默了许久后,才颤颤巍巍的在诏书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李儒也懒得陪刘协几人玩过家家了。对着刘协敷衍的一礼后,径直离开了未央宫。 看着对自己没有丝毫尊敬的李儒,想到这狗贼一直以来的欺辱,刘协气的双眼直冒火,但想到现在自己真的无可奈何,于是也只好颓然的打发杨彪和伏完离开了皇宫。 回到尚书台后,李儒又派人请来了卫将军董旻,董旻虽然平时就跟个吉祥物一样,压根不怎么管事。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卫将军领司隶校尉、加侍中,卫将军掌握京畿兵权,司隶校尉掌握司隶监察之权,侍中又是天子的近侍。董璜将自己的三叔授予这些官职,就是让董旻作为自己的代表控制长安和关中。 李儒虽然执掌尚书台,也是董氏心腹,但遇到大事还是要和董旻商议一番的。 好在董旻虽然本事不济,但也从不添乱,看过李儒草拟的讨贼诏书后直接通过了。甚至他也想在诏书上署名,好在被京兆尹田景给劝住了。 得到了董旻的同意后,李儒立刻召集了尚书台的所有吏员,连夜赶工通过了所有的程序,同时誉抄出了上千份的诏书。 第二日一早,李儒正式向全天下发布了讨贼诏书,目标直指袁绍和曹操。 对于如今的百姓来说,因为文化水平的原因,国家大事他们不太不了解,最多还是听读书的士人们进行讲解,这样就难免受到士人的引导。但名人的黑料,不管有没有文化都还是喜欢听的,而且也不容易被士人影响。因为讨贼诏书中的袁绍和曹操黑料充足,迅速在天下百姓的口中传播开来,大大的帮助袁绍和曹操提升了一波知名度。 正召集人手打算起草讨董檄文的袁绍和曹操,在看到董璜下达的讨贼诏书后,差点昏了过去。 对于袁绍的斥责,大部分都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虽然士人们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但大部分世家都是这样发家的,除了坑死自己的家族外,倒也没什么。 但对于曹操来说可不一样了,他的所作所为不说天下皆知吧!至少兖豫徐一带的百姓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这些个事情单拎出来都够人喝一壶的了,现在全部集中到了曹操的身上,这就有点难受了。 曹操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就当没看见这封诏书,继续自顾自的发布了属下长史王必撰写的檄文,号召天下群雄一起讨伐董璜,同时表奏袁绍为大将军,推举他为盟主。 袁绍的境遇要比曹操好一些,而且他的手下还有陈琳这个笔杆子在,对于诏书中的“污蔑”进行了逐条驳斥,然后又将董氏一族全部拉出来骂了一顿,说禽兽对于董氏一族都是赞美了,其中重点照顾了董璜早亡的父母。 之后又在檄文中表示,就算自己被污蔑,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他袁绍依旧要为汉室天下拼尽全力。那慷慨激昂的叙述,让袁绍都差点信了。 在发布了自己的檄文后,袁绍也表奏了曹操为车骑将军,之后就下令集结兵马,打出了为国讨贼的旗号,做好了西征董璜的准备。 从袁绍召集军队的速度来看,他应该也被董璜的诏书气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