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同宗长老(1/1)

永兴巷9号在三伏的首日迎来了一波贵客。 前院正堂里,三个中年人正襟危坐,迎门一字排开坐在主位上。祖父恭恭敬敬的地坐在下首。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王瑾仪穿戴整齐,由母亲引着来到堂下。 祖父站起身向上施礼后,介绍说: “这是书字辈玄孙之女,闺名王瑾仪。瑾儿,这几位是宗长,都是太叔辈的长辈。瑾儿就称宗主吧。” 母女二人恭敬的称呼后问安。 “瑾儿留下,你下去准备晚餐,书礼一会儿就会到。” 这是在告诉母亲,不用为女儿操心,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孩子身边有家人照顾,不用担心。 其实母亲并不担心女儿会束手束脚,或突然见生人害怕,而是担心女儿不循规蹈矩,让这些宗亲长辈生气。 母亲看了一眼青儿,青儿站在门边上没动,母亲退出去了,青儿留下来跟奶娘在正堂的门里站成了门神。 王瑾仪站在正堂中间,毫无心理负担地抬头打量着坐在正堂上的三个男人。 坐在正中被称作宗主的人,一脸的书卷气,更像个前世的学者,面上表情淡淡似乎含笑,看起来年岁并不大,最多不过四十。 他身边两侧坐着的另两个人年龄偏长,看起来是以中间这个人为首的,每次说话都以这人为主。 不过从穿戴上三人不同,宗主穿着深色的布袍,腰带下左右各有一枚莹润的玉佩。三个人中只有一人穿了锦袍,腰间是一条宽宽的锦带,配了显眼的玉带扣。 王瑾仪心下猜测,正中坐着的一定是宗族里的祖老一级人物,有定夺权,下边两个肯定是来跟自己谈条款的,至于穿锦袍的,可能是给宗族赚钱的人吧! 果不其然,接下来一系列活动印证了王瑾仪的猜测。 宗主问道: “你就是做出炭笔的孩子?真的是你想出来的吗?” 王瑾仪两手小手放在身侧,把玩着裙子上的飘带,抬起稚嫩的小脸,满眼稚气地说: “宗主我叫王瑾仪,我写字不太行,就觉得换一种写字工具会写好些,就想了这个法子,其实这笔造价低一点,可能会有人买来用。 祖父听了觉得会对推进文化普及有用……” 王瑾仪边说边看,高坐在上的大人们的神情,把头偏过去望了祖父一眼,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可不知道,那三个宗主们咋回事儿?脸上没有表情呢?一个个地什么意思呀? 王瑾仪想了想,不管咋地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再说吧!反正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谈,实在不同意,还可以把这个生意交给“花果山”去做。 于是开口问道: “宗主们看过铅笔了吗?觉得怎么样?我愿意和宗族里合作。但是有条件,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那就说出来,让我听一下吧!” 三位宗长还没从“推进文化普及”中反应过来。又被第二波暴击。 堂下站着的小不点,连牙都没长齐。居然泰然自若的让他们提条件,而这个小人还煞有介事地说,她居然还要考虑一下! 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应该这孩子主动上交配方,等待宗族给她好处,她来提条件吗?怎么完全反过来了?不对劲呀! 三人下意识地对望了一下,交换了眼色,正考虑如何与这么小的孩子开口,王瑾仪又说了: “是这样的,这个铅笔可以写字、记账、画画,还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就是可以有彩色铅笔,喏,给你们试一下,然后我们再谈!” 王瑾仪把手里握着的红蓝两色铅笔向前一伸,小手摊开。 三个宗长事先并没想到,孩子会有如此的举动,居然还想拿他们一把,都相互望了一下,齐齐的把目光看向了祖父。 祖父赶紧站起了身,走到正堂下蹲下身子,从孙女手里取过两色铅笔,仔细看了看, 嗯,是红蓝双色双头笔。一边是红色一边是蓝色,已经把两端笔心修好了, “瑾儿又想出新的笔了,还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想要加到契书里吗?” “没有,这个先不合作,看看碳笔合作的情况,也要再试验一下,这种彩笔好不好用。” 三个宗长终于明白了,这孩子人虽小,居然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她想向他们这些宗长叫板。 这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 宗长开口了: “你想与宗族合作?做这个……” 还没等宗主说完,王瑾仪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 “不是,我没有必要必须和宗族里合作。” 三位宗长先是为孩子的不礼貌,有些不快,可是听完这孩子的话,又有些反应不过来。 “你难道想自己做这个炭笔的生意?” 这是不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王瑾仪决定,让这些一直高高在上的宗长碰一个钉子,然后才好心平气和与自己谈, “是这样的,生意我可以不自己做,我出方子招商,加工招商,经营招商,每部分人都只能赚他们自己那部分的钱,我赚监督管理的钱,我们浔阳王家,嗯~没有入市井,而且可以赚大头! 还可以有钱买更多的书,培养更出色的后辈,其实这样也是可以的。” 三个宗长和祖父一听都傻住了,原来生意还可以这样做。这样做自己啥都不干,就监督还能赚大头! “这是谁的主意?”宗主脸带薄怒地问。 总算有表情了,生气也好,至少说明你还是往心里去了,你有跟我合作的意图! “是我自己!当时祖父认为,这个生意对王氏宗族对读书人对百姓都有利。应该以族里的名义与朝廷合作,是最好的。祖父晓以利害说服了我……” 三个族老都深深地看了一眼祖父,也看明白了这孩子恐怕是个财迷。 祖父没想到小孙女想用这个办法,吓唬住了宗长们,于是两边调停道: “瑾儿当时也同意了与宗族合作,我们先试一下这两个笔,然后再谈。” 然后向门口的侍女道: “取几张账册用的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