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打造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1/1)
等待,自然不是生日的奖励。 按系统一贯的尿性,基本上都是要满三十岁的时候才会有新的奖励。 而且如今的除夕奖励也越来越少,有些聊胜于无的样子。 江奕辰等待的,是钟国栋忙活了这么久拿出来的第一个准备上市的人工智能产品。 易信浏览器。 整个浏览器,按照江奕辰的修改建议改了数个版本,这才勉强得到了江奕辰的认可。 一个浏览器,最为重要的,就是搜索功能。 以及给用户精准地推荐需要的答案。 而不是,一搜索,就满屏的广告,或是无用的信息。 那样用户的耐心是会被消耗的。 这就需要一个非常精准的排位推荐机制,以及精准的问题把握和信息收集归纳能力。 江奕辰把钟国栋挖回来,就是需要一个具备一定智能的搜索引擎。 这也是钟国栋在谷哥公司研究的方向。 在这里继续研究,也非常顺手。 江奕辰并不掌握他的研究进度,但会给予相应的指导。 别的不说,江奕辰的眼光和要求,那是相当的高。 让一向看不起华国互联网技术水平的钟国栋也另眼相看,对江奕辰更加信服。 收到了钟国栋发来的内测版本后,江奕辰第一时间安装好了。 打开之后,是一个比较简洁的主页。 一个搜索框。 下面则是一些推荐新闻。 按照钟国栋所说的,会根据用户搜索情况,自动分析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新闻、信息。 包括适当的广告。 但为了简洁高效,这主页会尽快精简,不会搞得满满当当的,让人不想多停留一秒钟。 江奕辰简单地搜索了几个信息。 优先推荐的信息,还是比较到位的。 特别是针对一些官方网站,进行了标识。 基于爬虫和一定的智能,易信浏览器的搜索引擎可以在全网找到最早的信息,并给予标识提醒。 当然,对于广告,也会明确地标识。 并且前面5条信息,明确不会安排广告推荐位。 方便用户第一时间获得搜索的信息。 此外,这个搜索引擎还有一些小功能。 比如说,数学计算,文字转译,图片搜索等等。 虽然距离江奕辰想象的智能大模型还有差距,但已经是相对不错了。 而此前,易信输入法、易信文档这些软件也推出了,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更迭。 当然这些事情太多太杂,江奕辰也没有过于关注,更多是放手这些高管,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他也就是把握一个战略方向而已。 躺着赚钱,这日子不晓得多舒服。 拿着电话,江奕辰打给了钟国栋,“国栋,我试了试,总体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可以推出了。” “好的,那我们按计划在今天晚上就推送更新。”钟国栋听到了江奕辰的同意,立马高兴了起来。 像是得到了老师认可的小学生一样。 在这之前,易信浏览器也推出了15版本,但这更多是利用易信用户延伸发展的结果,总体相比现在成熟的千度搜索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如今更新的20全新版本,江奕辰相信在搜索引擎的水平上,已然不差了。 缺的就是不断的更新,以及经验积累,数据积累等等。 当然,还有用户积累。 拥有易信的江奕辰并不担心用户的问题,但担心用户的粘性问题。 如果产品不好,用户流失得会很快。 “除此之外,易信搜索引擎也要和其他浏览器多多合作,争取成为默认引擎。” 江奕辰又提醒了一句。 “好。” “我会让易信全力推广,但用户口碑要维护好,包括我们的广告一定要适当,我们搜索结果也要更贴切,多听取用户的意见建议,持续快速更新迭代。” “我明白。” 江奕辰继续道,“你知道,搜索引擎只是我们的智能化的第一步。” “我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上第一个强度较高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钟国栋在电话那头有些激动,“这个目标太吸引人了。” “神经网络这块,你研究得不错,但仍然不够,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神经网络领域的人才招进来,瞄着这个目标前进。” 江奕辰顿了顿,道,“在顺手更新我们的搜索引擎,以及打造易信小说网、易音软件的同时,着重开发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具体的大模型搭建方式,我会和你们做一个深入的交流。” 钟国栋高兴起来,“好的,我们这次冬招,准备专门招一批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博生进来,届时江总你再来和我们讲讲。” “好。” 江奕辰答应了下来,这才挂了电话。 拿着胎教书籍正在认真阅读的穆清疏有些奇怪地问道,“奕辰,你说的大模型,是什么?” “计算机深度学习,也就是ai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地训练,让机器掌握一定的智能,这个方向,就叫做大模型。”江奕辰简要地解释了道。 “就比如说,我们编写的一个程序,他在经过很多轮训练之后,他能够把人和动物,动物和植物识别出来。” “再深入迭代和训练,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我们说的话,更加智能的回答我们。” 穆清疏虽然不是学计算机的,但听到江奕辰这么一说后,很快意识到了这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强大。 只要通过不断训练和迭代升级,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岂不是无所不能? “对于人工智能,我看世界上不少人都保持克制和悲观,担心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了,会反叛人类。”穆清疏想了想,继续问。“我们选择这个方向,是否能够得到业界的认可?” 江奕辰哂笑一声,“他们说归说,但在这一块的研究上,谁都不会想着落后。” “因为一旦人工智能从量变到质变,在生产力推动上形成指数级的增长后,谁不拥抱人工智能,谁就将会被时代抛弃。” “被认为可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与其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不如由我们来引领。” “不是吗?” 江奕辰嘴角轻轻扬起,有些莫名地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