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你不要逼人太甚(1/1)
两宫太后向八位顾命大臣提出了挑战,要求参政议政。 肃顺一时做不了主,说他和其他八位顾命大臣商议一下再说。 肃顺当时为协办大学士、户部侍郎。这个人学识渊博,才能卓越,在皇祖中可谓佼佼者。但是他又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人缘不好。 东太后一向对他怀有戒备之心。 肃顺却不一样,他对东太后非常尊敬,东太后知书达理,宽厚仁慈。不像西太后刁钻难缠,诡计多端,心计颇多。 东太后这样一说,肃顺马上和其他人一起商议此事。 肃顺、端华、载垣等人商议后,便答应了东宫太后的要求。 八位顾命大臣认为,他们答应了东宫太后的要求,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仍然可以恣意妄为,话语权仍然在他们手中。把持朝政仍然是他们八位顾命大臣说了算,东宫太后也只不过就是个摆设。 谁知,西宫太后又说话了。 她说:“各位顾命大臣,以后你们拟好谕旨,必须呈给我和母后皇太后阅示,经我们两宫太后同意后,盖上两宫太后印,谕旨方可生效。” 西宫太后想的太周到了,谕旨上盖上两宫太后的大印,这就是权力制约。没有她们两宫太后的同意,盖不上两个太后的大印,谕旨是不起作用的,相当于废纸一张。 八位顾命大臣想,这个西宫太后想到美,你这是得寸进尺,你不要逼人太甚,你登上皇后宝座还没有几天,就想独揽大权,就想发号施令,可能吗? 八位顾命大臣明显表现出来不满,对西太后的这个苛刻要求,很难一时答应下来。他们采取沉默的方式表示反抗,谁也不说一句话。 两方出现了僵持状态,局面很尴尬。 沉默状态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两方都不让步,谁也不愿,才能生效,否则不能颁布。 看来咸丰皇帝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样做,八位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可以互相牵制,权力就不会落在其中的任何一方。 再说,咸丰皇帝一行人在热河避难的时候,恭亲王奕?留在北京处理国家大事。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恭亲王奕?就与英法联军从中斡旋,进行谈判。无奈清政府早已腐败不堪,无法抵抗英法联军的进攻,由于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节节败退。 在谈判桌上,奕?也是屡屡失败,最后,奕?奏明咸丰皇帝,与英法联军签写了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卖地求荣。 奕?的做法引起了一些王公大臣的不满,他们纷纷群起而攻之,指责奕?卖国求荣。 自然而然的皇族内部就分成了两大派,一大派别是以肃顺、端华、载垣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一派是以奕?、两宫太后为首的皇族,两股势力互不相让,势不量力,互相攻讦。 咸丰皇帝驾崩后,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先颁布喜诏,说皇太子载淳继位,而后又颁布哀诏,说咸丰皇帝驾崩。 他们的这种先颁喜诏,后颁哀诏的做法引起了京城里许多大臣的不满。 恭亲王奕?,醇郡王奕譞等人议论纷纷纷,指责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独断专权,恣意妄为。 皇帝驾崩后,不通知他们,不和他们商议,不跟他们打招呼,擅自做主,让幼主登基,这些事情他们全然不知,有先斩后奏的嫌疑。 很显然,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想与怡亲王、郑亲王左右朝政。 就在紫禁城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谕旨到了。 大臣们赶忙跪接圣旨。 打开圣旨一看,圣旨起头有东宫太后的“御赏”印章,谕旨末尾有西宫太后的“同道堂”印章。 恭亲王奕?等人霎时明白了,肃顺八位顾命大臣并没有独揽大权,两宫太后已经插手了,她们已经在权力中心取得了一定的席位,她们和八位顾命大臣在权力的掌握上,表面看来已经是平分秋色,不知道实际情况如何。 恭亲王奕?内心不再焦虑了。他在想,何不趁现在这个机会,请求赴承德为大行皇帝奔丧,以便联络两宫太后,共同牵制八位顾命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