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丰耕县衙强到可怕(1/1)
午饭时辰。 林宝初掐准时间,在吃午饭之前,把自己要汇报的内容全部说完。 开了一个上午的会,说的人饿了,听的人也饿了。 “时辰差不多了,大家先吃个饭,午时小憩片刻,下午再继续吧。” 旁边伙房的饭菜香,勾得大家伙儿馋得不行。 沈琅一点头,大家都迫不及待起身前往伙房。 今天对丰耕县衙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伙房准备了将近二十道菜,还有两个饭后甜品和葡萄。 菜品整齐排列摆在打菜桌上。 一眼望去,葱油鸡、烧鸭、东坡肉、红烧鱼块、芋头蒸扣肉、番茄炒蛋、麻婆豆腐。 海鲜有白灼虾、油爆螃蟹、炸带鱼。 丰耕县本地的山货也必不可少,腊肉炒菌子、排骨炖笋干、芹菜炒木耳。 菜品丰富、口味多样。 最后还有冰冰凉凉的海带绿豆汤、凉薯仙草冻。 连葡萄都剪下来一粒粒的,用面粉清洗干净。 然后装到一个小碗里,整整齐齐摆放好,方便大家取用。 “丰耕县衙的伙房吃食标准真高啊。” 池朔不是第一次在这儿吃,但今儿这顿,他还是难免被吓到。 比他在宫里吃的还全! 厉澜也被小小的震撼了一把。 在他印象中,伙房这种东西的存在,只为了应付肚子罢了。 吃的喝的肯定没法儿和外面比。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衙差衙役出现在街边饭馆。 但丰耕县衙的伙房,改变了他的认知。 刚才林宝初说县衙伙房的厨子手艺不错,他还当是林宝初在说场面话。 没想到人家是真有实力。 “皇上打完了,咱们过去吧。” 县衙的人和村长们在一旁转悠了许久。 看到沈琅等人打完饭菜去吃了,他们才敢上前去排队。 像今日这般,君主、大臣、衙差和百姓们一块用餐的画面,前所未见。 伙房今日的用餐人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扶贫小队、驻村工作队、消防司、医馆书馆学堂,还有各村村长、各州县来学习的人。 以及两朝皇上、九位大臣、一个皇商。 满满当当的,把伙房的餐桌都坐满了。 沈琅就今早林宝初的汇报,问了她几个细节,林宝初都一一回答了。 下午要汇报的几人,匆匆吃完饭,就离开回去背自己的内容。 其他人吃完之后,也陆续离开回去休息。 目前为止,大会开得还算顺利。 池朔吃完饭,正在悠闲地吃葡萄,“沈娘子,我想看看这半年多来,盛朝百姓前往我朝的数据。” 一来他很好奇,二来也想知道盛朝百姓去肃朝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些数据,他或许能发现肃朝的优势也不一定。 “可以啊。” 林宝初放下筷子,开始喝绿豆汤。 “你把肃朝那边的关卡数据给我,我就给你,我们交换。” 两朝海边的关卡,他们各执一方。 从丰耕县这边过去的人,他们的出关申请表都在她这边。 同样,从肃朝过来的百姓,申请表都在肃朝那边。 出关申请表上,需要填写出关目的。 不管是探亲、游玩、做买卖,都要填写。 池朔立马就同意了,“巧了,我还真带来了,下午就给你。” 他对林宝初还是有点了解的。 林宝初也点头答应,“行,那我一会儿就找人去客运站拿出关记录给你。” 沈琅知道丰耕县与肃朝通车一事,也知道衙门做了一定的条件限制。 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他问林宝初:“宝初,这次大会可将汇报进出关一事?” 如果没有,他得另外找时间认真查探此事。 进出关可不是小事儿! “进出关是大事,事关两朝关系,我们当然也会对此进行总结汇报。”林宝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她还不至于这么糊涂。 可以说,进出关这事儿,是丰耕县衙最重要的事情前三名。 商卓三月上任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海边关卡镇守了。 他主管丰耕县的秩序安全,边关更是最重要的地方,他怎能掉以轻心? 所以,沈琅的担心、池朔要的数据。 他们都记录在册,不曾松懈。 沈琅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照林宝初的性子,以及她事事数据化的做事风格,她就差把丰耕县有多少只鸟儿都数清楚了吧。 他根本就不用担心嘛。 - 下午。 众人小憩过后,陆续到县衙来。 经过一个上午和皇上的相处,以及午时一起用膳,县衙众人和各个村长都放松了不少。 “老乡,对不住,这两天衙门在开大会,不办公务,你后日再来吧。” 村里有百姓想来办事儿,但被门口的衙差劝了回去。 恰巧那个村的村长也在,帮着把人劝走。 “大齐家的,快回去吧,衙门这两天有重要的事儿,耽误不得。” 那老乡看到衙门的人全都在,浩浩荡荡的好大一群人。 他惶恐地点了点头,不敢耽误。 连连应道:“哎哎、那我后日再来。” 城里也有百姓想来办事儿。 但看到县衙门口这两日不公办的告示,就自己回去了。 丰耕县衙接受皇上检验考察一事,很快就传遍整个盛南。 “下午,是我们县衙扶贫小队的总结。” 林宝初终于可以坐下听报告了。 她看向朱金华,道:“朱掌柜,开始吧。” 面对皇上,朱金华表现得非常紧张,一点儿都没有平时那般松弛。 他拿着稿子,说话结结巴巴的。 “草民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 朱金华请过安之后,才开始汇报。 “草民今日要说的,是丰耕县衙这四年多以来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情况……” 虽然紧张,但好在他对丰耕县的财政情况了熟于心。 所以汇报的时候,说得还是很清楚明了的。 朱金华主要负责汇报县衙的财政情况。 其他人也陆续进行汇总,说自己负责的部分。 李余总结了三农的进展。 杨晔总结了普法的进度。 耿秋总结了城内石板路和公园工程的修建情况。 秦让分析了城内所有商户、所有行当的趋势与优缺点,以及总结了百姓就业的情况。 唐明汇报了医保普及和医保报销的数据。 赵佳儿总结了丰耕县的人口与生育数据。 福珠反馈了《丰耕县报》的影响力,还分享了一些读者来信。 周益说了城内环境卫生、小坡岭植树造林的成果。 任枫给众人介绍了消防司的工作内容、设立的取水点,以及消防入户的工作进展。 还整理了消防司成立以来的一些经典救助案例与百姓反馈。 周舵做了搬迁的外来户,以及公租房情况的数据汇总。 谢谈竹总结了医馆的医籍数据,与病例情况分析。 沈筝也分享了丰耕戏院的成就与未来目标。 扶贫小队这一轮不间断的总结汇报下来,太阳都落山了。 但池朔与沈琅等人根本就没在意外面的太阳。 他们已经完全被丰耕县衙的这一轮汇报,给震得说不出话了。 丰耕县衙怎么做了那么多事儿! 他们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丰耕县衙都做了! 而且还做得那么全面,那么仔细! 事事留痕,有理有据。 让人挑不出一点问题! 强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