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结果还是亏了(1/1)

好书推荐:

“我没事。”林宝初看着大家,“我只是让朱掌柜把账本带来,你们怎么都来了?” “还不是朱掌柜担心你跟人干架,把我们都叫来了。” 段衍左眼上的纱布,给他的气质增添了一抹匪气。 他们越来越像是在欺负人家了。 算了。 既然人都来了,就让他们在一旁壮壮声势吧,人多才更衬得她林宝初今时不同往日。 林宝初再次坐下,伸手跟朱金华要账本。 “许小姐,我们今日找你不为别的,只为一件事。” 她把账本丢到桌上,“五日前,在丰耕县与丰织县的两县交界处,从你许府的马车里,倒出一炉炭火。” “余火点燃路边的干草,导致大火连烧七辆马车,火势蔓延两边大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事,你认不认?” 许嘉仪还是第一次在超过十人的场合里,没有听到有人认出她的惊呼和激动的声音。 她有些不甘。 “嘉仪身为肃阳侯之女,敢做便敢当。” 许嘉仪莲步轻移,昂首挺胸站出来,顺便将身旁一个丫鬟拉出来。 “此事是我家丫鬟的无意之举,下人做错了事,嘉仪自是不会包庇。” “按照我朝律法,无意纵火者,杖六十,关押七载。” 许嘉仪对上林宝初的目光,做出一副大义模样,“小王妃,人在此,请吧。” “她是盛京肃阳侯之女?那个才貌双全、艳冠盛京的许嘉仪!” 身后的驻村工作队中,有书生认出了许嘉仪。 他们这些曾进京赶考,到过盛京城的人,多多少少都听人谈起过许嘉仪这个才女。 她是每个书生的梦想。 果然还是听到了! 许嘉仪微微得意,她方才自报家门,果然就有人认出她了。 她许嘉仪,就是在流放县,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林宝初看着那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丫鬟,看来许嘉仪早已准备好面对他们的质问了。 且,许嘉仪肚子里是有点墨水的,盛朝的律法她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倒炭引火一事,的确属于意外,且不是她亲手造成的。 林宝初在律法上,还真拿她没办法。 “肇事者我们一定会惩处。” 林宝初说:“但她既然身为你的丫鬟,又是为你做事,此事,于情于理,你都该负一些责任,对吧,许小姐?” 许嘉仪微笑地摇了摇头,“此事于公于私,都不该嘉仪负责。” “倒炭引火一事是意外,且倒炭者已经承担了相应的罪责,此事已无疑点。” “不,还有疑点。” 人群中,陶峪站了出来。 他说:“此人是许小姐的丫鬟,倒炭时,此人是在伺候许小姐的时候,意外引火造成损失。” “按照我朝律法,丫鬟该担主责,许小姐担次责。” 真不愧是在私塾里长大的,陶峪可以啊! 林宝初冲陶峪竖起大拇指,她刚才差点因为没熟读盛朝律法,被许嘉仪给忽悠了。 看来她真得花点时间,看看盛朝律法的书了。 许嘉仪很了解林宝初和沈筝的才学程度,想着这里又是流放县,一定都是粗鄙野蛮之人。 所以才敢卖弄学识。 她万万没想到,竟真的有人和她一样懂盛朝律法,而且还是个白净公子。 后面那些酸秀才,为什么会在这里? “许嘉仪,还有什么好说的?”沈筝抬起下巴。 终于也让许嘉仪吃一次瘪了,真是太爽了! 就她读过书是吧,就她懂得多是吧。 这次踢到铁板了吧! 以许嘉仪的段位,还不至于应付不了这种场面。 只见她露出一副与陶峪惺惺相惜的眼神,大方承认,“公子才高八斗,是嘉仪疏忽了。” “嘉仪愿一同担其罪责,还希望,若公子有时间,能与嘉仪一起谈诗论作,一较高下。” 真不愧是许嘉仪! 模糊重点,大事化小她是在行的。 一下子把担罪责的事儿,转到谈诗论作上。 谈诗论作是她的强项,她这是要一展才能,重聚高光啊。 林宝初怎么觉得,这钱要得怎么那么不得劲儿呢! 许嘉仪按照律法,赔偿了在此次事故中伤亡的一半损失。 至于大火烧山一事,盛朝律法不完整,没有提到,她就没有赔。 结果还是亏了! - 林宝初拿了银票,气冲冲回到县衙,一把将银票拍在桌上。 接着总结出一句话:“当好人果然吃亏!” 陶峪也走了进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沈娘子,许小姐已经担了她该担的罪责。” “陶公子说得对。”朱金华等人附和说。 刚才许嘉仪掏了银子,也去佟家诚恳的道歉了。 做到这种程度,谁也没有理由再要求什么。 而且人家还是肃阳侯之女,以肃阳侯府的地位,人家其实根本不用做到这种地步的。 反正也没人敢把许嘉仪怎么样。 林宝初听到大家语气里都是对许嘉仪的欣赏和佩服,她简直无话可说。 在获得好感这个事情上,许嘉仪太擅长了,信手拈来啊。 “沈娘子,不是说今天要开会吗?” 陶峪的位置不在办事大厅,他过来是叫林宝初去开会的。 “我马上来。” 林宝初差点忘了,她今天要跟驻村工作队一起开会。 马上就是三月了,进入三月之后离春耕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得去驻村了。 时间紧迫,所以即使大家脚底还有伤,也不得不开会。 “今天我们的会议主题就是下乡、驻村。” 林宝初直奔主题,“大家驻村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在春耕之前,找到各村适合的经济发展方向。” 其他任务可以农闲时再去进行,种地最重要。 不管是种菜、养殖、加工,只要合适,都可以回县衙申请开展。 这是振兴乡村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 “大家每周下乡驻村的时间是周一上午到周五中午,周五中午之后,大家想回来就可以回来了。” 林宝初对那几个远一点的驻村队员道:“小沟村、一沟村等几个远的村子,可以配马车到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