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安排书生们(1/1)
“办事大厅已经安排不下了,我把对面的礼房腾出来,以后驻村工作队办公的地方就在那里。” 林宝初指着小间正对面的屋子。 那里是县衙的礼房。 礼房的作用是掌管县里的祭祀、节庆、教育、县试等。 但因为丰耕县一直没有县令,礼房一直也用不上。 上次用它,还是拿来存放玉米芯。 县衙复工第一天,一直合作的粗使婆子来县衙大扫除,林宝初就让她帮忙把礼房收拾出来。 礼房的位置就在县衙小间对面,中间隔了办事大厅前面的院子,和县衙的一口井。 它的背面,就是美食攻略墙。 “桌椅都有,还有书架和柜子,布局和办事大厅一样。” 林宝初又带着二人往礼房走,边走边介绍。 “后墙是入城口,所以没有窗子,但这面墙全是窗子,采光和通风都没问题。” 礼房已经通风好几日,新打的桌椅,木头和松油的味道已经散了。 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陶峪看了看礼房与办事大厅的位置,其距离约有七八十步。 日常办事、来回走动,也不算太远。 可以接受。 “沈娘子有心了。”陶峪说,“我这就去把书生们叫来,大家认识认识。” “好。” 林宝初回到办事大厅,拿了个人信息表。 再出来时,陶峪已经把人喊来。 二十个人,均为年轻男子。 想来陶峪是替她筛选过的,这群男子脸上除了些许赶路的疲惫之外,看着都挺谦虚礼貌的。 填完信息表,林宝初就更加觉得他们适合。 有年轻人的气盛,也有苦读寒窗的韧劲儿,不是传统印象里那种病恹恹的书生。 “各位,我是林宝初,是县衙的主事人之一。” 书生们在礼房自己填的表,林宝初索性顺便让他们挑座位。 间隙,她自我介绍,和他们互相认识。 “想必各位来时,多少听陶公子说过咱们的待遇问题,但我还是想再次、当面跟大家说一说。” “你们入职丰耕县衙,其职位都是驻村工作队员,前三个月,月银统一为五钱银子。” “县衙提供住宿、伙食,逢年过节还有过节费、鸡鸭鱼肉、粮油米面等福利,年底还有业绩奖金。” “除此之外,生活中,大家经常用到的笔墨纸砚也全由县衙提供。” “哦对了。”林宝初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丰耕书馆的书,大家也可以无限次免费借阅。” 丰耕书馆的书,在馆内阅读可以免费。 但若是要外借,就得交保证金。 书还回来时无缺页、无破损,方可退保证金。 林宝初这是免了驻村工作队借阅书籍的保证金。 书生们默默听着。 他们虽然没说话,但听到丰耕县衙有这么多福利,他们还是免不了的动心、激动。 “沈娘子。”一个书生开口:“县衙可承担我们的考学费用,是真的吗?” 他们驻村的时间是两年,按照盛朝科举的时间,明年六月他们将会进京赶考。 那个时候,他们还在驻村期间。 “是真的。” 林宝初刚才忘了说了,“不管你们是参加乡试、县试,或者入京赶考,所有考学费用县衙都一并承担。” “这一点,咱们会签在契书中。” “呼……” 书生们都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能承担他们的考学费用,不管他们吃多少苦,他们都会坚持下去的。 “大家赶了一路,想来也累了。” 林宝初见他们没什么精神,剩下的事儿让他们休息好了之后再说吧。 “我给大家安排了住处,县衙和消防司都可以住,大家随便选。” “今明两日大家就先休息,熟悉熟悉环境,后日上午巳时大家到礼房来,咱们正式开始工作。” “巳时?” 书生们都惊呆了。 “这么晚!” 巳时太阳都高升了,县衙才开始做事? 想想他们寒窗苦读时,天不亮就要起床念书了,丰耕县衙竟巳时才开门! 林宝初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但朝九晚六是她的原则。 巳时正好九点。 “我们丰耕县讲究的是松弛。”林宝初微微一笑,“大家习惯习惯就好。” 安排好书生们,林宝初就又回去培训去了。 各地客运驿站的工头陆续传信来,客运驿站都盖好了。 现在就等人、马、车到位,就能投入使用了。 - 门牌号做好了。 许牧和杨晔两人,挨个上门去,给城里的家家户户钉上门牌号。 百姓们对此倒是没什么异议,只觉得新鲜。 钉门牌的时候,大人孩子都围上来看。 “许老板,钉这个东西,有啥好处没有?” 许牧爬上梯子,亲手把门牌钉在百姓家的大门门楣上。 “安装门牌号是为了方便县衙做事,也是为了方便县衙给大伙儿服务,要说好处,谁能争得三好之家的名头,县衙就给奖励。” “三好之家?” “那是什么?” 许牧原来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林宝初深知百姓们的心理。 如若不给百姓们一点好处,他们怕是不肯配合装门牌,所以才想出三好之家这个点子。 “所谓三好,就是家中消防到位、不欠税账、全家无犯法记录。”许牧说。 “哦……这样啊。” 百姓们半知半解。 他们不知道怎样才算消防到位,也不知道之前城里暴乱的时候,他们踩过林宝初地里的菜,这算不算犯法 县衙不细说,他们也不敢问。 许牧钉好门牌,从梯子上下来。 “好了,这个牌子是用松油烘过的,不怕风吹雨打,只要你们不用火烧它,就能挂上几十年。” “我还得去下一家,老乡你们忙啊。” 说罢,许牧就扛着梯子,和杨晔前往下一家。 城里的巷子名称,除了一些难听、寓意不好的巷子名字之外,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有的叫法。 巷子名牌就钉在巷子口。 有的直接钉在住户家的侧墙上,有的则竖了一个牌子。 上完门牌,丰耕县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正规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