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扶贫就是见证苦难(1/1)

好书推荐:

“沈戟,咱们第一次做生意,赚了三钱十七文。” 摊子只支了不到一个时辰东西就全部卖完了,林宝初粗略算了一下,总共卖了这么多钱。 她很高兴。 沈戟的看法似乎与她不同,“阿宝,你昨晚熬到深夜,今天只赚了三钱银子,真的有这么开心吗?” 为了这锅卤兔肉,还有那两桶仙草冻,昨晚林宝初熬到了半夜才休息。 付出了这么多精力,最后只赚了这么些银子。 他真心觉得,太不容易了。 “我当然开心啊。” 林宝初什么事儿都愿意往好的地方想,好像永远充满活力。 “只要没有赔钱,都值得高兴。” 她太理解农民和普通人的不容易了。 有时候你累死累活,尽心尽力地照顾一块地,好不容易收获了。 到头来卖出的钱,可能还平不了支出的账。 所以,只要不赔钱,就算赚不回人工,她也高兴。 规模小就要吃规模小的亏,农事最不易。 “过来吃饭吧。” 沈戟用卤兔肉锅底的汤汁,热了昨晚的剩饭,叫她过来吃。 林宝初把银子放在他们屋子的抽屉里就出去吃饭了。 “一会儿你跟大家一起,去田里把水沟通了,顺便打些鲜草回来喂兔子,我在家把葡萄藤浸泡了,后日下雨土松了咱们就种葡萄。” 两人边吃边聊,她随口问他,“你吃过葡萄吗?” 沈戟想了想,“吃过。” “幼时西疆曾进贡葡萄,我与皇兄、母妃共分到了七粒,母妃吃三粒,我跟皇兄一人两粒。” “确定是七粒不是七串?”林宝初震惊了。 前世什么水果都很轻易就能吃到的她,确实不太敢相信。 这哪是分葡萄,这简直是杨贵妃吃荔枝啊。 “可怜的孩子。”她搭上他的肩,用长辈的语气安慰他:“你放心,明年夏天,我让你吃葡萄吃到吐!” 沈戟失笑,“吃到吐?谁会这么吃东西。” “哎呀,就是让你吃到饱,吃到不想再吃的意思。” 林宝初催促他,“快点吃吧,咱们地里还有好多活儿呢。” 吃完饭。 沈戟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去了田里。 林宝初则在家,先是把空间里的葡萄藤拿出来浸泡,让枯藤吃饱水种下去才能更快发芽。 把葡萄藤压好在水里之后,她就去给菜地除草、松土。 经过这些天时间,菜园各种菜都长出来了,生机盎然。 豆苗、瓜苗更是夸张,都攀爬到杆顶,开始往架梁两边生长。 上次跟柴夫买的鸡蛋,成功孵出六只小鸡。 林宝初把笼子里拳头大小的小鸡放出来,她拔草、给菜地松土,经常会翻出蚯蚓,六只小鸡就跟在她身边加餐了。 菜地里野草不算多。 常常是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沈戟就会一个人在菜地里忙活。 所以菜地很干净。 正低头忙着,赵佳儿哭哭啼啼的就从后院的围篱进来了。 林宝初听到哭声,刚抬头就猛地被一个人抱住。 她第一反应就是,赵佳儿被人欺负了。 “佳儿?你怎么了,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她一连三问。 赵佳儿只是摇头在哭,抽搭得说不出话。 这可把林宝初急得,“你快说话啊,到底谁欺负你了,我给你讨公道去!” 她知道,扶贫这条路很难,经常会被人刁难,遭受委屈。 赵佳儿负责的又是城里,就更有可能遇到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这很正常。 她要是不哭,她反倒觉得不正常了。 “没有,没人欺负我。” 赵佳儿终于放开她,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断断续续道:“林姑娘,我只是觉得大家太苦了。” “你说老天爷怎会如此不开眼,又是灾又是病的。” “你都不知道,当我看到东巷那一家子人都躺在地上等死的时候,有多害怕、多心痛……” “呼……” 原来她不是被人欺负了,而是被现实的苦难吓哭了。 林宝初给她顺了顺背,“佳儿,这就是扶贫的意义。” 想当初她第一次下乡,看到她所负责的贫困户住在坍塌的黄土房里,一个九旬佝偻的老奶奶,除了负责养四个孙子孙女之外,还要养瘫痪在床的儿子儿媳。 她也觉得很震撼。 也会感慨苦难怎么专挑穷苦人祸害。 后来,她见多了,就慢慢接受了。 “快别哭了,跟我说说那家人是什么情况,怎么会一家人都躺在地上等死呢?” 林宝初觉得奇怪。 扶贫遇到的,大多都是吃不上饭、家中有人生病、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情况。 还没见过一家子躺在地上等死的情况。 怎么就等死了呢?家里难道没有一个人能出门的吗? 赵佳儿停止了抽泣,依旧心痛难当,“是那家的男人去山里寻吃的,不小心掉下山谷,家人去寻,也掉了下去。” “一家四个大人,都摔伤了腿,又没钱看病,那腿上的白骨都露出来了。” “徒留两个幼童照顾,一家子都要撑不下去了。” 林宝初再次松了口气,听赵佳儿刚才的说辞,她还以为是什么传染病呢。 只要不是传染病就好,腿伤还有治。 “好了,别哭了,我跟你一起去请许太医去看看吧。” 许良弼因年事已高,不适合跋山涉水去下乡,林宝初就让他跟赵佳儿一起负责城里。 两人在西城找寻了好久,才把许良弼逮住。 “许太医,东巷有户人家摔伤了腿,您能去看看吗?出诊费我出。”林宝初说。 许良弼扶贫的这几天,心情就一直没有好过。 受气还是小事儿,更多的也是见了太多苦难,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所以当他一听到有人受苦,他二话不说,便让她们带路过去。 “可是赵姑娘摸排时遇到的人家?” 三人前往东巷的路上,许良弼和赵佳儿忍不住交流起这几天的见闻。 “是的。” “唉……”许良弼叹气感慨,“老朽在丰耕县待了数载,从未知道,原来丰耕县的百姓竟过得这般苦,惭愧啊,惭愧!” 他有远在盛京城的家人送粮、送银,日子虽清贫,但也还算吃得上饭。 那些没人送粮送银的,这两年,过得简直太惨了。 摸排的时候,他听太多人报丧了。 好好的一家子,突然就死得只剩一两人,这谁听了不痛心? “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