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扒谁的皮(1/1)
清晨时分,朝阳余晖洒落大殿,将九龙壁照得闪亮。 红墙绿瓦,宫门大开。 群臣有序而入。 很快朝堂上就以官职站定。 随着洪内侍一声上朝,拂尘轻摇,拉开了早朝的序幕。 天启帝威严的坐在龙座上,扫视群臣。 镇国公头戴长翅帽,一身紫色朝服位列百官之首,和秦太傅等人并列。 众朝臣跪地三呼万岁后,有人陆续站出,开始上奏。 开场都是老生常谈,御史风闻奏事,约束帝王和百官言行。 天启帝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表情敷衍。 场子开启,所有人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大理寺卿理了理绯色长袍,恭敬开口。 “臣有本奏。” “准。” 天启帝难得来了兴趣,看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掌管刑狱诉讼。 他把奏折呈上,立刻有内侍过来拿走,送到了洪内侍手中。 洪内侍接过,毕恭毕敬递到了天启帝玉案之上。 天启帝翻开周折,大理寺卿再度开口。 “臣要弹劾镇国公教子不严,两个儿子治家不严,御下无方,导致下属胆大包天勾结敌邦,出卖大夏边疆布防图,置边关不稳,其心可诛。” 群臣目光落在镇国公身上,镇国公表情淡定,鼻子轻哼一声,眼神不着痕迹的落在大理寺卿头顶。 老小子,这是要端两儿子的窝啊! 天启帝视线微顿,扫向镇国公。 镇国公的镇定泰然,让他浮起的杀心,再度沉了回去。 镇国公府这几年很老实啊。 边境两个儿子守卫北疆,一直很安稳。 天启帝心思百转,开口问道。 “国公有何见解?” 镇国公知道自己要上场了,拢了拢衣袖,淡然开口。 “皇上,大理寺卿这是诬告,我儿守卫北疆十余年,要是有不臣之心,何必等到今日。 何况,我与老妻还在京中,他要是敢行不轨之举,这不是妥妥送爹娘去死? 这样不忠不孝之人,绝非我白家人。 老臣且想问问大理寺卿,当众诬告我儿,是有真凭实据? 还是恶意诬告?” 镇国公气势不弱,开场就连声质问。 大理寺卿莫名心虚,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确实是诬告啊。 证据是三皇子的人给的,说可以用来吓唬镇国公。 镇国公忌惮他背后是太子,一定不敢和他对上。 会被他带节奏。 落到他挖的坑里,埋了自己。 可事实上,镇国公没那么蠢啊,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啊。 大理寺卿只能连忙找补。 “陛下,臣一片丹心可照日月,证据确凿,请陛下过目。 臣还有一人证,沈修白也愿作证镇国公府有不轨之心。” “沈修白乃何人?”天启帝扫视呈上来的东西,好奇问道。 “此人乃前太常寺卿苏半城的女婿,苏半城心怀不轨,已被陛下清理。” 天启帝: 大理寺卿不提苏半城还好。 一提,就等于在提醒天启帝镇国公的大义灭亲。 谁不知道太常寺卿苏半城是三皇子的人。 为此导致二皇子三皇子被罚禁足。 天启帝实在不想回忆,那日自己被人当刀利用,还不知道幕后之人是谁的羞耻。 再度被大理寺卿拉出来曝光,颜面尽失。 镇国公欣赏得看着天启帝的脸色,大理寺卿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再度出列。 高喊一声陛下,就掐了一把老腿,开始伏地哭嚎。 朝堂瞬间静默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镇国公身上,哭声呜咽,悲鸣婉转,六十多岁的人了,双鬓斑白,看着让人心酸。 天启帝立刻从龙椅上起身,走到镇国公面前,将人扶起。 “国公这是何必,快快请起。” 国公府依然跪地不起,老泪纵横。 “陛下,老臣两个儿子自小跟着老臣在边疆磨练,长大后更是常年戍边,就连婚事娶得都是当地贵女,为得就是维护边疆稳定。 他们无私奉献,就是将大夏边疆当家一样守护,他们的儿女,更是自小在边疆扎根,不曾亲见京都的繁华。 如此忠义之人,却被人诬告,罪名还是出卖大夏。 实在可笑。 实在让人心寒。 我且问问大理寺卿,我儿出卖大夏边境布防图,是何居心?” “这臣就不知道了。”大理寺卿擦汗:“或许是为了利益。” 镇国公继续表演时间。 “利益?多大的利益,值得他们抛妻弃子? 值得他们抛家舍业? 值得他们抛弃我白家几十年的功勋? 你以为他们跟你一样都是狗脑子,做事不计后果?” 大理寺卿: 侮辱性太高。 镇国公继续咆哮。 “你口口声声说他们出卖大夏边疆布防图,你可知那些兵丁与他们是手足兄弟? 将兵一心,才可护卫一方安稳。 他们要是出卖布防图,就等于出卖兄弟,出卖手足。 不顾家人生死。 你可知道,你在大夏京都享受的每一刻安宁,都是他们抛家舍业换来的? 你轻飘飘一句为了利益,就能轻易毁了他们十几年的含辛茹苦。 誓问,所有人都可以恶意诬告,信口雌黄,谁还愿意为了我大夏,流血流汗? 甚至付出生命? 你说啊!” “这这这臣说得是他们御下不严,出卖布防图的不是他们本人,是两府内的下人。” 大理寺卿汗流浃背,勉强解释。 镇国公冷笑。 “刘大人,编不下去了?开始换人诬告了?他们的家丁护卫都是边疆人,出卖大夏,与他们有何好处? 刘旭,我看你才是包藏祸心,想乱我大夏之根,你才是敌邦的走狗!” “陛下冤枉啊,臣一片丹心可照日月啊!” 大理寺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显然被镇国公怼得无力招架。 天启帝皱眉不语。 大理寺卿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解释。 “陛下,臣有诉状,请陛下过目。” 从袖中掏出一份揉得发皱的状纸呈上,手都在发抖。 上朝前,他曾将此物当成杀手锏。 如今,他只求此物能帮他度过难关。 天启帝将状纸一扫,递给镇国公。 “国公看看。” 镇国公粗略一扫,就看到了沈修白的名字。 他心知此人心怀叵测,曾经打过未央的主意,如今又被三皇子利用。 如此小人实在是可恶。 镇国公眼底划过一抹狠戾,再度开怼。 “陛下,老臣听闻沈修白杀妻谋财,害死了苏家嫡次女苏宛若,还将她尸体丢到后山喂狗,如此背信弃义之人,怎可信? 老臣亲自接露苏半城心怀叵测,老臣又怎会像他吐露我儿有不轨之心? 老臣在刘大人心里就这么蠢吗?” 大理寺卿: 天启帝沉默,眼底有阴云翻滚,声音威压而有气势。 “刘爱卿,你有何话说?” 大理寺卿冷汗滴落,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望向秦太傅。 眼神祈求。 秦太傅冷哼一声,转过头去,故意忽视他的求救。 自找死路。 今早,他就收到太子的消息,大理寺卿刘旭已经暗中投靠了三皇子,妄图拉镇国公府下水。 还想将脏水泼到太子身上。 引发太子和镇国公府的矛盾。 好在无双侯早知其包藏祸心,特意传了口信给太子。 不然,太子就中了三皇子的奸计。 和镇国公府对上了。 太子还需要侯夫人救命,侯夫人可是镇国公的外孙女。 这不是自掘坟墓? 只能牺牲掉大理寺卿这棵墙头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