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清冷道姑×阴鸷鬼王(1)(1/1)
“恭喜嫣嫣,又完成了一个攻略任务。” 俞嫣脱离任务世界,回到系统空间的时候,团子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的彩带,拿在手里挥舞着。 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简直要晃瞎人眼。 俞嫣无视他这搞怪的动作,坐在沙发上,摆摆手,“行了,别贫了,去下一个任务世界吧!” “别急嘛,我还没查看任务积分呢!” 团子说着,立马点开系统屏幕,查看这个任务世界获得的评分。 “哇~又是两万积分,哈哈……” 团子看着屏幕显示的积分,叉腰狂笑起来。 没错,他就是如此优秀,带的宿主也是如此优秀。 每一个任务都能获得s级评分,而且积分也能拿很多。 唉……他就是如此优秀的系统啊! 俞嫣看着团子嘚瑟的表情,觉得有些辣眼睛。 她忍不住出声道:“行了,别乐了,赶紧去下一个任务世界。” “哦哦,好。” 团子忙不迭点头,把俞嫣传送去下一个任务世界。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又拿起一旁的瓜子嗑起来。 他又忍不住嘚瑟,宿主太能干了,真是没办法呀! 几分钟后,系统空间里爆发出一阵尖叫声。 ——完了,时间传送错了,嫣嫣该不会杀了我吧! * 午时,太阳高高悬挂在半空,散发出来的热量烤灼着大地,正在田里干活的农民,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只有在这幽静而茂密的大山里,人们才能感觉到凉意。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进山的。 只有闲来无事,进山捡蘑菇和摘野菜的妇人,才会结伴进入大山。 早些年的时候,还有人进山砍柴,但后来,人们生活好了,大部分家里都用沼气生火做饭了,也就不用砍柴了。 但也不是一点柴火都不用,毕竟办酒席的时候,用沼气池生火做饭就不够用了,还得烧柴,用土大锅做饭炒菜。 这座大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朝阳山。 为什么叫朝阳山呢? 因为在山顶上,有一个道观,叫朝阳观。 这座大山,就是属于朝阳观的。 虽然后来改革开放,私家变成公家的东西了,连这座大山也是如此。 但他承包权还是在属于朝阳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仍然是属于朝阳观的大山。 说起朝阳观,那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们可有的说了。 这座朝阳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里面的道士,那都是有真本事的。 只可惜,后来战乱,整个道观的道士们都下山抗敌了,只有一个老道士带着一个才五六岁的小道士回来了。 这小道士,原本也不是朝阳观的,而是老道士捡的孤儿。 其实老道士也不算老,也才四十五岁左右而已。 但比对那小五六岁的小道士,年纪就有点大了。 再加上,他平时说话的时候,也是自称老道,村民们便私底下喊老道士了。 当然,明面上,那得喊人家的道号。 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路可以去道观,那是很早之前就有的。 有的老人说,那是一百多年前的皇帝命人修的;也有别的老人说,那是五十多年前修的。 但总的来说,这条上山的路,跟道观一样,都有年头了。 太阳当空,三三两两的妇人提着竹篮,里面装满了刚摘来的蘑菇。 刚走到山脚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愁眉苦脸的老者,他手里手里拎着一些东西,正准备上山。 “陈伯,你去哪里啊?” “朝阳观。” 老人苦着脸,“我的那小孙子夜里总哭,一直喊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又什么事都没有,怕是沾上不干净的东西了,我去请清正道长看看。” 清正道长就是那老道士带回来的小道士。 老道长给他取名清正,这个名字源自于《老子·德经·》。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句话讲述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不应过于浮躁,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这是老道士对小道士的期望。 希望他能有一身正气、保持清净心态。 “诶,那是,这个肯定是得请清正道长看看的。” 妇人们连连点头,“那陈伯你赶紧去吧!早点去早些安心。” “哎,我走了,回见。” “好,您走慢点啊!那路有些滑。” …… 现在虽然提倡科学,但有些事情,也不能用科学解释。 而且在周围村民的心里,朝阳观的道长,那都是有真本事的。 特别是清正道长,他继承了老道士的一身本事,无论遇到多邪门的事情,只要请他出马,一定没问题。 * 朝云观,一个穿着道袍的中年男人,跟自己怀里的小婴儿大眼瞪小眼。 他身边,还有三个穿着道袍的孩子。 最大的是女孩子,大概十七八岁,另外两个是男孩,分别是十一岁和五六岁。 他们三个围在男人身边,对他怀里的小婴儿爱不释手,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男人仰天长叹一声,“为什么……又往我道观门口扔孩子啊?天呐……这都已经第四个了。” 而躺在他怀里的婴儿,脸上出现复杂又烦躁的表情,到后面,干脆闭眼装睡觉。 很快,有人来了,男人把怀里的孩子交给大徒弟,顺便把两个吵闹的小皮猴拎出去了。 女孩小心翼翼的抱着怀里的孩子,忍不住亲了亲她,说道:“小师妹,是我大师姐,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啦!” 女孩单方面宣布怀里的孩子,就是她的小师妹了。 高兴的又亲了亲怀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