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刑部左侍郎(1/1)

好书推荐:

颜开自解文善开始为难杨青易之时,心头便一直揪着。 此时他终于稍稍放松了些许。 解文善的窘态,颜开很喜欢看,他看了一眼又一眼。 就差直勾勾的盯着解文善的脸了。 解文善本就窘迫,此时被颜开如此意味深长的看来看去,他感到浑身更加不自在。 军中莽夫,半点斯文都不懂。 解文善在心中暗骂颜开。 胡致淳此时也皱了皱眉,不过只是短短的一瞬,他便恢复了之前严肃的神态。 仿佛这一场较量没有发生一般。 启国皇帝又简单问了一些杨青易在燕国之事,杨青易一一作答。 不过他并没有将燕国新帝是他学生这件事公之于众,此事在燕国也只有几个亲近的人知道。 燕国新帝是杨青易学生,并且二人之间关系十分亲密这件事,如果说出来,恐怕会有许多麻烦。 杨青易所说出来的,只是他在燕国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大夫应该做的事,能够看到的事而已。 过多的信息,他“一概不知。” “意安,一路劳顿,先回去歇息几日吧,过几日你升任刑部左侍郎的旨意会发出。” 启国皇帝淡淡道。 殿中几人闻言皆是一惊,纵使是胡致淳,眼中也闪过一丝诧异。 解文善惊的张大嘴巴,许久才合上。 启国的官职,六部之首是尚书,尚书的副手是侍郎,侍郎有左侍郎,右侍郎。 右侍郎与左侍郎平级,但右侍郎的权柄却比左侍郎稍微大了一些。 启国六部之中,并非每一部侍郎,都有左右侍郎二人,有几部只有一个侍郎。 是否任命两个侍郎,是皇帝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的。 启国刑部之中,已有数年只有右侍郎,而无左侍郎。 直到启国皇帝的视线掠过解文善,他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恢复到正常神态。 杨青易去年才参加殿试,今年也才二十岁的年纪,竟然就当上了刑部左侍郎,这在启国官场上,是从来没有的事。 从来没有过如此年轻的侍郎。 而解文善刚刚还想着如何打击杨青易,此时这个人就成了与自己分权的同部同僚。 刑部以前没有左侍郎,尚书之下,右侍郎最大,解文善的权利当然很大。 此时杨青易即将成为刑部左侍郎,自然要从他手上分走一部分权利。 解文善错愕完毕,便是愁闷。 杨青易和颜开对于这个任命也是不敢置信。 颜开愣了愣后,随即欣喜起来,脸上明显的挂上了笑容。 杨青易吃惊之后,连忙谢恩。 解文善看着颜开眉开眼笑以及杨青易谢恩的模样,更加恼火。 他刚要迈步向前,准备劝说启国皇帝,给杨青易升官职未免太过迅速。 便看到胡致淳对他使了个眼色,解文善连忙收腿闭嘴。 只能眼睁睁看着杨青易与颜开施礼,从养心殿中离开。 杨青易与颜开离开后,启国皇帝与胡致淳、解文善又商讨了一阵其他事,二人也一同离开。 此时,弘文殿中只剩下启国皇帝与他身旁的宦官苏叙。 启国皇帝放下手中笔,顺着开着的门,看了看远方,摇了摇头。 “陛下是不是冷了,奴婢这就去关门。”苏叙连忙道。 “不必,胡致淳与杨青易之间有什么矛盾?”启国皇帝淡淡道。 刚刚自杨青易进入养心殿,胡致淳的神态变化并不大,也没有说过杨青易一句不好的话,但还是没能逃脱启国皇帝的眼睛。 “陛下,锦衣卫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还没来得及向您禀告,胡首辅的侄子名为胡显,前些日子可能是被杨侍郎杀了。” 苏叙显然也发现了胡首辅刚刚的不同之处。 “噢?还有此事?”启国皇帝大感意外。 苏叙将他从各方得来的消息,一一说给启国皇帝,启国皇帝闻言沉默了片刻。 “难怪……”启国皇帝笑了笑,“不过如此也好,有胡致淳制约着,以后朕对意安可更放手一些。” 苏叙笑着点头。 “不过,胡致淳家中的这位子侄确实太过明目张胆了些,意安杀了他,合情合理,也难怪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天,胡致淳没有明面上处理此事。” 启国皇帝眯起眼睛再次看向门外的远方。 “陛下说的是,杨侍郎年轻气盛,嫉恶如仇,遇到不平事,果断出手,合情合理。” 苏叙已经称呼杨青易为杨侍郎了。 启国皇帝并没有在此事上面深究,也没有继续说胡致淳纵容子侄之事。 “没想到意安竟然有武功在身,而且武功还不低,之前没去燕国之时,朕还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 苏叙默默躬着身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启国皇帝笑了笑:“朕找的这个读书人,堪用。” …… 杨家。 老梁早已回到家中,家中人知道杨青易进宫,不久后就会回来。 一家人已等在大门口。 杨青易的马车刚停在大门口,便看到了全部家人。 “快快,让娘看看。”方玉如还没等马车停好,就冲了过去。 杨青易担心方玉如不小心被行走的马车剐蹭,连忙跳了下去,伸手拉住了方玉如抬起的手。 方玉如立刻笑开了花,对杨青易打量一番,不住的点头。 “好,好,我儿没有瘦。”方玉如一边说着,一边眼泪险些流下来。 此时,一众人等都走到了杨青易身旁。 “瞧你娘高兴的。”杨复礼大笑道。 方玉如抹了抹眼睛,拉着杨青易就向院子中走去。 “青易一路劳顿,快些进屋,外面风大。” 杨青易被方玉如拉着手,向一旁看了看。 崔修竹满面的喜色,杨月棠和妙妙的喜悦之情更是明明白白的写在了脸上。 整个杨家到处洋溢着喜悦之情。 吃完饭以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众人一阵问东问西,杨青易挑着一些有趣的事讲给众人。 又将给每个人在燕国带回来的礼物,分给大家。 众人自是喜不自胜。 春花捧着自己的礼物,高兴的合不拢嘴。 她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崔修竹的贴身丫鬟而已,少爷竟然心里还记着她,还给她带了礼物。 正当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看自己的礼物时,柳曼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