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女人最会感情用事(1/1)
盛仁宗这个人上位也没有太大的功绩,但是为了一己之私,掩盖了不少历史真相。 最可恶的就是打压了女人的地位。 他的那一辈子,就致力于破坏开国帝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的社会。 真没做什么好事儿。 四皇子的计划,又让虞婔想了很多。 大蒲方暂时也没有别的选择,四皇子愤怒过后,竟然也默认了钱将军的提议,想要试一试。 靖王那方,也不能直接得罪。 毕竟,使臣的一切开销还仰仗靖王呢! 朝廷官方不出银子,他们也没办法。 至于西商,偷偷跟大蒲方商量过后,暂时不动。 但是,内心也有些不甘心,偷偷瞄上了六公主。 他们都觉得,对付女人,感情是最明显的弱点。 不过,按兵不动,先看看大蒲能获得什么好处不? 何况,他们还是赶紧找自家的军队自家的矿产,以及自家藏起来的金银宝藏吧! 有大蒲去牵扯乾宇的注意力,六公主即将成为乾宇监国这人,被绊住了就没人注意他们的动静了。 至于安国使臣,非常的安静,除了谈判,几乎都不出门。 他们也不想去招惹六公主。 因为天宁商会的首领,庆峰告诫过他们,当初安珺就很忌惮六公主的。 他现在开始有些怀疑,安珺的死,可能跟商会调查六公主有关。 真的能做得这么干净,并且有神仙手段将安珺直接送回安国皇宫……这样的人物非同凡响,如非必要,不想死的真不要去招惹。 安国使臣的确怕死,早就打定主意要安然回国的,自然听劝,完全不在意大蒲和西商的使臣要做什么。 三国使臣严阵以待,第三次谈判是早就定下的,再次开始。 坐在谈判桌上,三国使臣精神高度集中,却豁然发现,乾宇的态度好像没什么改变。 真的是六公主不接手不管事儿呢? 还是六公主对三国使臣的态度没什么变化? 当初过境时听到的那些流言蜚语,难道跟六公主无关? 他们只看到了乾宇大臣们的态度没有变,依旧笑呵呵的,还“亲切”的询问他们还有没有什么要求? 如果有,整理好了好上报之类的云云。 但是,并没有发现,乾宇朝臣们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以前无论怎么谈,都有一种惶惶不安,好像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的无措感。 无人做主,谈判完还要大家一起商量,精神疲惫。 现在,一个个看使臣都有一种看笑话的踏实感,无论对方提出什么要求,有人会拒绝,有人会想办法对付。 他们就是走个程序,传达一下话而已。 在进屋之前,他们都还挺无措的,但是六公主及时派人送信了。 要求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三国使臣的要求给全部诈出来,不要藏着掖着的。 有什么要求和想法,最好一次性说完,不要以后再来补充。 相信这些使臣在来之前,其实已经做好很多方案了,看乾宇的态度来做决定。 六公主让他们态度都“好”一些,做出一副只要使臣们提,他们都会答应的模样,只想快点将三国使臣打发的状态。 让使臣们将最离谱苛刻的要求给提出来。 虽然朝臣们不知道六公主最后会怎么做,但是,这命令很直接啊! 终于不需要他们猜来猜去的,那简直太好了。 按照要求,绝对能做到,做好的。 见三国使臣,以大蒲为首,提出的要求越来越离谱,姚仅衿才知道对方有多贪婪。 表情管理差点失效,在四皇子问起来时,姚仅衿扬起一抹假笑:“四皇子不知道,最近吾皇身体有所好转,所以就想尽快处理和谈之事。” “若不然,乾宇的新年都要来了,冬天下雪封路的话,大家也不好回家。” “所以,才让大家尽快说明白,咱们好上报,吾皇好处理。” “换季让龙体不适的话,恐怕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了。” 闻言,大蒲使臣们心下一凝,仔细想想,并未发现这话里有什么破绽。 小声的议论片刻,决定将所有想法都提出来。 到时候乾宇答应哪个,不答应哪个还有得掰扯。 要求多了,比较起来,可能不那么离谱的就会答应,太过离谱的拒绝了就拒绝了。 至少全部在盛昌帝那边过了一遍,也不需要事事都让盛昌帝做主,亲自做决定,指不定能更好谈。 到时候给这些大臣们一些好处……就能谈下来了。 最重要的是,将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都给藏在过长的清单里,万一蒙混过关了,拒绝再多,他们也不亏。 见状,西商生怕自己落后一步就没了,赶紧也将自家的清单添加了递过去。 安国使臣无比震惊,纠结了半天,自己人商量了一通,最终还是决定不添什么了,甚至还自觉减少了一些不好意思的东西,缩减了清单。 这么一比,安国的行动就特别突出。 大蒲使团和西商使团的人都目露凶光的看着安国使臣,他们是请安国来助攻的,不是来拖后腿的。 安国在干嘛? 看了那又增加了好几倍的清单,姚仅衿等大臣手都在抖,纯粹被气的。 想过这些使臣贪婪,但是没想到会这么贪婪。 虽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也没有要得这么离谱的。 诸位大臣之前觉得无所谓,一来是上面没有定基调,二来,不需要他们出。 三来,历史上历来如此,都已经习惯了,也没觉得多么不妥。 反正,乾宇是礼仪之邦,是谦虚大国,名声是换回来了,看重名声的人都不觉得亏。 但是,见过六公主后,一切东西都变了。 尤其,当他们有了国库银子是自己皇朝的,自己等做臣子的,对支出责无旁贷时,再看这些清单,简直气抖冷。 这些东西都给三国了,当他们有部门需要的时,上哪儿去拿? 难道真像六公主说的,搜刮老百姓吗? 对外得了名声,对内呢? 民变,改朝换代不都是境内的更加容易吗? 三国使臣不仅要好处,还特么的想激起民愤,不安好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