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说完自己都不信(1/1)

好书推荐:

不是她对文官这么抠门啊! 主要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别整那些虚的浪费大家的时间。 虞婔表示,她想当皇帝,但是并不想忙成狗。 从现在开始改变,就挺好的。 盛昌帝:“……” 在小六眼里,文官那些玩意儿根本比不上武官。 “你似乎很看重武官?” “重文轻武,不利于治理国家。” 虞婔摇头:“不是特别看重武官,而是要看形势。” “如今的乾宇,群狼环绕,四面楚歌,还不将武捧起来,是等着被打,破城之后割地赔款吗?” “父皇忘记你那个梦了?” “连唐城都能破,唐家军的神话都将没有,除了敌人之外,内部不够支持也是关键。” “战败就会赔偿更多资源,里子面子都没有了,何必呢!” “将这些浪费的资源转移到边关去,一两银子发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说起梦里的战败,盛昌帝有些紧张,突然想到这茬:“对,余英,记得明日找户部兵部来,给唐城拨款,和军需,稳定军心。” “朕想起来了,梦里可没有你捐的那些物资,唐城最终被破……朕的责任很大,的确无颜见列祖列宗。” 虞婔震惊,突然这么“懂事”,她都有点不习惯了。 做个梦还有多么痛的领悟了? 不过呢,现在才想起来,多少有点迟。 “不必这么急,如今是五皇兄和六皇兄在监国,父皇突然这么吩咐,他们只怕还以为父皇已经大好了呢!” “想着父皇好起来就要继续上朝,他们的监国权就没有了,还指不定……对父皇……哼哼……” 稍微挑拨离间一下算了,反正她已经占上风。 盛昌帝立刻瞠目:“他们敢?” 当然,说完自己也不信。 夺嫡的关键时期,一切皆有可能。 搞不好,靖王和骁王还能联合起来先将他这个占位的给清理掉。 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又袭来了。 真是糟心啊! 虞婔笑了笑,也不继续诽谤和假设,只是将话题给拉回来。 “现在上次也晚了,大家知道父皇身体不好,时效性这么差还行。” “可监国的却什么都不做,名声也不好听。” “还不如等三国使臣的事情解决后再说。” “到时候……呵呵,送赏赐,顺便护送三国使臣回家……一举多得……” 盛昌帝瞳孔微缩,“送他们回国?还有这等操作?” 虞婔奇怪:“为什么不能?” “他们若是没得到满意的好处,回去的路上到处搞事儿怎么办?” “路途遥远,消息不便,朝廷支援也不及时,他们完全可以干了坏事,拍拍屁股走人了,受伤的可只有乾宇。” 盛昌帝哑然,他还真的无法解释。 就是历来都如此啊! 没本事改变,也没有勇气去尝新。 现在看虞婔抛出来的全是新东西,整个人又激动又害怕,这么搞啊,能不能行? 虞婔突然恍然,表情古怪:“不要告诉我,之前就是害怕他们搞事儿,才每次都给那么多东西的。” 盛昌帝:“……也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的。” 虞婔:“……就不能派人一路护送,将那些东西都给自己人吗?” “多厚的家底啊,需要这样来表示大度和富裕吗?” 不懂,关起门来富裕不好吗? 别人以为的有什么关系? 虞婔语气古怪:“知不知道在外人眼里,乾宇都是什么样的?” “富裕有钱的冤大头……” 跟什么大度礼仪相差甚远。 盛昌帝:“……”听着好扎心。 “行吧,你心里有数就行。” 他也心疼资源,想知道改变作风后会是怎样的。 与其说是护送,不如说是监视,那些使团的表情可以想象。 好处没得到,还被人看着送出边境,有够憋屈的。 不过,光是想想,他就觉得好开心啊! 以前都不喜欢使臣来乾宇,现在……不怕死,不怕丢脸就来啊! 娱乐娱乐乾宇人也好。 虞婔笑了一下,没再说什么,因为靖王和骁王做的那些事情刚刚才汇报过。 经常到户部去要钱,一开始盛昌帝情况不好,户部尚书还拗不过,多多少少会给点。 毕竟接待使臣涉及乾宇脸面,理由正当,户部也拦不住。 丞相为了靖王和骁王能出成绩,也是支持和同意的。 一直到盛昌帝知道真相后,这才拒绝给付,并且提到之前支出的已经足够了,无需再增加花销。 都是跟虞婔坦白后,虞婔不让花银子的。 不就是几家使臣吗? 那么多皇家院落和山庄,收拾了收拾给住进去就行了。 干嘛还要花大价钱去修葺行宫? 而且吧,行宫并没有什么,根本不算破,收拾好就能住了。 只是没有那么精致完美。 给使臣住的,为什么要那么精致,连摆件都得样样精品? 不失礼就好了啊! 使臣离开,里面的摆件有一算一的消失了,真的不是自己出银子不心疼啊! 最早支出的银子,事情做到一半,靖王和骁王算是自掏腰包在继续。 势必要将接待的事情做的无比满意,让人挑不出错来,人人称赞。 然而,外面人人提到靖王和骁王,乃至丞相等人负责时辰之事,只剩下一个表情,有钱没处花的冤大头。 称赞?不存在的。 倒是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不明白自家的夺嫡为什么要使臣来参与? 拉拢这些人有啥用? 咋滴了,他们还能影响乾宇的储君选择? 总之,经过舆论的洗礼,大多是不看好的。 引狼入室,舍本逐末…… 可靖王和骁王已经骑虎难下,沉默的成本太高了,不继续下去更加亏得慌。 就想着得做好了,到时候好歹可以请功。 虞婔陪着盛昌帝用了午膳,又休息了一阵,肖宇终于从皇后那边回来了。 “皇上,公主,皇后娘娘的意思,不只是靖王,还有二公主。” “皇后娘娘答应配合,但是皇上也要答应,让新皇至少放过靖王和二公主……三次。” 盛昌帝:“……皇后是懂得得寸进尺的,这么多年,真是没变过。” 不仅加了一个人,还从一次变成了三次。 啧,这增加的真够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