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赞助都给花了(1/1)

好书推荐:

还是有钱,又有点闲的人会来凑的热闹。 这些“韭菜”才值得割。 所以价格没有很低。 包厢的话,那可就是一包一价了,从五十两起价,高的上千两。 若是指定包厢,额外给一百两的指定费。 可以说,价格高得离谱。 盛昌帝听了都只剩下震惊,这能有人去吗? 吃饭看戏,包厢费也就几两,十几两。 五十两起是什么概念? “所以……所以,这才是小六当初想到的,赚银子的手段吧!” 余英也惊骇:“六公主还真是……户部尚书最近都说要去跟六公主取取经。” 盛昌帝:“那些商家给的什么赞助费?六公主说要怎么办没有?” 说得脸到底有些躁得慌,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说赚多少都是小六的。 但是……这未免也太多了吧! 一个演武场,两百个广告位,四个演武场就有八百。 平均下来两三万一个,这一波也上千万两了。 据说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这……可比税收来钱快多了,怪不得户部尚书坐不住了。 余英咳了一声,也实在说不出让皇上不要打六公主银子主意的话来,实在太多了。 盛昌帝也压不住别人打这钱的主意。 “六公主说,皇上答应了,让她支配。” 盛昌帝挑眉,这话有意思。 当初说好就是虞婔的,自己拿了。 现在变成了让虞婔支配,性质可是不一样的。 表示钱还是皇朝的,是国库的,但是虞婔有支配权。 谁想打主意分一羹,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吞不吞得下。 “她要如何支配?” 余英:“六公主传了话来,稍晚一些会进宫来见皇上,恐怕是要亲自跟皇上说。” 盛昌帝:“……”太用力,毛笔顿出一大坨黑点。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激动。 从来没觉得银子可以来得这般容易…… 其他人也差不多,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只有皇后一系,除了震惊还有怒火中烧。 原来,武科举这个项目不只是花钱,还能这么赚钱。 为什么他们就想不到吗? 他们也不明白,那些商家大家族都是傻子吗?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个什么赞助位? 这世界人人都这么癫的吗? 傍晚,虞婔进宫了,随行的还有户部尚书。 对了,得到消息的还来了姚相,杜太尉,以及另外的五部尚书。 看得出来,都是奔着银子来的,看能不能在虞婔处化点缘回部门。 盛昌帝看着余英忙碌的让小太监沏茶,气笑了:“你们这几只闻着腥的猫,跑得可真快。” 一群大臣脸皮厚的笑笑,连忙恭维。 “这不是稀罕嘛,乾宇建国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赚银子的。” “是啊,皇上,微臣可是大开眼界。” “能从那帮商家手里掏出这么多银子来,六公主可是独一份儿了啊!” 虞婔喝了口茶,内心尴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估计开国皇帝和皇后也可以,只不过被前朝坑了,皇室穷,皇朝穷,百姓也穷,那时候的商家也不见得富裕,就算用了这办法也榨不出来太多。 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主要还是乾宇发展这么多年了,都富裕了吧!” 就这些猪养肥了而已。 为什么之前国家还是穷? 那是因为经济都被这些人抓在手里,财富流入太多,又没有拿出来流通,所以百姓不富裕,朝廷抠不出来钱,只剩一个字,穷。 行吧,她也没想能搞这么大的,主要还是……商家和大家族们都太有钱了,太富裕了。 好像几万两银子,十几万两,乃至几十万两都不用太在意,随便就拿出来了。 所以,乾宇这个皇朝是富裕的,就是财富都捏在了少部分贵族手中。 上完茶,在好多双眼睛的盯视下,盛昌帝咳了一声:“这笔银子,小六打算怎么分配?” 虞婔不疾不徐的:“先说好,门票赚的银子就归元昭了吧!” “毕竟,这也不完全是元昭的,还有捕头们的工钱赏金,给工部的工钱。” “还要给办事人开月银,四个演武场,得好多人管理,之前那三十万两根本不够。” “所以,门票赚的也是支出的一部分。” 几位大臣连连点头,人人心里都是默算过的。 确实呢,支出很大,票价也不算高。 这群人已经忘记了,那可怕的包厢价格。 他们觉得这价格离谱了,卖不出去就收不到银子。 但支出是看得见的庞大,那么大的劳力,那么多的小吏。 还有武科举开始时的护卫,都是大笔大笔的银子。 这么一想,包厢卖出去才不会亏吧! 盛昌帝便说道:“你留够武科举要花销的,没得还让你自己贴补。” 虞婔微笑,她不会提醒,门票是每天收的哟! 怎么可能会亏? “就说这次的赞助费吧,一共是一千八百万两,父皇,我打算将其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看起来多,但是各地军饷,一次性补发完,应该就不剩多少了吧!” 盛昌帝:“……” 他算明白了,小六不仅能赚,还特别能花。 杜太尉一阵激动:“真的吗?六公主要拿来补军饷?那一千八百万也不够啊!” 兵部尚书也激动,直接站了起来:“全部拿来发军饷?” 户部尚书当即如数家珍:“六公主,乾宇如今正规在册的兵就一百万。” “普通士兵一月八百文,十夫长一两,越高越多一些。” “去年因为灾情,免了大部分地方的税收,国库空虚,从六月到三月,整整十个月的军饷未曾发放。” 安静的听着,虞婔也在默算。 就算平均一两银子,一百万在册的,一个月就是一百万。 十个月就是一千万。 其实还有一些不在册的,月银要低一些,但是架不住人数多。 恐怕一千八百万也不剩下什么了。 虽然她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还有不在册的非正规兵马,这跟私兵到底有什么区别? 朝廷还不是要给军饷? 再说了,户部尚书说的是通常情况。 虞婔可知道的,就唐家军而言,已经两年没发过军饷了。 从那年雪灾开始,就大雪封路的理由断了军饷,之后就没再续上。 到处修修补补,恐怕一千八百万根本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