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这么猛的吗(1/1)
虞婔诧异:“啊?” 这么猛的吗? 不,重点是,都绑石头沉河了,为何人还没有弄死呢? 这人是怎么逃出来的? 红鲤和红锦就比较无语了。 有时间绑石头沉河,就没时间在脖子上划两刀吗? 为啥不先弄死再沉河? 只是晕了过去,这天气水底肯定冷啊! 但凡脑子身体都没问题,肯定一个激灵醒过来好吗? 夏唯苦笑:“夏某在外,总觉得很危险,加上从小进山采药,山里危险。” “所以从小我都习惯在身上带一把武器。” “小时候是镰刀,有余钱之后就买了一把匕首,一直带着。” “这事儿……夏某那不常见面的妻子和三弟并不知道。” 何止是妻子和三弟,就连身边的书童也不清楚。 要杀人的村花和夏小三也有些慌,一个书生,又不是侠客,没人想到要搜身。 一直以来的习惯,倒是救了夏唯一命。 虞婔:……一时分不清老天爷到底有没有开眼? “没想到,夏公子这经历又励志,又挺跌宕起伏的。” “既然如此,夏公子又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要生无可恋,没什么求生欲的样子?” “又为什么要将会试第二名拱手相让呢?” “或者说,夏公子是想趁此机会让夏家老三犯下欺君大罪,牵连到夏家村,让夏家村所有人都给你陪葬?” 虞婔打量着夏唯,长得普通但是端正,浓眉大眼国字脸,看起来就很正派。 虽说养父养母一家,乃至族老,妻子和妻子一家对不起他。 可夏家村的其他村民没有对不起他啊! 不知道这人会怎么选? 夏唯愣住了,半晌才沉声说道:“我,我,我只是一时钻了牛角尖。” “总觉得连妻子和三弟都这般算计,或者似乎没什么意思。” “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考中,怎么甘心让给别人?” “若是三弟胸有沟壑,学问高深,只是考运不济也就算了。” “偏偏他学问一般,考了这么多年,只是一名童生,又如何能应付殿试?为国为民?” “而且,他一旦败露,整个夏家村都完了,我怎么能让他将无辜的村民搭进去?” 的确是一时半会儿没想明白。 虞婔救了他,他说了一通自己的琐事儿,整个人就通透了,想明白了。 为什么要把好处都让给那对奸夫淫妇呢? 还有夏家村的村民,孽是里长和族老做得,大多数村民只是集资银子的时候出了钱而已。 他们最不应该在这场恩怨中付出代价。 虞婔点头,夏唯能这么想,证明这个人的底线还在,精神状态也没问题。 只是从亲情的道德绑架中彻底清醒了。 这是好事儿啊! “那我们去你家看看吧!你住在什么地方?” “欸?”夏唯有点懵,这话题跳跃度他差点没跟上。 虞婔:“今日你那个弟弟可没少闹笑话,现在去看看,说不定能碰上他们更多的密谋。” “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你和你弟弟也没有那么像的,他是如何将自己变得跟你一模一样的呢?” 江湖易容术好像大多都会一点点的样子。 但夏老三不混江湖。 说明其背后还有个帮手。 这事儿就变得可大可小了。 第二名啊,指不定有人未雨绸缪,押中宝了呢? 夏唯虽然没想到这么远,但的确很在意这件事。 他没想到自己死里逃生,浑浑噩噩的,竟然就到放榜日了。 所以他这阵子都做了些什么? 对得起自己吗? 夏唯穿了鞋子就准备走,红锦出门拿来了一顶黑色的帷帽,三顶白色的。 夏唯:……原本想拒绝的,可大家都戴帽子好像也不出挑了。 他不戴才容易出问题。 戴上帷帽,四人朝夏唯的租房走去。 因为带了妻子孩子,还有书童和弟弟到帝都城,不可能有钱住客栈。 夏唯在贫民区租了一个院子,已经靠近城墙了,周围的环境相对比较农家。 还没走到,虞婔停住了脚步:“不对劲,这附近分明是有探子。” 看了一眼旁边的茶楼,虞婔带着人进去。 居然没有包厢,就在二楼找了个隐蔽的角落。 “红鲤,你去问问,我怀疑附近盯梢的人有可能是在等夏公子回来。” 红鲤点头,转身离开。 夏唯呐呐的没说话,有种不好的预感。 虞婔让小二上了一碗开水,“你在喝药,不要喝茶。” 不一会儿,红鲤回来了:“小姐,夏公子和妻子一家人已经退租了,早就不住在这里了。” “奴婢去问的时候,的确有人看着我呢!” “等我离开了,还有人装着不经意的来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为何来打听夏公子?” “奴婢说了,因为夏公子是会试第二名,家有少爷仰慕,想邀请夏公子去参加宴会。” 这个倒是不稀奇。 确实今日放榜之后,考中的学子会被各家邀请。 有意结亲的,有意交好的,特别是前十名,必出前三。 第二名会被邀请很正常。 虞婔一点都不意外:“什么时候搬走的?今天吗?” 红鲤:“早就搬走了,奴婢问了一下,算算时间,应该就是夏公子被沉河底之后一两天。” 虞婔轻笑了一声:“新住的地方在哪里?这应该不是什么秘密吧!” 皇榜不仅贴,还有报喜之人。 住处不可能一直藏着。 红鲤点头:“打听到了,所有人都知道。” 虞婔起身:“那我们去看看吧!” 红锦将茶钱放桌子上,四人又离开了。 夏唯难以置信:“他们这是……早有准备,还是说,背后有人?” “所以陷害夏某,李代桃僵,这些都不一定全是那两人的意思?” 虞婔笑了:“终于发现了吗?” “你三弟如何将自己变成跟你一样?他有这样的本事么?” “今年不仅科举,还选秀,帝都城的房子紧张得很,你弟弟又哪来的人脉,说换就换了?” 红鲤忍不住插嘴:“换的地方还不差,那一片一直都是长期住的读书人。” “来国子监求学的,以前科举没考上,滞留的。” “在这种时候想要找个宅院可不容易。”